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前期,护航一直是英国最为主要的海上贸易保护政策,并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所带来的种种新情况,使得英国传统的护航政策的有效性饱受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海军部提出了海上贸易保护的新政策即海军封锁攻击政策,该政策其实放弃了对海上贸易的直接保护,而是通过海军主动封锁和攻击的行动客观上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并将如何防御这个问题抛给敌方。该政策体现出对掌握制海权的重视和崇信,明显受到海权思想的影响。由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局势日趋紧张,英国开始积极推动这一政策的落实,具体表现在改进海军备战效率和加强海军建设上。  相似文献   

2.
刘丽君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3):66-69,74
20世纪50、60年代,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以发展中日民间贸易开路,为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暹大米贸易源远流长。清前期,为了缓和东南沿海的粮食危机,中暹大米贸易关系产生,并且随之兴旺发展。中暹大米贸易对中国和泰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外关系史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中日两国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官方贸易几乎完全停滞,民间贸易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此期,中日民间贸易主要表现为商船往来与货物交流两种形式.繁荣的民间贸易对两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13世纪汉萨同盟垄断北海-波罗的海贸易之前,波罗的海地区因其便于贸易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北欧商人进行早期的贸易开拓提供了可能。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弗里斯兰人此时正分别向东和向西寻求海上贸易:瑞典人进入罗斯地区,开创了著名的瓦兰琴商路,建立起与拜占庭和穆斯林世界的贸易联系;丹麦人和弗里斯兰人则向西开拓至英格兰和尼德兰。大宗转运贸易方式在北欧确立后,德意志人替代了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弗里斯兰人的贸易地位,建立起频繁稳定的海陆联系,并初步确立起一个稳固的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在汉萨同盟形成后,这一贸易网络成为欧洲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泉州宗教化的繁荣,泉州民间信仰在这一时期非常兴盛.它们为泉州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与国际东方大港的历史地位留下了大量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7.
明朝中晚期,私人海上贸易冲破封建政府的阻碍,迅建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海商凭借质优价康的商品。击败西欧商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推动了世界经济交流。在国内,私人海上贸另通过商税的形式支持地方财政,弥补军费的不足,成为明代经济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后,遂急迫地开始从东南亚各地攫取香料,然后销往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很快,以马六甲为支点,形成了联系东西两端的马六甲—果阿—里斯本、马六甲—中国贸易航线。此后,这两条贸易航线上的贸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与中国的贸易在50年代葡萄牙人得以留居澳门后发展迅速,且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江门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台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江门埠是海上商贸的重要集散地,同时江门五邑民众乘浮海外经商的历史也很悠久。挖掘江门的海洋文化资源,有助于江门当下海洋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广东海洋文化研究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11.
19世纪50~60年代,由墨西哥解放运动的伟大先行者胡阿雷斯领导的长达13年之久的墨西哥革新运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政治背景,是国内阶级矛盾、对外民族矛盾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革新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墨西哥民主化的进程,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一个极具个性化、风格化的时期,法国歌剧带有这一时期音乐的显著特征。本文就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歌剧的沿革、重要的作曲家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浪漫主义音乐中文学与歌剧发展亲密而特殊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政治意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政治价值理念日趋完善,现代执政党意识日益凸现,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认识日益科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气息和开拓精神、开放意识和包容精神。政治思想的进步必将引领政治制度和体制创新,激发整个民族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依靠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的教育服务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在教育领域中 ,市场的自愿交易关系和新的教育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中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正在经受市场的挑战。它迫使学校教育机构这一相对保守的领域直面市场 ,从而促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当前学校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市场化运作形式 ,根据市场介入的程度不同 ,这种学校市场化运作可分为九种不同的类型。由此中国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了市场介入教育所产生的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及其基本面貌 ,将取决于如何认识和解决这对矛盾 ,以及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是现代写作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中史学著作。它立足于世纪之末,千年之交,回眸一百来我国写作理论的变迁,试图以史为鉴,促进现代写作学的新发展。其超越前代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变革”二字加以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文章功利性质的变革;(2)文章写作语言的变革;(3)文体地位的变革;(4)写作理论本体内涵的变革;(5)高科技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写作理论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追求责任心的声誉--世纪之交的加拿大高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反省、批评、讨论并分析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教育经费削减对加拿大各大学的影响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文章指出 ,为弥补教育经费大幅缩减 ,加拿大各大学纷纷自行寻找经费来源 ,包括政府和企业的专项经费 ,并追求责任心声誉。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学校的科学研究方向被政府和企业的片面需求所主导 ,学校的传统及基础科学研究方向遭到削弱。此外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科研与教学进行评估时 ,借用了企业管理中的定量评估方法 ,使得教学科研人员在科研上倾向于只注重短期效应 ,在教学上则更多地迎合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而忽视了基础性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普通公民中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是在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中进行以大公无私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大公无私道德原则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道德原则作为人们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和道德目标,人们的道德水平就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美国的移民运动与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移民实边,起初两者的目标类似、措施雷同。但由于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的,且又土地政策取向趋异,其移民运动就呈现出殊异的历史特点,构成了各自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单一拨款的经费来源被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所取代。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不仅具有其理论基础 ,而且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社科学报编辑应强化市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编辑要尽快从思想上完成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强化市场意识;由以为作者服务为主,转变向以为服务为主,以精品文章,特色学报争得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