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5月底,孩子放学回来,突然问我一件事:"爸,你集了很多邮票,前几年和妈妈也印了邮票,就我没有,今年的‘六一’快到了,以前你不是讲也帮我用照片做邮票吗?今年你也帮我做一套留念吧。"孩子所讲的制作邮票其实就是以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附票的个性化专用邮票为载体,在附票上印制个人肖像等内容组成的一枚个性化邮票。个性化邮票因为主票含中国邮政邮资,可以用于寄信、收藏,是真正的邮票。由于自己集邮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孩子从小在家中耳濡目染就认识了邮票,见识到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2.
集邮九问     
沙子芬 《集邮博览》2009,(12):10-11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你最钦佩的集邮家?我是一名邮票档案工作者,1973年10月,从"干校"回京后到邮票发行局资料室工作,负责邮票档案的清理、研究。当时邮政部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经手邮票工作的职工不能集邮,以防公私不分。由于工作时间长了,我对集邮  相似文献   

3.
这期我放送的是写信收获的邮票。也许大家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因为我觉得国外回信邮票也同样的漂亮.它们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以我用PS把收到的部分邮票用2个图贴在了一起,有些是运气好时收到的他们不盖章的邮票。在这里我也说说关于我的信虫回忆。我从2004年12月份正式成为信虫,那时我读高二。做信虫的第一年我从不上网,也不接触任何人,完全  相似文献   

4.
李近朱 《集邮博览》2013,(11):72-75
2010年7月25日,历经八年历程,“外国音乐家”邮票终于问世了。在这八个年头之中,作为一个音乐专题集邮者和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委员,我和中国邮政各个部门密切合作,从选题到设计、到印制,正如王虎呜先生所说的那样,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大家都没有放弃对于这套邮票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5.
九问     
1.您什么时候买的第—套邮票? 第一次买邮票是1946年,我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我家附近(南京西路)有家邮票商店(德孚邮票商店),那里有很多邮票吸引着我。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买邮票,我从坐车上学校改为步行。每天提前半小时出发,路上再走快一点,赶到学校上课。这样,就用省下一周的车费钱,到邮票店买了4枚“纽约版孙中山像”低值票。为此,我高兴了好几个星期,至今我还保留着买邮票的纸袋(图1)。  相似文献   

6.
许多集邮者特别是一些邮票的研究者对邮票的印制非常感兴趣。我们有时也能在集邮报刊上见到有关邮票印制的文章。值得玩味的是,有的文章作者根本就没有深入到印刷厂,甚至谈不上走马观花,以至于有设计家言,谁都敢写邮票的印刷,由此也误导了一些集邮者。本期我们邀请了邮票印制局的一线专家,让读者也开开眼界,看看出自专家之手的文章。从邮票印制的工艺流程到计算机的使用,从图稿的选择到最新技术的引进,从防伪到经典邮票,从设计家到集邮者……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我一直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但是我的集邮却开始于猴票丢失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工作,一天一位朋友到单位带来了他买的猴邮票,并将其中一个四方连直接送给了我,当时我不集邮,也不懂集邮,所以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写信的时候因为嫌这个邮票麻烦就用掉了。  相似文献   

8.
从解放区邮票收集者到中华全国集邮联领导,无不将提高区票在国际上的地位,作为我们主攻的方向。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国的解放区邮票,在国际邮展上,也屡获大奖。这是有目共睹的。从宏观上讲,我们的举措完全正确,但在微观上,也就是具体到每一组、每一枚邮票的研究,就不太尽如人意。幸好,一些有志于区票研究的同志们,最近组成了全国性质的解放区邮票研究会。我相信随着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今后对解放区邮票、邮品的研究,一定会以崭新的面目出现。  相似文献   

9.
集邮乐无穷     
我小时候就喜欢攒邮票,把漂亮的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泡上水,再拿出来放在玻璃板上晾干,然后收藏起来。那时收集邮票不像现在需到邮局预订才能收集。起初我不懂集邮,与人来往通信也不多,因此,没有攒多少邮票。参加工作和成家后,更少有时间涉猎集邮。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暑假,我在北京表姐家住了二十多天,其间除了饱览首都的风景名胜外,就是到邮票市场"淘宝"。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乘车赶到六部口,原来那儿是北京邮票公司所在地,门前自发形成了一个邮票市场,有一二百人在那儿交换  相似文献   

11.
随着邮票的产生,人们开始集邮。随着所发行的邮票种类的激增,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收集齐全世界的邮票了。即使想收集齐近几年的邮票也相当困难,因此专题集邮自然应运而生,成了当今集邮的主流。专题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国旗邮票以其漂亮和奇特的图案吸引了众多的集邮者。当我在中学时期刚接触到外国邮票时,就被一些非洲国家发  相似文献   

12.
RONY 《当代体育》2008,(13):53-53
这期我放送的是写信收获的邮票。也许大家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因为我觉得国外回信邮票也同样的漂壳,它们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以我用.PS把收到的部分邮票用2个图贴在了一起。有些是运气好时收到的他们不盖章的邮票。  相似文献   

13.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14.
九问     
《集邮博览》2011,(10):11-13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 我集邮时间并不早。我童年生活在北京远郊的农村。初中毕业前都没听说过集邮一词。集邮需要接触邮票,接触邮票最便利的渠道是通信。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同学基本上住在一个村子或相邻村子,有事或想见谁了,骑上自行车就去人家了。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打电话,那时谁家有电话呀?虽然联系不方便,但是也没想过写信。一是没钱,二是觉得没必要。  相似文献   

15.
李军 《集邮博览》2008,(11):60-62
我收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多年,每年都将收集到的邮票做一个小小的汇总。在依例对2007年的矿物宝石邮票作"总结报告"时,我发现,比之2006年,2007年可谓"减产"的一年。2007年世界上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和与之密切相关题材的邮票共11套26枚,其中包括邮票16  相似文献   

16.
我从年轻时就喜欢邮票,但真正开始集邮到现在也就20多年,开始我只重收集邮票,而不重邮识,也就走了不少的弯路,交了学费不说,还真弄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集邮。这些年集邮的体会告诉我,结交一些邮友对集邮很有益处,例如我自从认识张振声以后,在他的帮  相似文献   

17.
但凡喜欢上一种邮品,总有说不清楚的机缘。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集到一枚纪120孙中山信销邮票(图1),邮戳上只有一个“要”字。如果不是我一直在找寻这枚邮票寄往各地的邮戳,它也不会引起我的关注。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琢磨这个字,这是不是“新疆”的“疆”呢?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做了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从201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看到,2015年2月4日将发行《二十四节气(一)》邮票,这使我想起了2003年9月15日发行TP26《二十四节气》特种邮资片时,因当天未购到此套片,也就错过了首日实寄。之后我买到了此套片,全套12枚,每枚片介绍了一个月里的两个节气,由此使笔者突发"奇想":既然没能在TP26《二十四节气》发行首日实寄该套片,干脆从明年"立春"节气开始,每个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20.
原艺珊 《集邮博览》2012,(12):26-27
设计《京剧净角》邮票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集邮总公司工作。2007年初发行《京剧生角》邮票,我和同事一起设计了一个本专题邮册,我负责邮册里的净角个性化邮票、旦角个性化邮票和《京剧经典剧目》纪念张本票的原画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邮票编辑室主任王虎鸣,在总公司一位领导办公桌上见到了我画的那本纪念张本票,遂约我试试设计《京剧净角》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