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著名语源学家黄季刚先生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对它们进行梳理,并运用同类互证方法等加以验证,可以发现其中部分未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曹农 《现代语文》2014,(12):94-95
一、追踪古诗词鉴赏的足迹 1949年前,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一些新文化的深刻冲击,在古诗词鉴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未能出现较多的作品,只是一些零散的范例点评。诸如:俞平伯《清真词释》、顾随《东坡词说》、《稼轩词说》,该时期未能出现体系周密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3.
顾随先生不惟是个睿智通达的学人,更是一位开明善诱的师者。1941年到1945年间,著名学者叶嘉莹就读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顾随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毕业之后,也常抽暇到顾随先生课堂听讲,并且留下许多笔记,历经离乱浮沉,始终不曾丢弃。近年陆续出版的顾随“诗词讲记”,便是根据她的笔记整理而来的。叶嘉莹评价顾随先生是:“我平生所接触过的讲授诗歌最能得其精髓,而且也最富于启发性的一位非常难得的好教师”。作为老师,顾随先生对这位学生也是器重有加,1946年7月13日,他在致叶嘉莹的信中曾说道:  相似文献   

4.
顾随,周汝昌的老师。《苏辛词说》,顾随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具有浓厚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著作;《苏辛词说》是《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的合称,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弥足珍贵。1940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的秋天,深感家园沦亡之大痛的青年学子周汝昌,考取了燕京大学这所不挂日本太阳旗,以"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武陵源"。  相似文献   

5.
顾随先生既是创作家,又是古典文学研究者,更是一位传道授业、讲堂说"法"的讲授艺术大师。本文中,笔者作为《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的编辑之一,从自身在编校该书过程中对顾随先生评诗论文的感悟出发,谈了自己对顾随先生的认识,希望能与喜欢该书的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6.
顾随先生不惟是个睿智通达的学人,更是一位开明善诱的师者.1941年到1945年间,著名学者叶嘉莹就读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顾随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毕业之后,也常抽暇到顾随先生课堂听讲,并且留下许多笔记,历经离乱浮沉,始终不曾丢弃.  相似文献   

7.
<正>顾随,周汝昌的老师。《苏辛词说》,顾随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具有浓厚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著作;《苏辛词说》是《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的合称,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弥足珍贵。1940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的秋天,深感家园沦亡之大痛的青年学子周汝昌,考取了燕京大学这所不挂日本太阳旗,以"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武陵源"。凭借优秀的入学考试成绩,他免修了"大一"国文,而在上了两堂本专业英文课之后,教师M.  相似文献   

8.
一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四大传记之一。林先生与苏东坡可谓神交已久,对他景仰不已。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民国二十五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  相似文献   

9.
郝文达 《文教资料》2014,(29):61-63
赵尊岳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词人、词学家,师承况周颐先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赵尊岳一生著述丰富,在民国时就一直活跃于词坛,在《词学季刊》、《同声月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专著等多部作品,出版过多部译著。赵氏所作词集得到当时大家赞赏,又得况周颐指点,颇有可取之处,所编《明词汇刊》在中国词学研究中有着较高的词学成就和词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顾随先生身后多年寂寞,被称为苦水词人。关于苦水词的研究至今鲜见。就词整体的创作内容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唯“诚”;二、担荷人生。中国文人意志修养之遗传因子悉数传于苦水身上。  相似文献   

11.
清中叶著名笔记作家、诗人和戏曲家李斗,通过行旅以布衣身份结交了六十多位诗文作家、书画艺术家、说唱艺人和影响文坛的显宦、富商。李斗的行旅不仅激发了其文学创作的热情,使其跻身文坛,而且对其笔记、诗词和戏曲等不同文体的文学创作、演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李斗的笔记《扬州画舫录》广泛记载了其游历扬州的见闻,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其诗集《永报堂诗集》和词集《艾堂乐府》以行旅纪实为经,以写景、赠答、咏史为纬,真实记录了其行旅与交游的经历与感受,具有典型的游记文学性质;其戏曲作品《岁星记》、《奇酸记》传奇亦是其行旅与文学交游的产物,在清代戏曲文化史和昆曲演出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重要的渊源,尤其与儿童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扛鼎之作.本文从周作人晚年的《儿童杂事诗》的剖析入手,通过对其创作起源、创作过程、诗歌内涵等,旨在探寻周作人与其研究并且实践的儿童诗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一直论辩不止,迄今没有达成共识,而实际上,一部分文学史家早已将其编写入史。需要讨论的不是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入史的问题。这意味着文学史如何书写旧体诗词才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而李遇春的《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在这个问题上予以了新的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以新文学名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助于重塑现代作家的当代文学史形象,有助于重织新诗与旧诗、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纽带,还有助于重构新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述史情节。  相似文献   

15.
隋炀帝兼备多重身份:皇帝、文士和佛道信徒,这些不同的身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隋炀帝还特别喜好南国风光,他的诗歌与南方水乡的旖旎风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代帝王,炀帝在隋代诗坛上具有的特殊的地位。他既是一位融合南北文风的作家,又是一位转变风气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汤鹤逸,男,陕西汉阴人,云南大学教授。其一生著述颇丰,有诗歌、散文、文学理论、译著等多方面作品,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界仅将其作为研究其他作家的佐证材料使用。本文就现有研究成果,从生平、翻译作品、诗文创作以及其他研究四方面对其做以综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汤鹤逸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木斋近期问世的《宋词体演变史》《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曲词发生史》三部学术著作,可以称之为学术界近年来的焦点,或说是一种学术史现象、一种学术精神。这种学术精神,大体可用孤独探索、重写文学史来概括。对木斋学术研究的接受,以及对其研究的学术史意义的认知,也许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8.
章叶频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并在文学革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九·一八”事变后在《星原》第十四期上首次以红叶的笔名发表《溪畔哀歌》。在国难当头 ,他追随了左翼作家们所身体力行的诗歌大众化的路 ,在他提议下《塞原》推出《新诗歌专号》,他与塞原派其他诸诗人一道把绥远地区诗歌大众化推向了新的高潮。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获得硕果 ,而且在绥远地区革命文学理论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9.
郑谷乃唐季极负盛名的诗坛名家,诗人于中和元年(881)因避黄巢之乱而入蜀。郑谷一生著述颇丰,然现在仅存三百余首,其中,蜀中诗逾四十首。他的入蜀诗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视野开拓,艺术造诣独深。然而,后人对其诗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对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应结合其所处之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胶柱鼓瑟地沿袭前人的评价标准去讪笑郑谷诗的"骨体太孱"了。  相似文献   

20.
《毛诗序》和《诗品序》都是我国古代诗论的专著,在“诗的国度”的我国长期的诗歌创作和评论中,都产生过久远深厚的影响。它们问世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在文学观念上却不能视为“衣钵相承”之作。本文从四个方面评价和比较了它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