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诗是我在小时候常听父亲呤咏的诗作之一 ,虽然当初并不明白其意 ,但由于耳熟能详 ,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再来欣赏王勃的《滕王阁序》对它又有了许多新的见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才华早露 ,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 ,一生虽然短暂 ,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他的诗今存八十多首 ,最为著名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意境开阔 ,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王勃的赋、序、表、碑文 ,今存九十多篇 ,其中《滕王阁序》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赴海南省亲 ,于唐高宗上元二年 ( 675年 )重阳节路过江西南昌 ,参与洪州都督阎公重加整修滕王阁落成举行的阁中大宴中即席写就的著名骈文。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 :“勃欣然操觚 ,顷刻而就 ,文不加点 ,满座皆惊。”事后一百余年 ,连坚决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大家韩愈 ,也对《滕王阁序》赞赏备至。他在《新修滕王阁序》中写道 :“江南多游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及得三王(王勃、王绪、王仲舒 )为序、赋、记等 ,壮其文辞 ,益欲往一观读之 ,以忘吾忧。”即使是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读此文 ,仍无不啧啧…  相似文献   

3.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诗文的确写得不赖。别的不说,仅那《滕王阁序》,就真够千古留芳的。 不过,世上的事最怕琢磨。这篇千古美文,若让我等琢磨,就显出作者的“迂”来。譬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云云,就着实惋叹得没有名堂。想那李广,其才确奇,其功盖世,可是,也确实“难封”。为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中保存了一段有关唐代王勃的笑乐院本.此院本以《滕王阁序》中的“三尺微命”为引子,将王勃扮成身高不满三尺的侏儒来取笑.这说明古代已有人误释“三尺微命”的意思,才导致这一滑稽剧的产生.今天,仍有人将“三尺微命”误释为三尺童子,以证明《滕王阁序》为王勃少年时所作.本文则认为“三尺”是指士所佩绅带的长度,而佩绅带又是士行成人加冠礼之后的事,故《滕王阁序》应是王勃成年后所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与“四”组合而成的名词,现略加列举。四杰唐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时以诗文著名,时人称为四杰。王勃(650—676)字子安,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杨炯(650—693)代表作《从军行》。卢照邻(约630—约680)字升之,代表作《长安古意》。骆宾王(约638—?)代表作《在狱咏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除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外,“四杰”还有如宋代的欧阳弇、欧阳弈、欧阳弁、欧阳  相似文献   

6.
所谓诗文互补教学,实质上是拓展阅读的一种特殊形式,相对于一般“文”与“文”、“诗”与“诗”之间的拓展,“诗文互补”是“文”与“诗”相配,“诗”用“文”相补,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能够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空背景制约下,开掘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发较大的教学效益。其对象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如教陶渊明《桃花源记》,顺便佐之以《桃花源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教王勃《滕王阁序》,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诗文“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对其诗文“序”在善叙事理、读解正文和佐证校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同时,其诗文“序”是绝妙小诗美文,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也加以论述。重点对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多层次的历史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其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特别指出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对于全面研究陶渊明尤其是创作倾向、审美意识和生活思想等有着特殊价值。并为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王勃《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然对王勃作此文时的年龄,历来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9.
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句话中的“趋庭”常用作承受父教的典故。  相似文献   

10.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卒于唐高宗上元三年,终年二十八岁。 王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旧唐书·文苑·王勃传》)“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新唐书·文苑·王勃传》)不幸“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滕王阁序》)仕道坎坷,几遭贬谪。后渡海省父,舟覆溺海,惊悸而死。  相似文献   

11.
滕王阁因王勃而名扬海内外。《滕王阁序》匠心独运,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最近,我用了“鲸吞蚕食”,边学边背之法(此法类于私塾),给学生细讲了《滕王阁序》,讲课中我毫不掩饰这是我最喜爱的高中语文课文,边讲边赏边背,多数学生也听得入迷,颔首表示认同。这是一篇“美文”,“文以气为主”,何谓气?才气也。王勃的才气何在?  相似文献   

12.
<正>提及“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人们多会想起他在《滕王阁序》中挥笔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想起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好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然而,王勃并非总是如此豪迈、洒脱,在一个秋日送别好友薛华时,他便流露出异常悲怆的情绪,写下这首《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相似文献   

13.
锤炼虚词     
一般讲炼字炼词时,只讲炼实字实词,不大讲炼虚字虚词。其实,古今作家在写作中也很注意虚词的锤炼。在古典诗文中,虚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的艺术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让人捎走后又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使文意大为增色。这都是妙用虚词的有名的例子。在古典诗文中,善用虚词的例子是很多的。下面再举两例,略作…  相似文献   

14.
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犹如明珠般璀璨夺目。其创作时间却一直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直接影响读者对全文内容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对《滕王阁序》的相关史料认真地甄别分析、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从史料的对比排查、《滕王阁序》本身文意的探幽析微、王勃其他文章寻绎线索等诸多方面,都可证明《滕王阁序》确系王勃上元二年(675)所作。  相似文献   

15.
《诗经·无衣》一诗,汉魏时有两种相反的理解。根据《诗序》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郑玄的《毛诗笺》依照《诗序》再加以详细的解释。他说:“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也。”  相似文献   

16.
阅读古文时,我们常看到以“序”名篇的文章。你对古代的“序”文了解吗?古代的“序”文大致分为三类:一、诗文序和现代的序文差不多,是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边的文字,是对某部著作或某一诗文进行说明的文字。宋代王应麟《辞学指南》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序的正式出现大约由汉代始,  相似文献   

17.
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然王勃作此文时年龄多大,历来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初唐四杰的代表王勃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才华横溢的诗文创作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启为明初大家,一生诗文极富。历来崇尚高启诗文者也不乏其人,故他的诗文被传抄刻板付梓流行于世的也较纷杂,今将他的诗文版本加以探源考辨,这对研究高启诗文也不无裨益。 高启一生写了两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入《江馆集》、《娄江吟稿》、《吹台集》、《凤台集》、《姑苏杂咏》、《槎轩集》、《扣舷集》和《凫藻集》。元至正丁末(1367)年,他将移居青丘后即十年离乱时期所写的《江馆集》、《娄江吟稿》共七百三十余首诗辑为《缶鸣集》。因他自谦“未敢与昔之名家者比”特取《楚辞·卜居》中的“黄钟毁弃,瓦缶雷鸣”之意而命名的。并请先辈胡翰、名流王祎、好友谢徽为其书写了序。与此同时,吴中四杰之一即高启诗友徐贲也辑成高启的《缶鸣集》,并请高启的另一好友王彝为其书作序。于是高启的《缶鸣集》就有两种手抄本并行于世。  相似文献   

20.
有唐以来,首先指出王勃《滕王阁序》写作年代的是唐末王定保。他在《唐摭言》中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闫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闫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宋太宗太平天国二年(九七七)李昉等奉敕编修《太平广记》时,对王定保这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