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宪法作为一国根本大法,它的修改必然会引起国家巨大的震动。而纵观我国历部宪法的修改,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宪法修改的内容而对如何修宪,宪法修改原则却重视的程度不够。本文试图从宪法理论及精神出发,具体界定宪法中应予修改部分以及不易或不能修改之内容。从而使我国宪法修改更加具有原则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宪法的适应性是指宪法上人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上层建筑的变化必然引起宪法的变动,同时,受制才自身认识能力等主以因素的限制,也要求宪法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宪法个性和宪法变迁是宪生的两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保持宪法稳定,并不意味着宪法一成不变,宪法稳定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动态的稳定。对再次修宪从扩大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将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具体化,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四个方面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宪法的发展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一种释宪主义的发展观,主张采用微观的、渐进的宪法解释模式来弥补宪法条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鸿沟,以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但是,从对宪法的实质意义上的分类以及对中国宪法的现实定位来看,现行宪法还不具有进行宪法解释的充足条件,因而单纯的宪法解释的发展进路对于中国的宪政建设来说可能意义甚微。  相似文献   

5.
修宪时机已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至此,现行宪法从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已先后经历了四次修改,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每一次修宪,意义都十分重大,成为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与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宪法修改是调整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冲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基本目的是提高和保持宪法规范的现实适应性,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修宪的基本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整个修宪活动的根本规则,是指导修宪活动各阶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着修宪的本质和根本价值,是整个修宪活动的出发点.从我国宪法第四次修正案来看,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维护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基本原则;而完善宪政建设才是实现修宪基本原则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备受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衰荣辱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贯彻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要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制宪与修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百多年前,美国制宪者在其宪法中注入了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原则、保护少数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保持稳定与秩序原则。二百多年来,这些基本原则没有改变。美国人对其宪法的评价不一,对其适用性提出质疑。美国宪法在矛盾和冲突的两难境地中发展,在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中得以修改和填充。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制定1954年宪法之时,力求从我国的客阻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立宪指导思想,坚持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总结与借鉴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立法原则。这些原则及此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四次修正案,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这进一步提升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扩大了私有财产的范围,并为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宪法保障人权、限制政府权力这一功能,由此产生宪法的价值取向、正当性问题和实现宪法的辅助性工具手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教育的适应性原则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对成人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调节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教育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发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被许多教育家继承和发扬,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原则今天依然是教育方法论的重要依据.然而,这种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文化属性从而忽视了教育与文化的深层关联.第斯多惠提出的“文化适应性原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理论宝库.但第氏却给这一辉煌的命题以不必要的限定,妨碍了他所应该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自从海明威于 1 932年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以后 ,文学界就把他的这一创作准则称为“冰山原则”。本文简析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 3个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自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至今已有21个年头。其间1988年、1993年和1999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先后三次对宪法部分内容作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宪法修改与宪法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重要的,但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修改宪法规范来解决矛盾,适时,科学的修宪是维护宪法权威所必需的,在修宪时,应当调整修宪的指导思想,增强宪法的适应性,完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宪治国,但我国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却是宪法不直接适用于司法审判,形成宪法“非讼化”局面。形成宪法“非讼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民众的宪法观念淡薄、对宪法本质特征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司法解释和误读等。  相似文献   

19.
张君劢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君劢是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宪草修改12条原则的主要提出者和《中华民国宪法》的起草人。与“五五宪草”比较,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和色彩。这种民主性质和色彩是中共、民盟以及全国人民和国民党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的适应性原则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对成人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调节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