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穆里埃是女性哥特式小说家的代表,她在成名作《蝴蝶梦》中运用了时空跳跃的写作技巧,描绘了第二任德温特夫人"我"在曼陀丽山庄的所见、所闻、所感。神秘的人物,怪异的景色,离奇的情节,哥特式的气氛与作者的写作手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它的方法和特点。可以由“烘云托月”一词来说明,即画家努力把环绕着月亮的云朵点染得轻重均停、若有若无。从而更能衬托出月亮的皎洁晶莹。借用到写作中来,指作者从侧面着意描写。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得到强调和渲染。英国小说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就是一部从人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蝴蝶梦》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各地的读者。赫名于文学界。达芙妮.杜.穆里埃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写活了一个从未露面的已故女主角——吕蓓卡。本文从《蝴蝶梦》作品出发,勾连《蝴蝶梦》和它的续作《吕蓓卡的故事》,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对两部小说进行分析,主要从叙事视角、叙述声音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两部延续性小说中与女性主义相关的话题。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蝴蝶梦》中的《吕蓓卡的故事》的叙事方式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英国现代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中的一些意象特征,认为在这部小说中.杜穆里埃通过大量的哥特式意象制造了曼陀丽庄园的阴森、恐怖、神秘的气氛,描述了主人公焦虑、恐惧、压抑和绝望的心理。指出《蝴蝶梦》中出现的这些哥特式意象,更好地体现了小说巨大而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三重因素下的自我迷失——评《蝴蝶梦》中的主人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于1938年的《蝴蝶梦》是达芙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之作,讲述了21岁的"我"在曼陀丽庄园遭遇的一连串离奇、恐怖的事件。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作为范.霍珀夫人的伴侣,迈克西姆.德文特的夫人,女管家丹弗斯太太的主人,身份的迅速变化引发了一连串的心理和外部反应,而自我也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陷入身份的迷失。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文学史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有两部具有截然不同风格的小说作品,一直耀眼夺目.一部是浪漫主义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蝴蝶梦>;另一部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作品<名利场>.这两部风格炯异的作品,立足于19世纪的英国上层社会现实,从不同的角度着力刻画了有着惊人相似命运的两个女性;<蝴蝶梦>中的女主人公吕蓓卡;<名利场>的女主人公蓓基.本文作者力求解释出,英国19世纪社会现实外在的繁华背面有血泪的控诉;女性本身的悲剧命运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十九世纪中期,勃朗特一家出了三位女作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成就当属最大,是一部闻名世界的优秀小说。 大约一个世纪后,英国另一位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莫里叶创作的小说《蝴蝶梦》因其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轰动文坛,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典名著。  相似文献   

8.
哥特式小说文学手法与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在实际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蝴蝶梦》中,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利用哥特派小说的创作手法将阴森压抑的绝望和恐怖融入作品,同时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缠绵温柔,从而成功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蝴蝶梦》中哥特式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展现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艺术继承和艺术创新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代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征西大将军》(The King’s General)是一部战争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杜穆里埃巧妙地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独立、坚强、勇敢和聪慧的女性——昂纳·哈利斯。该文分析和探讨了昂纳的个性和人格魅力,阐释了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竹 《海外英语》2014,(13):168-169
《蝴蝶梦》是上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女性和自然是《蝴蝶梦》的重要主题。该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蝴蝶梦》中的吕蓓卡形象进行了解读,揭示出《蝴蝶梦》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层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1.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元杂剧公案戏代表作之一,可简称《蝴蝶梦》.《蝴蝶梦》结合文本叙述与舞台叙述的特殊要求,以“悲剧性”叙述手法进行创作,剧情发展弥漫着浓郁悲剧气氛,但关汉卿却在结尾处笔锋一转,以喜剧形式落幕,让《蝴蝶梦》戴上“喜剧”的光环,产生明显反讽效果.“以悲剧叙述,以喜剧结局”根源在于:元杂剧创作形式的特殊要求;儒家伦理观念惩恶扬善的历史要求;以不现实喜剧结尾消解“悲剧”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蝴蝶梦》反映了叙述者在心理上、情感上逐渐成熟的成长过程,成长是其重要主题。小说作者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自叙手法,人物设置上为叙述者的成长提供了三个反面引路人,同时在情节安排上也体现出具有象征性的成长仪式,使得《蝴蝶梦》的成长主题得到了有力的凸显。  相似文献   

13.
从叙述视角、意识流技巧、象征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独特的刻画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吕蓓卡》是英国现代女作家达芬妮&#183;杜穆里埃的作品。小说以它出色的哥特式的艺术风格成为英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哥特式艺术风格可以从哥特式的环境气氛、哥特式的人物塑造、哥特式的梦幻描写三个方面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5.
《雪国》是川端康成新感觉主义走向成熟的作品。新感觉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主观的表现、艺术的象征、文体的革新都在其中有所体现。《雪国》还是一部表现女性美的作品。川端康成在其中利用直觉、象征、意识流手法营造了一个属于女性之美的感觉世界。他是偏爱女性的。他笔下《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两位生活在底层边缘的女性有着传统的纯朴之美。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女性小说总是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去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凸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在她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长恨歌》等的诗意叙事中见出批判的力度和个性化色彩,语言也注重语用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韦瑟罗尔奶奶和艾米丽的人物形象对比及两位女性人物的塑造手法的分析比较,以使读者对两部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意识流、象征手法、叙事视角和控制对话描写的手段下,两位女性人物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被凸显出来,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8.
王静 《文教资料》2010,(2):78-81
本文旨在用中国古典美学的黑白理论,剖析电影《蝴蝶梦》中黑白影像手法的艺术魅力,提出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与黑白影像手法的艺术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分析其艺术魅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导演诡异的艺术目的。  相似文献   

19.
麦尔维尔是美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白鲸》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象征手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通过对《白鲸》中象征手法的分析,尤其是剖析各个要素在作品中不同的象征意义,不但能够进一步了解作者对象征手法的娴熟的运用,并且能够体会到象征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以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性这一普遍理念.此书的名物、景物和情节蕴含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揭示该书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