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图是30年代的一枚实寄封,该封长15.1cm,宽7.3cm,为中式红条封,收信人是:陈正人、陈家俊收;寄信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曾缄;信背面发信人手书:机密信件,邮局勿失,曾如柏,1931.5;贴一枚赣西南赤色邮票蓝壹分,有三枚邮戳,发信戳:赤色邮政东固邮务分局;中转戳:赣西陂头邮局;落地戳:赤色邮政纯化邮务分局。  相似文献   

2.
三、香港风景邮戳(风景日戳,当地称为“图案邮戳”或“图案集邮日戳”) 香港邮政的八处集邮局(含邮政总局)沿袭以往使用的风景邮戳。10月1日为国庆日公众假期,按以往惯例邮政总局及各分局皆应暂停服务,然而此日却破例首次试验安排了山顶、赤柱两邮局及一辆流动邮车为游客及市民服务。附图28为10月1日山顶邮政局风景  相似文献   

3.
2011年第六期《集邮博览》发表了梁荫宗先生的《30年代的一枚实寄封》文章(以下简称"梁文"),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这是本人第一次见到贴有赣西南赤色邮票的江西省赤色邮政实寄封,特别是封上的四种邮戳.  相似文献   

4.
2010年第10期《集邮博览》发表了刘肇宁先生的《赣西南赤色邮政3分邮票实寄封收藏始末》(以下简称“刘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本人的思索。发现文中有两点说法值得商榷,一是赣西南赤色邮政的创办时间,二是实寄封的日期。以下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由英国研究香港邮政史专家E.W.Proud先生编撰的《香港邮史、邮戳参考书》出版。全书含六章,1100余页, 详述香港历史、邮史、邮费变革、邮政总局及各分局史、海上拣信以及流动邮局史、商埠邮局史等。其中香港邮政分局史部分,有多幅古老分局旧照片,极为难得。该书为精装,每册定价65英镑。  相似文献   

6.
翻开法国邮政的不定期集邮公报“PHIL-INFO”,总能看到一些宣传邮戳的戳样。法国的宣传邮戳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法国邮政每年启用300余种宣传邮戳,这些邮戳有统一的规格,为长方形,图案50×20毫米,左下角为使用邮局名。宣传邮戳由中央邮政统一审批、刻制,然后发至一个基层邮局使用,可以用来盖销邮票。邮戳启用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多就向邮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1年第6期刊登了梁荫宗先生《30年代的一枚实寄封》一文,介绍了他收藏的一枚1931年赣西南赤色邮政实寄封,笔者认为,这枚实寄封的真伪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尹立东 《上海集邮》2005,(12):33-35
建国初期,邮政总局规定国际业务邮戳的地名可保留洋。新疆沿用原中华邮政的汉英戳,如迪化戳下格为“TIHWA”(图1),有的还加注了少数民族语“URUMTSI”(图2)。  相似文献   

9.
云南最早的邮局: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云南邮政最重要的历史遗存,当属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府蒙自县的大清邮政总局旧址。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批准创办国家邮政,蒙自设寄信局,它是我国最早的24个邮政机构之一。1897年2月22日,蒙自寄信局改为“大清蒙自邮政总局”,是云南省的第一个邮政局。总局旧址位于蒙自南湖南路1号,面向南湖,东北侧是海关路。红色围墙的拱门两侧,分别挂着“蒙自海关旧址”、“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图1)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旧址”3块木牌。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14,(1):31-32
正175西川邮政管理局检寄自印及加字改值邮票致邮政总局供应处的函发文单位:西川邮政管理局发文号:财字第2号文件类别:公函发文时间:1950年4月14日收文单位:北京邮政总局供应处抄送:邮政总局、邮政总局西南分局相关文件:邮政总局供字第18、129号通令  相似文献   

11.
邮戳比邮票要早出世近二百年,早期邮戳的功能涵盖了邮票的部分作用,它记录了邮政邮件所属的服务项目。邮票诞生后,不论是手工还是机盖邮戳,目的都是用来销票。在现行的美国邮政邮戳中,纪念邮戳是最复杂、最大的门类。谁要是想收齐它,是非常困难的。美国邮政总局对纪念邮戳的使用,有一整套管理办法,按  相似文献   

12.
漫话邮戳     
梁祖炳 《中国集邮》2001,20(10):44-45
“邮戳”是指邮政部门加盖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式上的各种戳记。广义的邮戳应包括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戳印。随着邮政的产生、发展而屡经变革,因此邮戳种类繁多。狭义的邮戳仅指可盖销邮资凭证的普通邮戳和代资邮戳。邮戳也是集邮对邮政日戳的简称。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邮政总局设计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纪念邮戳。这是一种全国性纪念邮戳,规格统一,直径为30mm,红色或黑色盖印,标志地市名,地名为黑体字,戳上日期、时间是“1997.7.1.0:00”,在全国性纪念邮戳中,带0:00时间的,这是第一次出  相似文献   

14.
1.北京、上海等地邮政、工商执法人员联手整治邮市,查处未经批难营销邮票的商业单位,严禁进行现行普通邮票和义务兵专用邮票的交易。不得低于面值销售现行各类邮票(1月初)。 2.邮电部邮政总局规定,中国集邮总公司首日封邮戳中的“北京”字样改为“中国”(1.5起),发行首日当天可在国内各地投寄或交寄,均承认为预付邮资。 3.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邮政于2003年2月22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一套2枚,各地纷纷刻制纪念邮戳加以配合: 由任怀平先生设计有3枚纪念邮戳和1枚邮政宣传戳,均以中英文(前3枚)表述主题文字:“济南、潍坊(临)、泰安、潍坊(图1-4),1、2、4均有西周·毛公鼎为主图,泰安一枚以“泰山极顶”与“秦·泰山刻石”为主图。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13,(4):20-21
153邮政总局供应处关于不可再行发售关东币邮票事致东北邮电总分局邮政处的函发文单位:邮政总局供应处发文号:票字第71 9号文件类别:函发文时间:1 950年7月6日收文单位:东北邮电总分局邮政处抄送:旅大邮电管理局相关文件:你处一九五○.六.廿八邮供四四致旅大函  相似文献   

17.
四、世界第一枚邮政日戳的变体戳封前英国邮政总局局长亨利·比绍普于1661年针对信件投递的延误现象而发明世界第一枚有日期的邮政日戳。该戳为圆形,分上下两个半圆形,E半圆为月份,下半圆为日期。世人称此种戳为“比绍普邮戳”。笔者收藏数枚比绍普邮戳,其中最小的直径为1.5厘米.时间为1765年8月17日。该戳上、下半圆横线左边交接点断裂。该戳形态老旧、小巧、别致,估计应属早期的“比绍普邮戳”(后期的戳形较大,有的直径达2.5厘米)由于使用时间久而导致断裂,成为罕见的下半圆大、上半圆小的变体戳。  相似文献   

18.
五、风景日戳香港邮政所称的“图案邮戳”就是风景日戳,包括机场、数码港、花园道、加连威老道、山顶、沙田中央、尖沙咀、荃湾8所邮政局及邮政总局共9枚,图案各异,香港邮政集邮组及其所属的集邮局使用同一图案风景日戳,其戳式款项同于以往,因此不再单列,仅以“山顶”及“圆洲角”两枚为例:  相似文献   

19.
刘肇宁 《集邮博览》2010,(10):34-35
赣西南赤色根据地是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包括东固、兴国、宁都等县。1930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赣西南根据地举行过著名的"二七会议",会上详细地讨论了土地改革,并决定成立全国性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