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为艺术领域不同表现形态的音乐与文学,都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的情感为目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就情感表达能力而言,音乐却远远高于文学.本文试从音乐与文学的不同载体和思维程序上,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文学作品的桥梁作用 音乐与文学历来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它的起源还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音乐与文学总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虽然它们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引起作者创作冲动、表达作者感情的目的则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作品的桥梁作用 音乐与文学历来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它的起源还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音乐与文学总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虽然它们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引起作者创作冲动、表达作者感情的目的则是相同的。尤其是在欣赏过程中,都必须借助于想像才能理解作品,这点更为一致。这就给我们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借助文学欣赏手段提供了依据。但它们两者毕竟又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歌词,是相对于歌曲创作中,所有音乐内部构成因素而言唯一的对音乐形象和情感的具象表达。歌词与旋律虽然陈述和表达事物或思想的方式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将文学中具象的文字和音乐的抽象音响相结合,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可以融汇贯通并统一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文学分析中,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描写总是被解读为背景的烘托,情节的渲染,而没有关注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所要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意图。本文立足于文学文本中的风景描写,解读其中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不同的艺术领域。音乐是通过声音的组合来表达创作主体的思想,而文学是通过文字的组合以语言为手段来表现目的。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一致性,即他们都是用声音来展示内容,即使文学落实到文字上,也是可以通过声音来朗读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音乐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文学需要音乐的更好的体现,音乐中又有文学因素。所以说音乐与文学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王珏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108-109
各种艺术载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音乐与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作品追求音乐美,音乐作品追求文学性,两者相得益彰.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对人类精神的塑造、性情的陶冶和心灵净化的功能。而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异:文学以形象化的语言为媒介,来传达形象化的世界;音乐则以有组织、有选择的声音(旋律、节奏、和声等)作为物质媒介,传达的是一种抽象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文学语言虽是形象化的,但它作为第二信号系统须经大脑思维活动才能转化为形象,问接地作用于人的心灵;而音乐所传达的感觉则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说过:“话语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也就是说,音乐能传达语言文字所不能传达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文学创作与作者的主体意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活动中,作者的族群身份对主体意识的建构和表达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中国古典艺术,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诗词文章,意境之中有空间、有荡漾,神明里透出幽深,不但传达着作者的生命情调,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宇宙意识。从“空白”论的思想渊源入手,浅析其内在意蕴,及其给词带来的审美特质——空灵,并通过分析“空灵”的美学意义,力图探寻词这种特殊的诗体的内在精蕴,以及词作为有宋一代文学巅峰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说,音乐和文学都是借助于有声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种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音乐审美教育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琉 《教育艺术》2010,(2):23-24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情感最完美的表达形式。钢琴是极具表现力的乐器,它可以弹奏出如交响乐队般的音响效果来。也可以表现出流水般细腻的音乐形象,因而享有乐器之王的美誉。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与演奏者情感的表达。在创作及演奏的过程中,作曲家和演奏者以多种方式、不同层次地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传达着钢琴音乐作品情感表现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是人类最早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有声性的传达与表现方式.声乐艺术由创作实践到审美实践,包含着文学、音乐、歌唱及表演等多元的文化因素,其艺术产生、艺术再现和艺术创造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出多元化文化符号构成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典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与文学是两门独立的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音乐是永恒流动、更迭不息、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文学则是严谨排列、层出不穷、注目静思的视觉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对于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人来说,深刻地认识音乐与文学的区别,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对这两门艺术的创作、评论和欣赏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以周庄古戏台、三毛茶楼、高密莫言旧居和济宁水泊梁山为案例,采用参与观察和访谈,研究文学旅游产品的层次结构。研究表明:文学旅游产品的层次结构可以划分为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间存在递进关系。其中,材料层是文学旅游作品的物质载体,不同类型的文学旅游地,对材料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与真实生活关联的文学旅游地多选择作者生活中的器物、居住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与作品关联的文学旅游地往往会挑选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经典场景和故事情节;形式层以材料层为基础,材料影响着形式的表达,与作者相关的文学旅游地多借助于照片、书信等,形式相对单一,与之相比,与作品关联的文学旅游地表现形式相对丰富,可以选择雕像、表演、影视、音乐、曲艺等多种形式;意蕴层是文学旅游产品的深层结构,它需要借助材料和形式加以表达,一般来说,文学旅游产品的意蕴要遵循作者和作品的原意,虽然文学旅游地的意蕴主要是由开发商安排,但读者有选择和重新编码文学意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文学历来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文学与音乐共生同源;在发展过程中音乐作品中蕴含着文学的因子,文学作品中渗透着的音乐的因素;诗与音乐的结合形成诗歌,戏剧与音乐结合形成歌剧,散文与音乐形成音乐散文,小说与音乐结合形成音乐小说,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更加体现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携手并进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原始神话伴随着文字走进文学,神异传统的特征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中,使文学蒙上了一层神异的面纱。相比较而言,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更加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学形象能够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能够表达一种普通言语所无法传达的信息,然而职校学生往往认为语文学习对于未来工作的重要性不大,所以会忽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感悟。职校教师要告诉学生,通过审读、审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到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文学形象的意义,升华小说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也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9.
钟文 《江西教育》2007,(5):24-24
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说,音乐和文学都是借助于有声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种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音乐审美教育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寂寞无色,如同画家刚刚支起的画布;寂寞空阔,如同蓝蓝宇宙,无边无际;寂寞空白,没有方向,没有秩序,没有逻辑。它悄悄而来,在春意阑珊的午后,在细雨的黄昏。这时,有了音乐,这寂寞就不再寂寞。你欣赏着这些音乐,你还会孤独吗?你品味着这些音乐,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寂寞吗?那是因为你疲惫,你失望,你厌倦。你越是逃避生活,寂寞越是紧紧地揪住你的心。即使你躲进拥挤的人群,它也拼命地缠着你,像毒蛇,慢慢地啮噬着你的灵魂。还是让音乐为寂寞着色吧!使它成为绚丽的图画,化为碧空里的星星。带着音乐走入课堂,带着音乐走向田间,带着音乐走进清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