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诗经》中,最使人百谈不厌的,要数那些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男女相悦之情的爱情诗。千百年来,这些诗歌活在人们的口头上,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其艺术生命长久不衰,仅仅因为它是“男悦女之辞”、“女惑男之语”(宋·朱熹《诗集传》卷三语)吗?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文学艺术家吟唱不绝的主要题材。这题材自然是具有永久性的,然而题材的永恒並不一定能够保证诗歌生命的永恒。那么,究竟什么是这类诗歌青春永驻的决定因素呢?这就不能不从诗歌的内在美方向去寻求了。“诗言志”,《尚书·尧典》树起的这面旗帜,成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教学论专家不断追问“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试图对教学进行最“真”的认识。如果我们再来诘问“教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命题是否成立,结果将怎样呢?即“教学是科学吗?教学是艺术吗?”显然,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师生间的一种最主要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怎么能说一种认  相似文献   

3.
我们说文艺不能脱离政治,我们又说“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不科学的。这两个命题是自相矛盾的,还是相辅相成的?我以为,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即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寻求统一,这个问题不难得到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性是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这些年来,人们都不敢谈论它。谁要提倡人民性,“四人帮”就给谁扣上“取消文艺的阶级性”、“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鼓吹全民文艺”等大帽子。提倡人民性,真的就如此大逆不道吗?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否定过人民性。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中,谈到宣传比利时革命的自由出版物时指出: 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  相似文献   

5.
“艺术精神的掌握”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中的一种独特方式,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它也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形式的重要标示。其内涵既体现在认识论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实践论方面,它不仅包含着艺术认识的方法,而且包含着艺术实践的方法。艺术精神的掌握不仅指向对世界的认识、理解,还指向艺术作品的构思与表达,也即创作。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是人类有史以来全面丰富的文艺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及文艺自身的本质规律的角度提出“艺术精神的掌握”这一科学命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不能造假,文学包括历史文艺所讲求的真善美以“真”为首,这本来是常识。可是现在,有些文艺对历史的“戏说”,到了十分混乱地步了,令人迷惘惊愕。就是在这“戏说”历史成风的烟雾中,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老作家魏文华新著《太平天国演义》,书中再现了在当时特定的典型环境中,天国英雄的一幕一幕真人真事的斗智斗勇悲欢离合故事,使读者从中有一种新鲜之感。抛开这部文字流畅、故事情节生动的作品艺术成就不谈,只就我欣喜地看到历史文艺也能“真说”,就我们所关心的历史文艺导向问题,谈点个人感受。历史文艺虽然与历史科学有所不同,但主流…  相似文献   

7.
在上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有同学问:“课文中说:‘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者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点隐约。其辞的文章。’《文艺新闻》也是上海的报章,它载了‘这件事’,为什么前面说上海的报章‘都’不敢、不愿,不屑载这件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个同学的提问颇有点咄咄逼人。笔者曾多次上过这篇课文,但没有人就这个特选句提出过问题,教者也就囫囵过去,现在是回避不了了。这个句子从逻辑上分析起来是矛盾的。但语言不等于逻辑,丰富多采的汉语中有不少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应从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宏观中理解《讲话》的伟大意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原则是经得起人类文明发展实践的检验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决不能仅仅理解为拿一部作品去“喂”人民,服务应该是高品位的,是真善美的;生活是本原,从人民出发和从生活出发,不可分割;文艺是按照其自身特殊的艺术规律来为人民服务的,任何来自“右”或“左”的干扰都会贬低艺术的价值,从而使文艺无法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做为文艺的第一个问题提出来的。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着人民大众的”。“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  相似文献   

10.
L什么是命题 命题通常指判断一件事情的完整的语句.如,“鲸是哺乳类动物”,“乙八口召是锐角”等.要明确两点:第一,命题是句子,像“平行线”、“顶点”、“相等”等都是词语,不是句子,故不是命题;第二/.命题必须作出判断,凡不表达判断的句子都不是命题,像“臭氧层出现空洞了吗?”“画乙八口B的平分线”等句子都没有表达判断,故都不能称做命题.判断有真有假,但判断的真假与是不是命题无关.如“等角的余角不相等”显然是错误判断的句子,但它仍是一个命题. 2.公理与定理 公理—在一个理论中已反复为实践所证实而被公认为不需证明的命题.公理可…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根本原则?那就是,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源于此)中,毛泽东同志就反复论证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一根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认真坚持它,发展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艺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一个与人民的关系问题。由于历史条件和  相似文献   

