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又有人提出:“授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应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获疑先学——有惑再释——自查巩同——质疑创新”的“自学创新”教学方法,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一组织学习一学申一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  相似文献   

2.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能力,这才是根本.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在此,将笔者的体会与所得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语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的中学教学也十分强调学生自学的重要性.洋思中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学校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市前几年在教学上实行的“自学、引导、反馈”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陆小燕 《考试周刊》2010,(8):221-22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当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能力,这才是根本。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洋思中学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学校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市前几年实行的“自学、引导、反馈”教学法及2010年我们正大力推行“15+20+10”教学法,这些在近来新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注重课前学生的自学。那么.在起始学习的自学环节中,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高效自学呢?  相似文献   

5.
“逐句讲解”不如“授之以渔”。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古汉语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因此,教师采用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在下面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学生学不得法,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参考书自己去“看”,养成先读书、再思考、后读译注的习惯。其实,课文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是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初步了解的。读不懂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思考理…  相似文献   

6.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说法道出了教学工作的真谛,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自学,正如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A3):181-182
<正>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再恰当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性极差,依赖性极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那么,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学会自学,“授之以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讲的就是掌握了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不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认为教给学生方法与教给学生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学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规律我们学母语的时候,是直接学字母的发音,也就是音素。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却是先教字母的名称音,再教音标,音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割裂了三者之  相似文献   

1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独立探索知识,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主性发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送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人捕鱼的技术,有了捕鱼的技术可以自己捕鱼吃。教学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了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浩  相似文献   

15.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习题课教学中,教师生动精辟的讲述,无疑能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但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难以形成.这种“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握好学生参与的时机,尊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把学生的主体参与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识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可进一步说:授之以渔,不如与之同“渔”.  相似文献   

17.
史淑红 《考试周刊》2011,(29):80-81
孔子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问题对于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以问题为核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曾预言:未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其中就表明了个体应该重视知识学习的方法获取,而非轻松地接受"拿来主义"。那么,这个学习方法的获取也就是"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徐根荣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课堂不是缺少教师的‘教’,而是缺少学生的‘学’。"谁能改变教学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有效教学的主动权。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就是在实现"授之以渔"。一、"被学"与"让学"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主导的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现有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方法便是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当学生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之后,对教师的依赖性就会慢慢减弱,直至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也能自己独自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当中。在此,我和大家交流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