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邮票发行政策的重大变动美国邮票发行政策从2012年开始有重大变动。上任仅11个月的美国邮政总局局长帕特里克·多纳霍(Patrick Donahoe)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一份声明,称将结束长期以来活人不能上美国邮票的规定。今后凡健在的美国著名音乐家、体育明星、作家、艺术家,以及其他享誉全美的著名人士,都有机会登上美国邮票。帕特里克说,这一变动将使我们有机会在他们仍然健在时向他们表达敬意,也让这些成功人士在他们活在世上时便能享受到被印上邮票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邮票收集,绝大多数人较注意收集完整票幅和齿孔的邮票,而对邮票的边纸包括印刷厂铭、色标、相关图景甚至版号等与邮票有相关的资料信息,一般不被人重视。邮局在出售邮票时往往把邮票四周的“附属物”撕得干干净净,这样在插入邮册时节省地方,可以扩大邮册的容量,多摆放些邮票,欣赏起来也清清爽爽,满眼秀色。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3.
德邮世界     
一、机会 我集邮的历史有20多年,虽然小有积累,但是主要还是收集中国邮票。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倾力收集国外邮票,只是在有机会时,力所能及而为之。  相似文献   

4.
五边形邮票 世界各国发行的五 边形邮票较少,已知的仅 有5个国家发行了18枚 此种邮票。 一、欧洲的马耳他于 1968年10月为纪念圣诞 节发行1套3枚五边形 邮票(因在前文介绍房屋 形邮票时已谈过,此文不 再赘述)(图1、2、3)。  相似文献   

5.
邵林 《上海集邮》2010,(6):34-34
邮票目录是最重要的集邮工具书,也是最基本的集邮文献,但与邮票图鉴相比,邮票目录就像是普通中学上音乐课时使用的简谱,邮票图鉴才是大师级艺术家谱架上的曲本。那么,邮票图鉴与邮票目录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6.
裴雨 《集邮博览》2010,(5):57-57
近年来小本邮票设计精美,款式多样,其封皮及小本邮票内页信息非常丰富,集邮者在欣赏小本票时不仅能了解邮票的设计背景、内涵及设计者简介,同时还能有美的视觉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小本票封是小本票的最为精彩之处,设计精良的小本票封皮可以有很多妙用。  相似文献   

7.
邮票的背胶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0,(12):11-11
邮票的背面刷有一层粘性物质,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背胶”,刷上背胶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方便地将邮票贴到信封上。世界上第一种邮票——黑便士邮票面世时就刷有背胶。160年来,背胶的材料也在变化,使背胶成为邮票的一个重要特征。集邮者不仅把背胶做为衡量邮票品相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作为鉴别邮票版别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记得我上小学时,算术课本上有一道习题,大意是:小明有几张邮票,姐姐有几张邮票,姐姐的邮票比小明的邮票多几张。习题上的"邮票"两字是用"普8"冶金工人图画表示的,但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集邮。直到1961年,我在河北卢龙中学读初中那年,从北京四中转学来的  相似文献   

9.
李军 《集邮博览》2008,(11):60-62
我收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多年,每年都将收集到的邮票做一个小小的汇总。在依例对2007年的矿物宝石邮票作"总结报告"时,我发现,比之2006年,2007年可谓"减产"的一年。2007年世界上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和与之密切相关题材的邮票共11套26枚,其中包括邮票16  相似文献   

10.
马坤善 《中国集邮》2001,(11):21-21
近年来个性化邮票风靡世界,先后有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欧洲一些国家陆续推出了个性化邮票。日本在8月1日东京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也推出了个性化邮票。我国也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邮票发行时推出了个性化服务邮品,名相声演员牛群担任了集邮业务形象大使,他的形象出现在邮票的附票上。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2009,(9):22-23
当人们对邮票赞不绝口,惊叹方寸世界的艺术魅力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一枚枚小小邮票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12,(12):38-40
Dummy在英文中有假货、样本、模拟物等含义,当它和"邮票"相连时,表达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邮票但不能真正用作邮资凭证的标签。它不是样票,样票在英文中有专门的单词  相似文献   

13.
2014年9月13日《长江》邮票发行后,在一遍又一遍欣赏这套气势磅礴的山水邮票时,不免引发了30多年前自己在"两河"源头的果洛州玛多县等地工作时,对长江源头水系所见、所知的一些情况,经过几个月来对手头所存资料的研究和梳理,现对这条我国第一长江、世界著名大河和与邮票相关的几个问题加以述说,以便邮友对邮票图案背后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一、长江的发源地早在2009年9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邮票时,第一图"各拉丹东"展现的远处片片皑皑的雪山,近处两条在山谷中流动的"冰舌",能够  相似文献   

14.
翻阅集邮报刊时,发现集邮者经常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在邮局买不到邮票了,邮票只在邮票公司出售,而且刚发行时只卖一天。现在,贴邮票、投信筒的信件,已极其罕见;带邮票的实寄封,很难见到。邮票市场日见萧条,新票高开低走,除几十年前的老票外,一些新票一再打折、降价。因而不少集邮者提建议,发议论,但谁也找不出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16.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
钟笑炉轶事     
我与钟师相识纯系偶然。1952年时我在上海念中学,邮龄五年,但已收集了不少华东区票及新中国邮票,苦于无邮票目录对照,无法整理归类。某日,获悉近代邮票社有日本宇宙邮票社出版的《中国人民邮票图鉴》出售,于是在曾是新光会员的父亲陪同下去浙江中路近代邮票社,通过昏暗陡峭的楼梯来到二楼那间居  相似文献   

18.
《鸡年》邮票受到欢迎的 程度出乎预料 美国《鸡年》邮票正式发行时,就有许多人问,美国的生肖邮票打算只发行这一次,还是将成为一个系列?邮政总局邮票与集邮市场办公室主任麦克道尔回答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有邮友来访,谈话中他说最近在整理集邮报刊时读到一些文章,文章对邮票定义有新说--认为邮票到了集邮领域就不可再用原来的定义了。"邮票是邮资凭证"天经地义,当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时。可能会令一些人大惑不解,甚至引起争论。不过,这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0,(10):18-18
集邮者在阅读新邮预报或邮票目录时,可以见到基本资料中有一项“版别”或“印刷版别”,这主要是指该套邮票是用什么印刷方法印制的。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主要采用以下印刷方法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