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尧 《辽宁教育》2013,(7X):48-48
<正>从"教士的村庄"到"知识人的城镇",再到今天"多元化巨型知识都市"的大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对大学内在逻辑与外在使命的认识问题。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虽然还未达成明确的共识,但无论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中国式大学理念,还是"一流教师成就一流大学"的西方式大学理念,无不强调"大学之本在于大师"。梅贻琦曾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授与大学的使命具有同理性。大学及其教授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时文选萃     
总理力倡名师上课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会见教育界代表时郑重倡议,教授、名师要上课堂。他强调:我们现在许多学校,教授、名师不上课堂,这种做法应该改变。教授、院士要上课堂,给学生讲基础课。希望把这样的传统在各个高等学校推广下去。温总理的倡议意义重大,一定会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离不开典范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授上讲台竟然成了各高校头疼的问题。虽然不少名牌大学都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推"着教授上讲台,但结果还是学生难见教授的面,因为教授们都搞科研去了。而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上讲台已经成为一条不需要说明的规定。不管是大牌的院士、教授还是普通学者,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7.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的"大楼"和"大师"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刘基说,西北的高等教育发展不仅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可是大楼好盖,大师却难求。  相似文献   

8.
一流的大学一定是一流的大师与一流的大楼同在。这里的"大楼"不仅是学校建筑,更重要的是建筑背后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正是科学与人文的精神使大学的"建筑"具有了独特的气质,使大学的"建筑"成为了具有大学精神的"大楼"。中国的大学在"大楼"的建设上其实离一流的大学还有很远的距离。一是,中国大学的建筑缺少"文化"内涵;二是,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教师工作室;三是,学生的宿舍没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杨金玉 《时代教育》2009,(10):46-46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大师是一所大学绵延发展的灵魂.安于平凡、修身养性、钻研学问,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大学教师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何谓大学?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历来被奉为至理名言.然而,去年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件事却让笔者在赞许此说之余,对大学之"大"多了一层理解.  相似文献   

11.
整合理念构建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目前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最为缺少的是教育家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学习理念,以及科学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在几十年的教学中,我们从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创新出发,探索并创立了开放式教学理念和模式、研究性教学理念和模式、研究性学习理念和模式,并将这三方面的理念整合起来,构建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他是清朝皇族后裔,却从不承认自己姓爱新觉罗;他高中未读完便辍学在家,却在大学的讲台上站了整整70年;他一生坎坷,却自强不息,终成国学大师;他是书画家、文物鉴定家、文学家,却坚持认为自己永远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985工程"的有力实施,无疑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坚强决心。然而,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教育是一项智慧事业,创办大学不仅需要大师、大楼,更需要大智慧。人们往往喜欢从大楼、大师这些硬件条件来比差距、找目标。事实上,这些有形的硬件资源,大多可以用金钱来交换。但有形的资源却未必能自动产生无形的智慧。今天的大学,不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更是知识的创新,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的法人组织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学者社团,而是校董事会。然而,美国大学的成功,恰恰在于董事会的放权。耶鲁大学治理重心从董事会向教授会转移的历程表明,管理决策权下放,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解放,也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更需要二者有机结合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没有一流的名师,何来一流的学府?这个道理不言自明。但什么样的教授才是一流的名师?标准何在?是著作等身的研究者?是会议专业户式的社会名流?是商业性教学中走红的名人?甚或是靠新闻炒作出名的教授?这些年来,无论是在高校教师的观念中,还是在高校师资管理中的评聘、晋升和社会的评价上,名师的标准却有些模糊,导向不  相似文献   

16.
就人才培养战略而言,"大师的作用胜过大楼".这已成为共识。大师是成长起来的,其成长过程中所折射的胸怀人类、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美丽品质就是"大爱"。大楼易得也难得,大师难求却易得,难得的是价值,易得的是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总有家长问我该让孩子读哪所大学,面对众多学校该如何抉择。这确实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他们的孩子:"此刻是人生最幸福、最令人激动的时刻,你将踏上一条独自出发的人生旅途,度过一段金不换的美好时光。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读一所自己的大学。"大学是个什么样子的?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一论断言犹在耳。时下,大学遍地开花,在一些学校,大师却难寻。这种局面岂不苦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云:"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而大学里的大楼,恰是大师传道授业之所.孔子教弟子习礼大树下,有大师,有学子,但我们并不称这块树荫为大学.何也?主要是因为没有大学体制,没有大楼也是重要原因. 毕业多年后我们回忆母校,除了须发皆白、学高德劭的硕儒,少不了经过历史风尘的楼廊、栏杆,少不了波光荡漾的湖水和绿色的草坪.如果说大学是心灵的故乡,那么那些校园建筑就是故乡的山水田园.  相似文献   

19.
<正>站在汕头大学图书馆的讲台上,德国生物学家汉斯·思高勒尔,这位获得2008年罗伯特·科赫奖(德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科学奖)、对自己的研究一向比较自信的医学教授,不得不暂时放下那些深奥的分子生物学专业内容,与来自中国各地的高二学生分享自己成为科学家的经历。这项名为"与大师同行"的活动,其目的正如它的英文译名"普罗米修斯计划"所暗含的意义一样:像希腊神话中为人类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20.
他有自己的治学为师之道--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他有自己的大学管理之忧--大学何时才能摆脱"大楼"与"大师"的博弈,给"大师"安心治学的环境;他有自己的大学校长梦--延请大师,并让他们快乐.他努力着、也企盼着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