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曾带他们参观过动物园。幼儿已知道了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有部分幼儿还知道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另外,全班幼儿都能听懂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但个别幼儿胆子较  相似文献   

2.
大班有认识动物、进行动物分类的教育活动。根据环境为教育服务的原则,在布置活动室时,教师努力创造条件,有的布置了动物园的壁画和各种动物的挂图,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在“泥工角”,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色橡皮泥,使幼儿在游戏时,可以对照图中的动物的形象捏出来,并且学习用语言描述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对动物的知识增多了,求知欲更强了,这时,教师及时开展了动物分类的教育活动。在墙壁上又布置了立体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一举多得     
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我任教的是一个小小班,孩子们对可爱的小动物很感兴趣。他们刚入园时,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于是我找来各种动物彩色卡片,让他们每人选一张贴在墙上,各人的座位就固定放在自己选的小动物图片下面。顿时,教室四壁充满生机。平时我经常提问幼儿,你喜欢的动物叫什么?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处于“泛灵论”阶段,不仅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关注小动物、和小动物对话。《早上好,动物们!》就是一本以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切入的绘本,通过小女孩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经历,呈现了小女孩与小动物的对话和思考。内容简单平叙,画面干净清爽,采用幼儿的语言和动物们打招呼,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依托,运用趣味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动物,把握各种动物的关键特征,大胆想象、表达小女孩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同时也鼓励幼儿学说礼貌用语并延伸到生活中,养成说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几何图形的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记忆,我采用了“帮动物找器官”的教学游戏。课前,我画了许多小动物(由几何图形组成),这些小动物有的没嘴、没眼睛,有的没腿,没胳膊。又准备了相应的几何图形,游戏前简单让幼儿认识了一下,然后就让幼儿帮助这些小动物找器官,并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听到“动物园”一词,你是不是已经想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我家就有一个小小“动物园”,里面住着形态迥异的“动物们”,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这个“动物园”吧!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幼儿非常喜欢各种可爱的生肖动物,他们兴致勃勃地给十二生肖找朋友,还从家中收集来了各种小动物的资料及图片。有的幼儿提议玩小动物开火车的游戏,看看谁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同时,口语能力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口语训练仅靠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强幼儿说的需要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如在《小动物接力赛》活动中,幼儿要戴上小马、青蛙、小乌龟的头饰模仿动物的行进动作,我请模仿动物的幼儿讲一讲是怎样做的。有的说:“我像小马一样飞快地跑。”有的说:“我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的。”还有的说:“我像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  相似文献   

9.
微缩时代     
父女俩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发现动物园里全都是巨大的猛兽。然而,在父亲的记忆中,这些“又大又凶的动物”曾经都是人类的宠物。为什么仓鼠、猫等小动物会变成他们眼中的“猛兽”呢?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 人力资源管理有这样一则管理案例.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很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动物们并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去。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是特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的小屋打扫的干干净净。可是,那些小动物们却是一点也不领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他们渐渐萎靡不振,厌食消瘦.有的甚至死了。仔细观察才发现,那些小动物都有自己生活习性,有的就喜欢闻浑浊的臊气,有的看到自己的粪便才会有安全感……等等。  相似文献   

12.
布置课室环境,教师们往往较重视大墙壁的主题画制作,而对每个活动区墙壁布置则容易忽视。有的老师只是写上“××区”几个宇标明一下,有的老师则用小花、小草、小动物随意点缀。笔者认为各活动区的墙壁布置其实也很重要,应体现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具有可操作性及多功能的效果。下面就上述问题谈谈我的心得。 活动区的墙壁布置首先要做到美化,儿童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次最好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发挥教育功能。如小班数学区,我画了两只趣稚可爱的大老鼠,老鼠头上戴着花,这些花是另外制作的,经过塑后,利用字母扣  相似文献   

13.
饲养区角几乎在每个幼儿园都占有一席之地,有的起观赏作用,有的只是一个摆设,显然,这样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功能。我园努力将饲养区角打造成一个体验幸福的载体,让幼儿通过照料小动物、观察小动物,体验劳动的快乐。一、就地取材找样本,自然生态设环境我园处于农村,小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我们通过向幼儿和家长发放找动物记录单,一共找到五大  相似文献   

14.
情况分析时值深秋,常常有孩子会问“青蛙到哪里去了?”“燕子怎么不见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见,幼儿对动物过冬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结合时令,设计了“动物过冬”常识活动。内容与要求1.丰富幼儿动物过冬的知识。2.培养幼儿关心小动物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有关动物过冬的录像带一盘(或相关的图片),一  相似文献   

15.
【镜头回放】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有趣的小动物,它们都是用不同的蔬菜做成的。小朋友们会用蔬菜做小动物吗?想做什么动物呢?幼1:我想做条毛毛虫。幼2:我想做只大狮子。幼3:我想做只小企鹅……师:那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面的蔬菜拿出来.看看它是什么蔬菜.可以做什么动物。幼儿取出教师为他们准备的蔬菜,有的比较开心,有的紧锁双眉,有的嘟嘟哝哝……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2010,(4):25-25
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特别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呢,那些小动物一点也不领他的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动物们开动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采用个别询问法调查了某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每班随机抽取40名幼儿,男女各半),问他们:“你最害怕什么?”“你为什么怕×××?”最后将材料统计整理,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幼儿最害怕的是伤人的动物,占75%。小、中、大班之间,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这些动物主要是老虎、狼、蛇、狮子。问其原因,口径一致:“会吃我。”“会咬我。”问他们在哪儿见过这些动物的,有的说在图片上见过,有的说在公园看过,有的说在电  相似文献   

18.
星期五上午,幼儿园里发给每个班40张“金牛动物园”的门票,孩子们异常地兴奋。这时我突发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我班孩子是否具有互相谦让的品质。于是我用很遗憾的口气说:“今天我们班来了38名小朋友,可只有26张门票,那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到别的班再要几张。”有的说:“我们到动物园让叔叔阿姨再给几张。”……我一一摇头否定。我问道:“咱们班有哪些小朋友去过动物园?”这时一些幼儿举起了手,我用商量的语气说:“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这次就不去了,把票让给没去过的小朋友,好不好?”话音刚落,就看见他们…  相似文献   

19.
教幼儿观察动物时,老师一般有几怕:一怕麻烦,二怕孩子乱,三怕动物“不听话”。因此,常常用标本、图片或幻灯代替活物。结果孩子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甚至会产生错觉。为了使幼儿获得真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我们曾经带幼儿去饲养场观察猪牛羊,去动物园观察飞禽走兽,去孵坊看小鸡,还设法把小鸡、小鸭和小兔请到幼儿园作客,让孩子们尽情地观察,并组织他们饲养这些小动物。实践证明,观察活物要比观察死的东西真实、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正>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一个绚丽多彩的清晨,带着清新、和着童音来到我们身边。小班幼儿也由每天清晨的签到开启了愉快的一天,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班签到环节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如期而至的声音每天早晨幼儿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活动室走来,一声清脆的“老师早”完成了他们第一个郑重的入园仪式。最近,他们迷上了“动物找影子”的小游戏,基于幼儿的兴趣,清晨的入园签到环节就从小动物找影子开始了。问好过后,幼儿就迫不及待地直奔签到柜,柜子上都是大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形象代言人——各种小动物。接下来,幼儿要为自己的小动物找到影子,才算完成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