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文婧 《新闻窗》2008,(5):88-89
导语是新闻的眉头,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的运用能起到提炼新闻主题,吸引观众兴趣的作用。所谓导语镜头,是电视新闻画面为了与解说词相呼应,因而需要有一个启幕的镜头。这个导语镜头虽然不是主体事实叙述,但可以先声夺人,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整条电视新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的作用是以凝练的文字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的全文。因此,多年来报纸上的新闻中除了一些简讯没有导语外,大多数新闻都有导语,它为读者阅读新闻提供了方便。读者只要看一眼题目和导语,便知道了这条新闻的大致内容,决定是否继续往下看。因为当今时代是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时间显得有限,不少人是在挤时间浏览新闻,很少有充足的时间看完每条新闻的全部内容。目前的电视新闻也是一样,除了简讯外,每条新闻也都有导语,而且是由播音员出镜来念,念完导语才出画面或正文。笔…  相似文献   

3.
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是观众了解整篇电视新闻的一个窗口。因此记者在写导语时,要把需要告诉观众的新闻点及观众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东西写在其中,让导语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吸住观众的眼球。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就是最出色的导语。本文从新闻导语写作现状分析入手,谈谈县级电视台如何创新、写好电视新闻导语。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媒体中,导语镜头的出现是图像与语言共同组成的信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完美体现。电视新闻导语不同于报纸导语写作,创造出了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帮观众更好地看懂新闻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电视新闻导语镜头的特点,看其如何抓住观众眼球,以期为内地的电视新闻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娟 《大观周刊》2012,(52):27-28
电视新闻导语作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结构之一,它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实践证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受众对导语的个性化需求,电视新闻需要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导语作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结构之一.它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实践证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受众对导语的个性化需求.电视新闻需要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电视导语要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最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表达出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引言,是电视新闻画面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像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是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以使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别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和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引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观众正是通过这些新闻事实的报道,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受到启迪。作为一个电视新闻编辑,在新闻信息量完备的情况下,如何对每天的新闻加以精心编排,使电视新闻信息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接受,起到最佳的舆论引导效果,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武峰 《青年记者》2012,(20):49-50
有句话说得好:"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一般会先关注标题.观众在欣赏声画一体的电视新闻活动画面时,其实也会注意标题.电视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写好了,能帮助观众对新闻有更好的理解,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吸引观众往下看新闻.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一瞬即逝,它不象报纸新闻那样可以用大块的版面和醒目的标题引起读者注意。所以,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了画面因素以外,新闻的导语能否新鲜活泼、引人入胜,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视新闻导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内容决定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导语应该准确生动、简练明快、通俗易懂,并能和画面紧密配合。同其他新闻传播工具相比,电视新闻是以快、短、活、声画并茂见长的。目前,国内播出的电视新闻平均一分钟一条,约二百字。如此短的消息,是不能有  相似文献   

13.
李慧 《视听纵横》2005,(2):93-95
直播新闻的过程中,播音员在演播室内要完成的直播内容最多最主要的就是每条新闻的导语部分。演播室导语通常也称开头语、串联词等,是由播音员在演播室内播报的概括了新闻要点、看点,展示新闻主题、价值的内容,或是一些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话语。它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说,它直接影响了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及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语是新闻吸引观众、体现报道内容精髓的抛砖引玉环节,其创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用。因此笔者就新闻导语类别及创作实践技巧展开探讨,对优化新闻效果,提升新闻综合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闻行业,颇有感触的国内外记者认为,一个记者在写一条新闻前,必须设计十几条新闻导语,从中不断地总结、提炼,直至把精华浓缩出来。只有导语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观众才可能有耐心把整条新闻看完。因此,电视新闻导语是最费心思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出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口述报道,就是播音员用口语的形式来完成新闻播报的一种形式。提倡口述报道,让播音员“说”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从当今世界传媒的发展来看,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借助其自身收看时间随意,内容容易保存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庞大的受众。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佳 《记者摇篮》2010,(4):40-40
对于经常性看电视新闻的人来说,早已经习惯了每条新闻的前面都有一条导语,对观众来说,在进入真正的画面新闻之前,由主持人对片子的简短介绍,直接影响了观众的收视决定。而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即使做出了精彩的新闻报道,如果没有一则引人人胜的导语,那么它的收视传达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曲文波 《新闻窗》2012,(2):71-71
画面语言的视听享受电视新闻是电视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以其自身的特性——视觉与听觉的有效融合,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将新闻信息直接传达给广大观众,使观众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世界、认知社会、了解自身。电视新闻可反映动态新闻,传递新闻信息、表现新闻事件主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电视新闻给观众带来了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20.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6,(11):56-56
电视新闻现场导语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的极具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现场导语运用得法得体,不仅有助于拓展报道手法、深化报道主题,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和张扬出电视媒体的个性魅力,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色彩斑斓的艺术元素。笔者认为,记者做现场导语之前,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问:为什么要做现场导语。现场导语是记者在采访现场即兴所说并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新闻导语。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闻现场;切入新闻主题;概述新闻事实;突出电视特色;引导观众关注。在很多情况下,现场导语具有“不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