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有的教师简单化地理解,重“放”轻“导”,一味地,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等。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有的一味“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忽略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使教学偏离主题,违背了原文的主旨,造成文本价值观的失落。有的重视了读书,但阅读目标不明,要求不清,“信天游”式的课堂不乏其例;有的课堂齐读过多…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器的使用现状如何呢?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我还没有发现身边哪一个小学在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后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而禁止学生在学校里使用计算器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绝大部分老师在上完“计算器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就让学生把各自的计算器收起来.打入“冷宫”,为防止学生在课后使用.甚至要求在计算时写出竖式。使用计算器只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段让学生想留也留不住的幸福。对计算器来讲,一句话,想说爱你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却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缺乏艺术引领,常用“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教学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4.
现象一 :你喜欢读哪一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话音刚落 ,教室内人声鼎沸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场面煞是热闹 ,教师颇为满意。这已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反思 :你喜欢读哪一段?”此举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 ,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从文本到人本的提升 ,是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 ,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学习观和对学生个体生命的高度关注。然而 ,并列结构的文章也好 ,按序记叙的文章也罢 ,文体有别 ,结构有异 ,如果都冠以这句流行语 ,我认为是不妥的。对《荷花》、《十里长街送总理》…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等的学习活动是没有价值的。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要加强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及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下学习呢?在实践中,我的思考和做法如下。一、抓住阅读理解的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认为阅读教学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抓住少量精彩的句…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最新学习理念。这一理念改变了原来的“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习得”转到了“人的发展”。这既是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请君入瓮。现在,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小的进步。然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者必须放下手脚。这就要求教者明白“自主”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当老师和学生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共同进入课堂,在教师和学生间.教师和教材间学生与书本间的交互碰撞和交流中.该会进发出多少情感与思想的火花啊!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是学生知识、思想与情感的真实交流,让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个性。把“原汁原味”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景再现语文课堂.是新的语文课程实践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了一节公开课.这位老师课前进行过精心设计,上课时“妙设”情景。课件上一幅幅图片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此时的教师俨然是一名导游.伴随着甜美流利的讲解,把学生和听课者瞬间从遥远的古代带回到了发达的现代,随着鼠标的点击.画面上出现了四个物品,教师让学生交流喜欢哪一个?而交流的同学都表示喜欢前两个物品.教师耐心地启发着学生,用期待的目光巡视着全体学生.终于有位学生读懂了老师的眼神,站起来回答喜欢另外两个……教师非常满意地点击出“正确”答案,并有条不紊地在黑板上张贴着事先准备好的纸条。  相似文献   

9.
对“考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考分,通常的认识是:“谁教的学生考分高,谁的教学水平就高。”“哪所学校的考分高,哪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就高。”“考分就是钱,一分能值好多钱。”“考分是依据、是标准,考分最可靠、最公正,录用、选拔、奖励,检验等,都要凭考分。”然而,这些看法,是否有似是而非之嫌,是否存在以偏概全之病,推理上是否有漏洞等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想。一、决定考分的因素知多少人们往往把学生考分的高低,完全归结于教师这个因素。考分高,认为教师教得好,教学有功(比如高考、中考学生考得好,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校方则按学生的考分和获…  相似文献   

10.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文,她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出现了“愿读哪段就读哪段”的要求。小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朗读各自“愿读”的段落。之后,当一些学生对“小熊为什么乐坏了?”等问题回答不出来时,教师又让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到一起来。”于是乎,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小朋友交换位置,你争我抢,煞是热闹。笔者对这种现象颇有一些想法:“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表面上似乎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关注,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这一精神,但是,“喜欢哪段就学哪段”这种提法真的利于学生学习吗?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挑选的文质兼美的范文,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整体,我们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标中也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想完成这些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而要想实现自主阅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阅读兴趣,就不可能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多样。在此。我想仅从“阅读期待”这个角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趣”烘托平等对话。兴趣是沟通师生之间的催化剂和中介物,平等对话的出现要靠兴趣来烘托。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听、猜、唱、演,创设了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很喜欢小动物,很喜欢学小动物叫。教师让学生听后进行模仿,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在学习了书上内容后,教师又进行扩展,让学生说“你想听谁唱歌?”学生就有了选择的自由,与教师的对话就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我们总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一些这样的话:“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喜欢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学习”,“喜欢做哪题就做哪题”……于是乎,“喜欢……就……”俨然是新课改中的“流行语”乃至“标志语”。  相似文献   

16.
实施有效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质疑、调查、实验、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自主探索”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时尚”,教师实行让学生自主探究,但交流时,教师却完全按预设好的教案进行教学,生怕节外生枝。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课堂教学的探索。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新课改,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进行深入地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形似”而“神离”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合作交流: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课例】这是一节赛教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  相似文献   

18.
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麻雀嘴巴”和“鸦雀无声”的现象,如何认识这两种现象?哪一种更适合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呢?让我们首先从两个课堂教学案例谈起。  相似文献   

19.
杨伟华 《广西教育》2011,(10):35-35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纵观目前的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自主探究存在“放任自流”“华而不实”的现象。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更有效,教师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把数学教学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模式,转变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上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