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拍片并不是一个新近发明的概念,但与它相关的问题却构成了当下中国电影学术共同体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方面,合拍片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合拍片"重新整合华语地区的电影资源,构建起全新的华语电影版图,重构全球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南戏"存在的理由 1895年,法国里昂的青年实业家路易·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并于当年的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电影.七个半月后的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这种"西洋影戏",成为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五、2012年调研数据的新变化 1.观看数量的对比 由调研数据可知,2012年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看过1-10部中国电影,看过20部以上的受访者达到了21%.2012年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比例接近45%.2011年的调研中,只有20%的观众表示看过10部以上的中国电影.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王伏虎 《传媒》2006,(1):49-53
四、电影产业 创新期 19世纪80年代,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和投影机,他因而获得了最早的专利权并拥有专卖权. 到了1900年,有3家公司可以售卖电影设备.这3家公司也向客户提供电影并以此促进电影设备的销售.  相似文献   

5.
清末吉林省电影放映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发明于19世纪末期,初为无声电影,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有声电影.我国的电影最早产生于1913年,但要说电影在我国放映的历史,似乎应当更早一些.一些外国人以各种方式来我国东北吉林省放映电影,先后有希腊、奥地利、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商人,他们或私下入境经营,或经俄驻吉外部大臣与吉林地方政府交涉协商,进行放映.现刊布的这组史料,反映了当时外国人在吉林省初放电影的一些情形,可供研究电影发展史参稽.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等诸多前人发明电影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抑或是为了给单调乏味的人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我们无从了解。而敏锐的人类学家几乎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光与影结合的技术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以及保存异文化模式方面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表现空间。 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概略回顾了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并对一些重点作品进行了分析。对人类学和纪录片这两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解释也作了一番探究。此外还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参与观察”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以及未来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余婷 《视听》2023,(3):40-43
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撼动了经典电影理论中的形式主义。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中有两个基本命题,一是电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保持一致,二是电影发明的主要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的现实神话。巴赞以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原点,以真实观为基础,以电影发展史为线索,对电影语言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发展了现实主义美学观念。巴赞的真实美学观对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电影10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家庭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家庭叙述以喜剧化手法透视了时代风貌、侧重家庭的温情抚慰与个人成长,在冲突中展现和解。中国电视电影的家庭叙述呈现的主流情感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关怀倾向一脉相承。在肯定电视电影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真诚呼吁中国电视电影实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尹鸿 《传媒》2014,(17)
正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开放的十年来,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从奄奄一息到背水一战最终扬眉吐气的辉煌十年。电影行业在中国所有的文化行业中,几乎是全产业链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电影改革对文化产业改革具有"示范性"作用。中国电影在黄金年代之后跌入低谷,通过开放改革逐渐从电影小国成长为电影大国,从电影弱国走向电影强国,证明了市场化变革对于文化生产力的巨大解放,证明了改革红利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贡献于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年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现代传播》2004,(1):98-99
在中国多如牛毛的社团学会中,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不知有多少,但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确是真心关注学术研究的学术团体;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影视艺术学术团体中,关注学术理论研究的不少,但像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这样以国家一级学术团体身份确立影响的也算仅有;而在全国高等学校各种学术团体中,只有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是国家确立的影视艺术一级学会.可见,学会在中国影视艺术研究中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走过20年学术历程的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在上个世纪的十余年间,为联络高校同仁,积极努力,对于从无到有的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事业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国影视艺术学科前进,对于研究视野的扩大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电影经过十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电视电影也存在产业身份比较模糊、产业格局不尽合理、没有培育节目市场、没有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如果这些不足能够得到改善,电视电影产业的发展将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18日凌晨,中国著名导演谢晋逝世,享年85岁。对于任何一个喜欢电影、关注电影的人来说,谢晋的离去,不仅仅是生与死的割舍,更是永久的缅怀和仰望。谢晋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电影时代的梦想和真实。已成历史的是50年的光辉里程,而历史带不去的是谢晋及其电影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启示和忠诚。谢晋,浙江上虞人,师从曹禺、洪深、黄佐临等戏剧大师。他于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回顾中国电视电影创作10年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创作层面直至其本体上重新审视了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的观念变迁,并且从以上各个层面重构了电视(数字)电影的存在,进而得出传统的电视电影观念已然远去,而电影在当前的存在无关乎介质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以近10年来最高的电影票房纪录——15亿人民币的成绩,迎来中国电影步入第100个年头,恐怕是中国电影主管部门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电影的昨天和今天,第三种电子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的发展要早于广播和电视。电影的基本原理建立于1839年。当时,法国人路易斯·达圭斯发现了摄影原理:光通过光学透镜落到胶片上,可以保留一种形象。而把这种早期的胶片照射到屏幕上,给人以深邃的感觉。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达圭斯进行了这方面的各种试验。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18日凌晨,中国著名导演谢晋逝世,享年85岁.对于任何一个喜欢电影、关注电影的人来说,谢晋的离去,不仅仅是生与死的割舍,更是永久的缅怀和仰望.谢晋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电影时代的梦想和真实.  相似文献   

17.
张睿 《视听》2023,(9):3-5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的历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电影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东盟国家票房体量不大、平台影响力不足、东盟语翻译人才稀缺等。通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影视产业基地、积极探索合拍长效机制、搭建中国—东盟影视数据平台等具体措施,可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电影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以电影为媒介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对东盟的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10年代20年代,一批话剧作品和小说作品被改编并拍摄成电影,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处于起步和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从这里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冯小刚于1997年推出内地第一部贺岁片至今已10年有余,从《甲方乙方》的1100万元到《集结号》的2.6亿元票房的收入.冯小刚不仅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也在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的今天,为中国电影如何崛起带来了希望,树立了典范.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贺岁片大师,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新的维度研究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来华拍摄电影《大地》的事件,试图指出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公众和官方机构对于好莱坞的中国想象所做的能动的反作用力。这大体指涉以下三个方面:一,电影拍摄过程中公众和官方对于好莱坞想象机制的深度参与;二,电影拍摄和上映期间公众对于好莱坞本身的想象;三,电影在中国上映之后观众和媒体对于《大地》的能动性接受和积极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