12.
施启良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了《宇宙统一于信息吗?——与王存臻、严春友同志商榷》一文,对“宇宙统一于信息”这一命题提出种种诘难。其实,施先生误解了这一命题。所谓“宇宙统一于信息”,不过是说宇宙统一于物质的属性,这一命题是对恩格斯关于物质同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宇宙“统一于信息”与“统一于物质”这两个命题之间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一致的,前一命题以后一命题为前提。同时它又是对后一命题的具体化,它揭示了物质统一性的具体方式。互联网和克隆技术的发展,为全息统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全息论正是把中国某种古典思想嫁接到现代科学发展之树上而出现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强调文艺要符合人民的需要,这是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一贯强调的根本观点。艺术本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人们的精神乐园。“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社会主义文艺只有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才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命题不是最佳概括。文艺不是泛泛地以社会生活为“唯一源泉”,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作家主观世界为“两个源泉”,也不是以创作主体为“直接源泉”和以社会生活为“最后源泉”,而应是以创作主体艺术生产实践为源泉。社会生活并不能离开创作主体自在地无条件地成为文艺源泉,只有当创作主体在艺术生产实践中同其建立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化关系时,相对于主体来说,它才构成文艺源泉的对象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既适用于文艺工作,同样也适用于其它任何工作。为什么人服务,对人民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来说,同样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一个原则问题。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从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至今已整整50年了,并且我国已经搞了40年的社会主义,难道教育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还没有基本解决吗?诚然,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得到解决,可是实际上,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只是教育对象,而对于“学生是服务对象”却不习惯于接受了。“有其弟子服其劳”这一封建社会师生关系的旧观念或多或少地还残留在某些人的头脑里,他们认为学生为教师效劳是天经地义的事,说“教师为学生服务”则不可思议。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早已明确指出,文艺要为当时的革命战争服务,为广大工农兵及其他劳动群众服务。至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如此,教育工作同样也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这如同作家要为读者服务、演员要为观众服务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读者看了一篇或一部文学作品后,受到了文学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其宣传教育,这也就等于接受了作家出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长期分管文艺工作,他对文艺工作作过许多讲话、指示,至今重温,仍觉无比亲切,无比中肯,获益非浅。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在这条战线上,如何加强党的领导,使之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消灭敌人”、“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的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正在探索实践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可能出现两种局面:抑或管得太死,官僚主义、长官意志等压制了文艺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伦家沃罗夫斯基首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上世纪 5 0年代 ,布罗夫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他说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 ,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1] 。”上世纪 80年代 ,中国的几位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那么 ,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吗 ?一、文艺不是意识形态若弄明白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首先就要弄明白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位作家在国外参观一所小学,当时正值冬天,天空中飘舞着雪花。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穿着冬衣,戴着帽子。令人奇怪的是,在操场旁边一个撒尿的小孩子雕塑也戴上了毛线帽,并披着一件夹克,看起来非常滑稽。问及校长:“为什么连雕塑都穿衣服,难道它也怕冷吗?”校长郑重其事地回答:“对!在儿童的眼中,雕塑也是怕冷的。为了给孩子爱的教育,并使他们从幼年就培养出同情心和爱心,所以我们为雕像穿上寒衣。您想,儿童连一个石像都不忍心让它受冻,如果看到真人,还会不伸出援助之手吗?”听到这则故事,我们为这所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细致入微所感动,更为德育教育中闪烁出的人性光芒而激动。  相似文献   

19.
艺术属于人民,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根本。苏区文艺是人民大众的文艺,是为革命斗争服务、为工农民众服务的文艺,大众化、通俗化是其重要特征,但它通俗而不庸俗、粗鄙,这与当今某些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所谓通俗文艺大异其趣,其根本区别就在于苏区文艺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灵魂的,追求崇高和美好,通俗而不媚俗,是雅俗相成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常领学生乘车来到处于热闹地段的人民公园。如今的人民公园真是美极了。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这群孩子简直像那出笼的小鸟,在绿色的草坪上追逐,嬉闹。“咦?那是什么呀?”“不知道,没见过!”“大概是粘纸吧!”“唉呀!那不是美金吗?”班上的小机灵吴强嚷道:“这东西我见过,我叔叔经常用它和别人兑换,它可值钱了!”就在同学们围着这张花花绿绿的纸头议论纷纷时,眼尖的小燕最先拾起了那张美金,抓在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