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夷夏之辨"是汉代公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到形成公羊学的关键人物董仲舒,再到公羊学的集大成者何休,他们的夷夏观具体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夷夏之辨,从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而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却对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预防犯罪的法律观是儒家思想的闪光点,在先秦诸子之中,可谓独树一帜.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多方面对犯罪原因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富民、教化、以刑辅德、宽猛相济的预防犯罪对策.其中不乏明显的缺陷,但先秦儒家能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教育甚至于执政者的责任等层面考察并谋求建立一种预防犯罪的机制,这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明儒民族思想内部分化非常严重,包容与排外共存。在国势强盛的时候,明儒普遍持宽容的民族思想,主张用文化沟通协调好民族关系;在国势衰弱的时候,则转向排外的大汉族主义,完全绝望于民族关系的可协调性。这种分裂可以说是明儒民族思想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5.
元儒民族思想充满了曲折与纷争,既包含着南北方儒学家的地域差异,又有着汉族与少数民族儒学家的民族区别。他们总在夷夏、忠君、行道等观念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而无论哪种选择都将为元儒的民族思想打上由民族冲突而导致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思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圣人、君子为理想人格;在追求治国理政、自我完善的同时,先秦儒家还提出了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方法,以激励和引导人们的品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而且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强化、巩固民族心理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重民"、"仁政"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具有进步意义,作为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民本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揭示其在当今背景下的局限性,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间的不平等起源于氏族社会因眼界狭窄而产生的“部落中心主义”,它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外部动力,以后又是民族国家得以长期存在的理由。“部落中心主义”形成后,经济的、政治的因素才渐次渗透其中,中国古代的贡纳制度、国野制度、畿服制度、盟会制度、华夷不婚制度都是以它为文化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且主张不必拘束于烦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10.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深刻思考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前途命运所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彰显出了极具特色的“中国智慧”,蕴含了丰富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应进一步挖掘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使“重义兼利”“诚”“信”“和而不同”等理念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民”和“族”已经普遍使用,并已确立了族类划分的主要标准。合成词“民族”概念是个舶来品,其含义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前苏联民族理论的影响。只有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的基础上,在“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两个维度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民族”概念的中国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推行王道政治主张的说服策略显示了时代与个体的差异,但对语言论辩功用的重视还是体现了相对的连续性:从孔子的话语论辩性,到孟子的夫子好辩,再到荀子的君子必辩。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在地包含了耻感是修身之本,言行不一、无德、无信、无责无义为耻以及对“耻”与“无耻”的正确认知等内容。其中蕴含着明耻、诚信、重义、内省、担当等廉政价值观。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耻感意识教育,营造耻感文化氛围,完善培育耻感文化的相关机制,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重塑耻感文化,彰显其廉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德性"虽是儒学非常根基性的一个概念,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拥有的内涵却不同。它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容,即:蕴藏在人性之中的"至善"之性、人先验具有的对宇宙万物真实本性的认知、人从情欲向"至善"之性超越的过程、人的形体认知能力。其中,第三层内涵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儒家诠释"德性"概念的目的就是要挖掘蕴藏在人心当中的善,而由于对人性之善的理解不同,才造成"德性"概念其他内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静""闲"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经典话题.先秦时,儒道两家以"舞雩风流"和"虚静"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闲"与"静"对于"人的自然化"这一要点的反映.后在此基础上,魏晋时期将对这一组合型范畴的运用转向了创作论领域.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详尽阐述了"闲""静"由创作心态到审美感兴这一内部的层递式发展,赋予了它们作为审美心胸的意义.从人格境界到创作心态再至审美感兴,"闲"与"静"由"人的自然化"转向"创作的自然化",且有明显的朝"生活的自然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诗经》中“礼”、“仪”二字的含义,论述《诗》反映礼的思想是《诗》与礼的关系中重要的方面。典籍记载礼典用《诗》的篇目有限,本文考察了《诗经》结集的情况及礼典中“无算乐”的性质,从而明确了典籍记载之外大部分储》篇与礼典的关系。论证锵》与礼都是先王之教的载体,是情志在不同阶段的产物,揭示了《诗》与礼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先秦赋钩沉     
早期作为文体的“赋”都写作“傅”。傅,相也。古代乐师为瞽者,扶助乐师者为相。“相”除了扶助乐师、携带乐器之外,还要参与演出中的应对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报幕的声音。不同于歌,而是另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汉代人“不歌而诵谓之赋”.正是从这里来的。赋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最初都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着.它是由口传文学发展而来的书面文学。近百年出土的西汉到宋初的俗赋.其类型可大致区分为故事俗赋、论辩俗赋和歌谣体俗赋三种。用赋的这三种类型和文体标准对照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钩稽出了53篇先秦的赋或带有赋体特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日茶文化起源不同,二者在精神境界和文化气质上也有较大差异,中国是饮茶文明发源之地,饮茶经历了由食用、药用到作为精神载体的自然发生、升华的过程。茶叶东传之后,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载体,日本人饮茶之始就着重追求伴随饮茶活动而发生的精神享受。简言之,中国茶道,以"茶艺"为行为载体,自然随和,雅俗共赏;日本茶道,立足精神享受,拘泥仪轨,高高在上。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认为:由于社会对射箭人才的广泛需求,导致了射箭运动成为先秦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学在官府”的背景下,围绕学校射箭教育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规范,包括射箭礼仪、射箭技能、射箭场所、射箭师资等等.这不仅推动了当时学校射箭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独特的射箭教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