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的春风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浓浓的新意,音乐教育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新景象。但是,并不是课堂里跳了、唱了、热闹了就是成功了。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更应该是一个善于动脑的老师正确把握了音乐课中的"度",正确处理好了音乐课堂中的各种关系,才能真正引领孩子们体验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2.
胡萍 《考试周刊》2011,(12):240-240
作为一名文化馆音乐教师,多年来我经常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亲身经历了"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转变。在"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了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气管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曾轶 《成才之路》2011,(20):54-55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陈晓兰 《儿童音乐》2011,(12):72-73
正音乐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要学生在课外进行音乐预习,有些不切实际,而且收效甚微,那么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平时的音乐课上,老师们比较重视歌曲的复习,教唱一首新歌前,或在一单元学唱完毕,老师们都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而对于预习歌曲,就被大多数老师束之高阁。事实上,教师并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分析乐曲,教唱乐句。课堂预习,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  相似文献   

5.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大家都知道,语文和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精读"和"泛读"课文,那么我们的音乐课是否也可以有“精唱”与“泛唱”歌曲呢?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观摩了支玉恒老师的现场教学。支老师领着六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初中二年级的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歌声》。课文描绘的是作者在听了中西音乐歌舞大会"中西丝竹和唱"之后的感受,文字华丽、润泽、感性,笔调清雅可人。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既没有感到艰涩难懂,也没有感到刻骨铭心,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平淡的温情。笔者则从中领略到语文教学的一种淳美境界,品咂不够,诉诸笔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文化的基础课。现下,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首歌曲只求唱完却没有仔细琢磨怎么去教好、唱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唱歌课的教学,注重常规教学要求,将"唱完"转化为"唱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上的大量运用,原本上课时需要现场表现的如:范唱、范奏、即兴表演等,现在都由多媒体替代了。最常见的是歌曲教学,老师们可能觉得媒体的整体效果比较好或许是某种利益思想驱动,普遍用多媒体代替范唱。在多媒体刚刚进入课堂时,也许因为是新生事物,给原来的课堂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运用日益频繁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不是兴趣高涨了,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画面上——教学目的达成出现了障碍。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歌曲学唱是音乐课堂上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但在音乐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面弹奏伴唱,学生在下面没有声音的尴尬场面.这就要求老师发挥能说会道,能唱会跳的特长,饱含热情地用情商和智商"引诱"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共享音乐盛宴,让音符在课堂上快乐地飞扬.  相似文献   

10.
一 这是于永正老师的亲身经历。那时候,于老师初为人师,面对的也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猴王。一个月下来,这位日后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也要靠丢粉笔头、罚站来维持教学秩序。 转机来自一堂音乐课。那时,全国正在宣传雷锋事迹,大家都在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由于音乐老师不会弹琴,光靠嗓子教了两节课还是没把孩子教会。  相似文献   

11.
内心听觉是学好音乐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视唱练耳课上不能仅仅让学生重复地练习视唱曲或不停地做听音练习,应把"唱"、"听"、"想"结合起来,用模唱、默唱、弹唱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而且要将其作为起点和重点。建立了良好的内心听觉,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专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从专业学校毕业的音乐老师,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农村小学音乐专职老师。结合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我谈谈自己的两点想法。一、重"感染",动情唱在农村实际的音乐课堂上,很多老师就只会重复的老师教唱、学生跟唱,机械而苍白,没有一点激情,淡而无味。而在我外出的一次听课学习中。上课的年青老师可以说基本功非常棒,钢琴弹得棒,音质也棒。在那堂课上,老师课堂伊始,就用一段优美动听的钢琴旋律把学生带到了  相似文献   

13.
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巧用流行音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丰富音乐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最终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14.
谢宝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280-281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音乐,现如今唱一唱、听一听的单调的音乐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对音乐学习的需要。学会演奏乐器也是学生迫切的愿望,器乐教学也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那么,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好课堂乐器进行器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音乐普及教育和音乐素质培养最多的乐器是电子琴,它的经济性为其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学生们常常谈论,关于哪个老师比较好的话题,大多数是因为,课堂学习轻松与否、课堂高效与低效的问题。优秀的教师总使得课堂学习并不乏味。波澜起伏的课堂,使得同学们入情入境,当然有着较高的学习效率,也使老师倍受同学们欢迎。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使课堂风趣幽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摆脱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老师的善教是学生喜欢老师的基础,也是学生乐学的基础,更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基础。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么怎么使学生们体会到这"黄金屋、颜如玉"?如何使学生们的课堂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6.
初中音乐教育的教学领域分为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音乐课堂上不再是以往沉闷的教唱教学,更强调的是感受鉴赏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于是音乐老师们都纷纷把秤杆往后者倾斜,却忽略了传统教学中的歌曲学唱,在公开课观摩当中很少能看到把一节学唱课作为主要内容的,而是把亮点都  相似文献   

17.
宋晔婷 《广西教育》2012,(37):86-86
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唱"独角戏"的现象,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听学生的,没有互动、没有共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在音乐欣赏课中,怎样才能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呢?在此,笔者谈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一、设疑激趣,引发思考问题是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源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心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需要老师的机智和幽默,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更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提高学生的音...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实践者,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学创新实践,对打造高效课堂、拓展音乐学习的第二渠道、提高学生声乐素质,作用明显,意义重大。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实践的作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音乐教学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唱。学生也习惯于机械吸收,随声附和。新课程条  相似文献   

20.
陈红红 《生活教育》2014,(24):64-65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角色表演作为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运用于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唱,唱得有趣;分角色演,演得投入;分角色听,听得认真;分角色奏,奏得生动。角色表演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音乐课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