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齿孔特征的甄别,确认两件普东二50000元票的“新版铭”.均系“行家里手”利用带左边纸的前排真票加盖伪版铭造假。从而否定了自己之前据此作出的“普东二有水印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是1950年8月”,及“50000元邮票可能是最早发行的普东二有水印邮票”的推论。  相似文献   

2.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1,(10):30-31
翻阅《集邮》(增刊)第16期,看到其中一篇《从一枚混贴实寄封来探讨普1面值10000元邮票的发行时间》,此文通过论述一枚1950年2月17日从上海寄往法国的实寄封上贴有普1 10000元票,得出结论:普110000元票的发行日期应不迟于该日期。这可是"重要的发现",而且与原先认为1950年2月仅发行普1800元票的结论不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邮电部所编的邮票目录中,“普1”的发行日期是1950年2月10日。但在钟笑炉先生主编的《近代邮刊》第5卷第2期(1950年3月)第1版,曾著文介绍“普1”的发行计划,并称:“其中800元一种已印就,于2月7日发行。” 时至今日,尚未闻有发现2月7日的“普1”实寄封。现介绍一个贴“普1”800元票,用于1950年2月8日的实寄封,据知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普1”实寄封。这个上海本埠平信封,封背贴“普1”800元票1枚,  相似文献   

4.
曹风增 《上海集邮》2010,(10):32-34
极限集邮界常说的"自然片",是指那些非为邮票发行而发行的明信片;"专印片"则是指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的图画明信片。专印片大多由邮政局、集邮公司、集邮团体印制,也有个人印制(近年来这种片有飞速增长的趋势),一般与邮票同步发行,也有刻意为淡化其"专印"性质而提前发行的,但那样风险很大。邮票发行之后,刻意为邮票图案而发行的明信片更是不折不扣的“专印片”。  相似文献   

5.
1.美国1942年7月7日年发行《中国抗日战争5周年》邮票,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中国地图的邮票。同时也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孙中山像的邮票(图1)。2.苏联1950年8月发行《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邮票是外国邮票中最早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邮票(图2)。  相似文献   

6.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7.
本刊(210426)刊发了拙文《旧币值普票的新发现》,接续前文再作补充如下。普1--200元票的早期使用实例提及普1邮票的最早使用时间,主要聚焦于800元票,只因800元票于1950年2月面世,作为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普票,其“光芒”太过耀眼。其余8枚票的最早使用时间,至今未见定论。  相似文献   

8.
徐金德 《上海集邮》2008,(12):35-35
上海工部书信馆1865年发行的龙图邮票,是中国第一套商埠邮票,俗名“上海大龙”、“工部大龙”。工部大龙确切的最早发行日期一直没有见诸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开始发行于1986年4月的普23《民居》邮票,距今不过十来年,其发行日期理应不成为问题,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先是《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将开始发行的1986年4月1日误为3月10日(见该书第124页)。接着《中国集邮报》在1996年第40期上刊载纠正文章时,又“以错纠错”,将首发时间误为5月15日。这样一个并不复杂、也不久远的问题,为何在权威书刊中接连出错呢? 普23《民居》全套14枚邮票分为10次发行,时间从1986年4月1日到12月25日,历经8个多月。首枚邮票发行时(即4月1日发行面值2分的《东北民居》),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是有发行日期通告的。至于其他各枚的发行日期,虽未事先见诸公告,但也有一个可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世间万事万物各有特征和名称,在茫茫邮海里,生肖邮票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显明的特征,应该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定义,以利于认别和界定。日本1950年首开发行生肖邮票之先河,韩国1958年也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这两个世界上发行生肖邮票最早的国家,都是以贺年邮票名称发行的,而且是断断续续发行。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分别于1967年、1969年先后开始连续发行新年生肖邮票后,“生肖邮票”一词才开始出现。因此,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生肖邮票没有明确的定义,后来虽有论述文章出现,但集邮界至今尚无定论,仍在研究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1.
珍邮撷锦(30)     
金泽 《上海集邮》2012,(1):22-23,49
美国1889年哥伦布登陆图中心倒印旧票切里斯通,2011.10.5-6拍卖2号拍品美国1869年发行的正方形雕刻版"图画"(pictorial)邮票,由国民钞票公司承印,全套10种,其中的4种为双色套印,是美国最早的双色邮票,结果却竟有3种出现倒印现象,成了美国早期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邮资信封的编号借用了新中国邮票志号的表示方法。但如花卉图邮资信封的所印年份是“1982”年.而实际发行日期是1983年4月1日,要回答这个时间差问题.还得考察一下邮票。 新中国邮票志号的创意者邓连普先生在《新中国邮票志号产生的前前后后》一文中谈到:“邮票志号上加发行年代,大约是1952年初。……经大家反复研究,最后苏幼农局长提出在志号后加上发行年代。”(《集邮研究》1985年第3期)由此可知,志号后的年份是发行年份。  相似文献   

