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动过程 1.制定购物策略 1.1情景问题(多媒体展示一组生动的画面) 小明和小红到文具店为班级购买笔记本,他们看到一则好消息:  相似文献   

2.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根据给出的情境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似数》是四年级(上册)《认数》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万、整亿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亿级和万级的数,以及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或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这样的安排符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实际大小的直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5.
一、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师:(课件出示下图)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生1:下面那把尺子比上面那把多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生2:上面那把只有厘米刻度,下面那把有厘米刻度也有毫米刻度。师:真厉害!知道那一小格一小格是毫米。师:如果有一个螺丝,我们要量出它的长度,你认为用哪把尺子量合适?为什么?生:用第二把尺子量合适。因为第二把尺子有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师:你的意思是用第二把尺子才能把螺丝量准确,是吗?生:嗯。师:为什么不选第一把尺子呢?生1:因为第一把尺子只有厘米,不能把螺丝量准确。生2:因为第二把尺子有毫…  相似文献   

6.
一、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师:(课件出示下图)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0厘米12345670厘米1234567生1:下面那把尺子比上面那把多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生2:上面那把只有厘米刻度,下面那把有厘米刻度也有毫米刻度。师:真厉害!知道那一小格一小格是毫米。师:如果有一个螺丝,我们要量出它的长度,你认为用哪把尺子量合适?为什么?生:用第二把尺子量合适。因为第二把尺子有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师:你的意思是用第二把尺子才能把螺丝量准确,是吗?生:嗯。师:为什么不选第一把尺子呢?生1:因为第一把尺子只有厘米,不能把螺丝量准确…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神奇的手》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中的“我有两件宝”这一活动主题其中的一个部分。这一内容的设计,意在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双手的作用,体会双手的神奇,体验勤动手的快乐。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欢看魔术,感觉魔术大师的手特别神奇,对吗?其实我们都有一双神奇的手,不信你看。(教师表演鸡蛋变纱巾的魔术。)[简评:魔术表演是让孩子们感到无比好奇的活动。上课伊始,教者用魔术表演引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感受到手的神奇。]二、活动设计1.会认东西的手。师:你也有一…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研究了问题教学法的具体方式。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节中,使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总评】本节课教学,教师能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了学数学、用数学的需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制第五册P74“吨”的认识。教学目的1.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使学生感受、想象、推算,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2.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简单的换算。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一、课前调查,让学生感受“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教学时无法把一吨重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体验、感受,所以在课前可组织…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数学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常被当作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教师的任务是举例、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模仿,惟一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是解题,……真正的数学家从来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的,他们常常凭借数学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再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感性知识丰富,易于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也容易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本文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一课为例,谈谈自己运用“再创造”策略开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数学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概括能力都相对薄弱.他们数学体验的获得首先要建立在对事物的表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数学模型.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本文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搭配》一课为例,谈谈自己运用“再创造”策略开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42页一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生经历在现实的情境 中确定和区分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 个力一向。了解平面图上生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 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二、在用东、西、南、北四个 力一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力一位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力一向确定其 他三个力一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 运用所学的力一位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元一次方程》一章是七年级数学的主要基础内容,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所有方程的必经之路,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时代学习数学的目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本章中的综合看法及实践点滴,现作为教学心得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一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能分析追击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出方程;能区分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从而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能力训练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等量关系画示意图,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3.情感渗透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教法及学法:教法:采取“创设问题情境——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页-44页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袁丽亚 《考试周刊》2014,(63):190-190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育大词典》这样注释: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会。体验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也是儿童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是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这种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调用各种感官体验、感受和探究,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幼儿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