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难性事件一般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创伤而在人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2001年7月17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那起备受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特大矿井死难事故,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对那场灾难性事件从一开始的小心介入到最后的大胆曝光,进而一层层撕开这起被精心策划、严重捂盖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其曲折和艰难的报道历程,足以让我们更冷静、更理智地思考当下灾难性事件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一、灾难事件与灾难新闻一般来说,灾难新闻就是对灾难事件作出的迅速报道。再加上灾难事件属于突…  相似文献   

2.
灾难事件是突然发生的.由于无法预料或难以预料。造成人畜重大伤亡和物质财产巨大损失的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王灿 《新闻爱好者》2011,(12):114-114
灾难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它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自然性灾难事件,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如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火山爆发等。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惊天动地的灾难突然爆发.立即触动了人们的相爱之心,远方的陌生人一瞬间成为悬念中的亲人。他们现在怎样?需要什么救助?怎么安慰他们……  相似文献   

5.
方达 《新闻传播》2009,(12):95-95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能否做好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是我们有没有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衡量标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从而战胜灾难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每天都有自然大害造成的悲剧性事件发生,由于自然灾害同人类命运的密切利害关系,关于灾情的报道就成为我们新闻传媒永恒关照的主题。面对自然灾害,中国传媒不是着力描写自然伟力的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给人带来恐怖感和毁灭感,以及给人心理造成的巨大创伤.不是去表现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而是习惯于反映灾难中人的精神,用人在灾难性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战天斗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情来消解自然灾害给人们所带来的悲痛,习惯于以超然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眼前的痛苦,坚信灾难终将过去.生活仍将美好,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灾难是隐藏在人们心中最大的恐惧,因为它不可预知、不可阻挡,它会吞噬生命。但灾难过后,总会让我们顿悟人生。只有在经历过灾难的浩劫后,我们才会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所以灾难中的情景,常常让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变得深刻、变得单纯,由此也具有了震撼的力量,如能利用好这一震撼的力量,则可以四两拨千斤的让人们认同于你的诉求。CapeTimes日报所做的这一系列被称为前一天的广告,就是剑走偏锋地运用了灾难背后所蕴含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句话一直被人们重复着:灾难不可以选择,但面对灾难的方式却可以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以人类的良知、世界的眼睛著称的媒体,选择了前所未有的方式面对,由此带来媒体处置突发事件的动作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媒体,无可选择地要经受大震与大痛的严峻考验,如何在大痛中传递大爱,如何在谣言中廓清真相,如何在创伤中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们希望天天平安,万事如意,但一些灾难总是不可避免地降落到世界各地的人们身上,在资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关于各种灾难的消息也总是能及时地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笔者随机抽查了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中的《晚间新闻》、《世界报道》两档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的某些时段,并进行了粗略的统计(见表).注:此处的“灾难新闻”系报关于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自然灾害、人类无意识造成的灾害以及有意识的犯罪行为等,政治纠纷或战争造成的灾害由于其复杂性和长…  相似文献   

10.
一、创作后应激障碍定义及原因 "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例如像汶川地震这样的灾难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这场灾难所遗留下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孩子们对痛失亲人场景挥之不去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担任信息发掘采制任务并借助媒介传递新闻信息的人,它包括记肯、编辑以及参与新闻产品制作和播出的相关人员(又称"传者"),本文着力探讨新闻传播者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萌 《今传媒》2015,(4):108-109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灾难的艺术展现、镜头语言背后能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要对广大的受众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感,还要顾全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识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因此用事件镜头来关注灾难中的人,并倾斜于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解读图片事件中的人文关怀,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灾难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主轴,传递人类进步中的重大灾难信息,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教育功能.本文从灾难摄影题材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出发,试图剖析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分析新闻属性,忠实的记录人文关怀,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力求展示灾难新闻摄影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灾难题材摄影作品中的大爱、无私、奉献是摄影者传播的理念.对人性的张扬,对人的尊重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2.
王海明 《新闻传播》2009,(12):93-93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被人们长期病诟.这是新闻工作者及媒体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灾难的突发性,使得灾难新闻的报道难度很大,出错的几率也较高,且由于万众瞩目,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将错误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心理压力主要分两类:一是采访突发灾难陛事件可能带来的心理创伤,二是日常采编工作本身的压力.提防灾难报道创伤后应激障碍天灾人祸不可避免会带来人员伤亡,而记者常常是抵达现场的第一批人,直接暴露在血腥而惨烈的画面前.面对当事人的恐惧、家属的悲痛欲绝,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意味着一次心理创伤.同时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意味着要在短时间里连续作战、采访资源竞争和报道方式创新等等,身心俱疲下的巨大压力也是一种创伤.  相似文献   

14.
当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时,人们很自然地想起32年前的唐山,问题是相同的:怎样才能减少灾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社会舆论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受灾地区的伤病员或医疗救援人员,较少重视同样在灾难现场辛勤工作的另一个群体—媒体工作者.他们作为灾难信息的传播者和见证者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没有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创伤和压力不容忽视,媒体工作者是灾区现场向外界传输消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报道的质量对外界制定有效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对媒体工作者进行突发性灾难报道时所经受的压力与心理创伤方面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心理预防和医疗救助,以保证他们在灾难现场的报道中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台风、天文大潮和强降雨三者齐遇.使福州市半个城都泡在了水中。但是.当灾难发生时.人们却更倾向于相信水灾是人祸的传言。  相似文献   

17.
灾难记忆在给人类带来消极体验的同时,也在重塑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灾难记忆的保护、传承有利于帮助人们学习反思、提高防灾意识,进而能够对抗灾难、战胜灾难。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AM)作为文化机构的典型代表,在灾难记忆的构建和再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信息空间理论的三个维度出发,结合相关案例依次分析LAM在灾难记忆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的具体参与路径,调研我国灾难记忆构建和再生产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如人们经历过的印度洋海啸、5.12汶川大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使人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至今难以忘却。而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它吸引着众多媒体记者为之竞争。  相似文献   

19.
灾难之所以引起关注,就在于灾难中人的命运牵动人们神经.灾难报道除了追求更准、更快、更全的信息,还应追求“更人性”的故事.然而,在当前舆论生态分化和信息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报道灾难中的人成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挑战.本文作者以“东方之星”翻沉事故人物报道为例,试图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20.
灾难是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所不能避免的话题,也是当今新闻报道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灾难新闻中的播音主持人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大都流于普通新闻播报的类型。新闻播音主持人在灾难新闻当中应该如何定位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范的播报者,还是应当体现出自己的人文关怀?以汶川地震为例,从人文精神的体现的角度对灾难新闻中播音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体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