13.
谭世光 《集邮博览》2010,(10):73-74
笔者几年前曾以《"之最"最多的一套体育邮票》为题,介绍过匈牙利1925年发行的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附捐邮票。在该套8枚邮票中,就有9项世界之最:一是把附捐额印在邮票的背面,属世界首创;二是8枚邮票图案,就有8项内容是属体育邮票的世界之最:如最早的"入场式"邮票、最早的滑雪邮票、最早的滑冰邮票、最早的击剑邮票、最早的游泳和划船邮票(一票两项)、最早的童子军邮票、最早的跨栏邮票。  相似文献   

14.
李厚禄 《集邮博览》2012,(10):19-19
纪21邮票的发行日期第3期《对邮票档案中三个问题的探讨》一文说明:“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说明’栏目中有‘因斯大林同志逝世,顺延二日后发行’……但该套邮票实际发行时间仍是3月8日……”  相似文献   

15.
现时邮票目录上,普16之4分及20分的发行日期均标为1975年11月12日。实际上,此前的实寄封片屡见不鲜,且寄发地散布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是1975年的。 笔者近日收集到一个1974年的普16之4分、20分实寄封,系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公函封,寄西德,贴普16之4分、20分各1枚,销戳有叠盖,但可清楚辨出“北京(18)支1974.8.16.22”字样。  相似文献   

16.
程春 《集邮博览》2018,(2):48-48
2018年中国邮政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公布,从具体的内容来看,可谓是旧系列"源源不断",新系列"络绎不绝",无论是邮票发行的规模还是邮票面值的总和,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近年来之少见。细细推敲发行计划,有这样的感觉:一是新系列明显偏多。2018年的发行计划中,纳入系列邮票的有8套,占全年发行套数的25%,其中新开辟的系列邮票有4套,延续发行的系列邮票有4套,系列邮票的特征明显,新开系列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发行的系列邮票已经成为集邮爱好者竞相珍藏的宠儿,每年邮票的发行计划都会有大量的选题,涉及各类系列。2018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在经历了数个猜想版后终于公之于众,系列邮票依然是大众关注的重点。2018年中国邮政出其不意,开创了"中国剪纸""丝绸之路文物""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清正廉洁"等系列邮票,重拾"当代美术作品"系列邮票,引发诸多热议。中国邮政的系列邮票选题点多面广,  相似文献   

18.
附图所示为编号5-1957的普9型拔萝卜图美术邮资封,由钟笑炉先生寄出。此封颇具特色,有3点可议论之处。 一、邮资封上贴纪41-1和纪41-3邮票各1枚,合计邮资20分,1957年8月10日从上海挂号寄广州。纪41全套分两次发行,先发行第1、3图,发行日期正是1957年8月10日。所以,这是一个以邮资封为载体的邮票发行首日封。我从资料得知,如今的开放  相似文献   

19.
1月12日,市纺织邮协组织的分会场活动对普23邮票的版式、齿孔、发行日期等问题进行研讨。 纺织邮协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程养涵首先作了《民居邮票和邮政资费》的发言,全面、系统地谈了  相似文献   

20.
普4是新中国第4套专印普通邮票,全套10枚,3000元票是其中之一(1951年发行)。如果说普1和普2(连同改7至改10总共12亿枚)是建国初期的最早普票,那么普4(2次印量超过11亿枚,至少印了3次)就是更为重要的普票。它作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普票印量超过了普J和普2以及改1至改10的总数。1949年上海解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