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美关系的转型始于克林顿总统后期。2000年克林顿访问印度,揭开了美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序幕。小布什总统任期内,延续了美印关系向战略层面发展的势头,2005年7月,布什总统与印度签署协议,承认印度的民用核能力,积极促进双方军事合作,特别是核能、航天和两用技术合作等。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期闻,国务卿赖斯等官员明确提出要扶持印度成为21世纪的全球大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扩大了美印的双边关系;美国积极支持印度的“东向”(Look East)努力。  相似文献   

2.
3月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现身巴西。一周前,这个国家的周围还战云密布。 3月伊始,哥伦比亚政府出动直升机和地面部队,突然进入厄瓜多尔境内,打击了哥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一处秘密营地。军事行动结束后,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才收到哥总统乌里韦通报情况的电报。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11日,47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被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30日,该提名在联邦参议院获得批准,赵小兰由此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首位担任内阁职位的华裔,也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最高的亚裔女性。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顾问肯·维斯特说过,政治中没有真理,只有胜利。布什在“反水”的前反恐协调员克拉克的炮轰之下,不得已同意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进行公开作证。赖斯则在9·11调查委员会面前为布什的反恐政策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全面辩护,然而她的辩护究竟能为布什拉回多少张选票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5.
孟红 《新闻世界》2008,(3):53-5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  相似文献   

6.
新闻榜     
赖斯:国务卿任上首次亚洲行 在访问欧洲和中东之后,美国国务卿赖斯3月14日起开始了她新官上任后的第一 次亚洲之行。7天的行程里她将访问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日本、韩国和中国等 六个国家家。美国政府在力求修补大西洋两岸关系之后,开始将关注点转向太平洋对岸。 朝核问题无疑是赖斯此行的首要重点,美国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恢复去年9月搁 浅的第四轮六方会谈。此行的另一重点则是中美关系,赖斯将于21日访华,中国是她 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务院的几名合同人员先后偷看了希拉里、麦凯恩、奥巴马的护照档案,由于三人均为竞选下任美国总统的热门人选,此事已引起美国朝野热议。国务卿赖斯为平息争议,也已打电话给新陷入“偷看门”的麦凯恩和奥巴马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9,(39):16-16
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19日表示,如果能确保六方会谈得以恢复,美国将考虑在10月26日的国际会议上同朝鲜进行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9.
学言 《兰台世界》1998,(3):34-35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的政策.1969年自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国内外困境,争取早日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脱身,改善与苏联争夺的战略地位,便在外交上首先考虑主动同中国和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两位世家公子,竞逐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当家人,最终小布什跌跌撞撞进了白宫。无论小布什政绩如何,无论戈尔将来是否入主白宫,他俩都将“垂名青史”——由于票数接近,互不相让的戈尔与小布什为谁获选总统打开了官司,开创美国总统竞选历史先例。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在世界末还是新千年,美国看来都特受青睐,从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到北约轰炸科索沃,乃至后来美国总统大选的“驴象之争”,美国一直都是全球焦点中的焦点。而美国的媒介在这些事件当中,不仅从不缺场,有时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了众矢之的。像在这次总统大选中,计票还没结束,美国的各大新闻机构便几乎同一时间向世界争相宣布“小布什在佛罗里达以微弱优势战胜戈尔,从而成为美国第54届总统”。而当某些国家首脑向小布什发去贺电时,却面临着一个足以留  相似文献   

12.
37年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和我国政府达成了关于尼克松来访的协议。这件事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峙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下面介绍的美国记者贝克曼的报道,不仅及时传播了这件震动世界的重大新闻,而且写得简洁明快、条分缕析。成为西方新闻界有关复杂新闻写作的又一典范。西方新闻界通常认为,一般的事  相似文献   

13.
美国Talk Miramax出版社日前披露 信息,刚卸任的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已同意于2003年出版她的回忆录。 出版社一位负责人说,这本回忆录的内容将涵盖她的一生,从1937年出生于捷克开始,一直到她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当国务卿。她的一生经历种种事变,阅历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执掌美国国务卿,在世界各地穿梭外交,为推行克林顿的强权政治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15.
俗亦可耐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他的"俗"是出了名的,小布什竞选总统时,请他出谋划策,这么严肃的事情,他很"俗"地建议布什:"要看懂选民的脸色,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然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后,国际社会紧急磋商,商讨如何尽快缓和“朝核”危机。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10月9日以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继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卢武铉以及同美国总统通话,后又派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唐家璇赴美、俄、朝等国会见布什、普京,金正日展开外交斡旋,协调朝核问题。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也紧急出访东亚四国,寻求外交解决途径,以免“朝核问题”进一步升级。朝鲜表示愿意回到“六方会谈”。10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  相似文献   

17.
4月16日,当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抵达纽约时,场面似乎有些冷清。没有任何欢迎仪式,前来迎接的最高级别官员只是助理国务卿希尔。因为就在同一天,教皇本笃十六世也首次访问美国。教皇吸走了所有的人气,包括总统布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一定很有看头,光从民主党候选人选战中便可略见一斑。两位呼声最高的民主党候选人各有各的精彩:如果希拉里成功,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如果奥巴马成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助理在决策机构中具有特殊影响。笔者在美国期间结识的朋友中有几位担任过这个职务,其中包括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他们在职的时候,名字几乎天天见报,卸任以后,也常有消息,人们对他们比较熟悉,不大熟悉的也许是对他们个人的印象。我们同他们的交往有深有浅,这里谈一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15日,当美国国务卿赖斯宣布美国决定全面恢复同利比亚之间的外交关系,并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都是美国和利比亚的各自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