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铁路是一个没有成为“合股企业”的“合股”企业。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中东铁路完全是沙俄自己建造的。事实是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设而成的。中东铁路具有多重性质。这样一个丁字形的铁路网,结束了东北交通干线上马车、牛车的时代,成为东北交通大动脉。但是,中东铁路在1920年以前是沙俄与日本进行争霸和侵略中国东北的工具。在这一时段里,他们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对中东铁路全面的否定,不真实;对中东铁路全面的肯定,不客观。还是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的横贯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之一,是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但真正清理这些特权时却是另外一回事,特别在归还中东铁路上只答应“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的专门条约”,并于1924年与中国北京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路协定》,以“中苏共管”的方式保留了这一特权。  相似文献   

3.
中东铁路是沙俄依据《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边境安全,单方与日本、伪满洲国就让售中东铁路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并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这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4.
一“中东铁路”简介“中东铁路”(中国东省铁路)亦称“东清铁路”,全长2800多公里,由干线和支线两部分组成。干线从满洲里经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直达海参崴,横贯黑吉两省。支线北起哈尔滨中经长春,沈阳直到旅大,从而形成“丁”字形纵横东北三省的大铁路。“中东铁路”是沙俄殖民政策的产物。长期以来,沙俄一直觊觎我国东北,妄图把满洲纳入自己的版图,以便称霸远东。1896年,沙俄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掠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898年,通过《旅大租地条约》,又取得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权利。铁路于1896年6月9日开工,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铁路所至,权利所及,沙俄通过中东路的修筑,事实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中长铁路。中东铁路是沙是俄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于1897年开始修筑,1903年初开始通车,贯通东北三省而与俄境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的“丁”字形铁路。全长2189公里。这条铁路,在近代史上曾是沙俄政府侵略、控制和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并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激烈争夺的得力工具。中东铁路建成后,沙俄独占我国东北的野心为日本帝国主义所不容,遂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1905年割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段为日…  相似文献   

6.
加拉罕作为苏联早期对华外交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其外交活动的首要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维护苏联在华特权,这一特点在中东铁路问题上表现最为明显。他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发表的三次对华宣言中,对待中东铁路的态度由无偿归还变为决不放弃;他以苏俄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出使中国,软硬兼施,迫使正处于困境的北洋军阀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协定》,苏联重新取得了中东铁路特权;他作为首任苏联驻华大使,阻挠《中俄协定》中有关中东铁路条款的落实。竭力维护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从而埋下了双方冲突的祸根,并且最终导致了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全名“中国东省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以西的国界,与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联轨,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然后进入俄境达海参崴。支线自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旅顺(又称南满铁路)。中东铁路是甲午战争后,沙俄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借口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中国东北铁路修筑权,然后以“中俄合办”为名,由沙俄修筑而成的。该路1897年动工修筑,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  相似文献   

8.
沙俄新艺术运动对哈尔滨中东铁路高级官员府邸建筑影响,主要阐述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大量的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的建筑领土和不平等条约的前提,俄罗斯把新艺术建筑设计风格传入哈尔滨城市建设之中。沙俄在哈尔滨建造了大量的住宅、办公楼、火车站、旅馆等建筑。使新艺术运动建筑占据了中东铁路建筑体系的主阵地。又专门成立了“城市公共事业特别委员会”,进而牢牢地控制了中东铁路哈尔滨附属地的行政行使权。通过对中东铁路高级官员府邸的设计建造的结构、造型、纹饰进行详细分析介绍,阐述沙俄的新艺术运动对哈尔滨中东铁路高级官员府邸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东铁路是中、日、俄三国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对中国来说,修路的本意是联合俄国抵制日本的侵略。然而,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起到抵御日本侵略的作用,反而给俄国侵华提供了便利。在中东铁路的谈判过程中,俄国政府为了迫使清政府上钩,使尽了狡猾奸诈之手段。对清政府来说,中东铁路的修筑是"联俄"政策的重大失误。李鸿章等高层决策者没有认清俄国人的邪恶本质,导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应该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之需要,不断改变其政策。从“无条件归还”到中苏“共管”;又从武装“保卫”到中苏“共管”;最后出售中东铁路,中国主权大拍卖。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对华政策既有国际主义的一面,也有民族利己主义的一面。而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做法,则是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之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中东铁路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中颇为棘手的内容。其中很多问题长期以来被搞乱了,有必要加以澄清。本文仅就十月革命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期间的中东路问题,作一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谈论起当今中国铁路的时候,有人会想到舒适,有人会想到便捷,有人会想到物美价廉……这些无疑是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注脚。但速度也许才是对中国铁路发展史的最好诠释。截止2007年4月,我国铁路先后实施了六次大面积提速,一列列飞奔的火车在神州大地上纵横驰骋。在这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列车生产公司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勤劳和智慧让中国铁路客车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谈论起当今中国铁路的时候,有人会想到舒适,有人会想到便捷,有人会想到物美价廉……这些无疑是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注脚。但速度也许才是对中国铁路发展史的最好诠释。截止2007年4月,我国铁路先后实施了六次大面积提速,一列列飞奔的火车在神州大地上纵横驰骋。在这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列车生产公司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勤劳和智慧让中国铁路客车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只要世界还没有完全平静,战争与和平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如果面对这个话题,你会想到些什么?是伊拉克战争的惨烈,还是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战火纷飞中人们渴望和平的眼睛,还是战争帷幕后的权力操纵?是人在绝境中突显的崇高,还是面临死亡时人性不自觉流露出的猥琐和卑劣?是一个民族的狭隘与升华,还是一种文明在战火中的沉沦? 如果你没有思考过这些,那战争与和平在你的头脑里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感情的温度和思维的深度。本栏目选出了一系列的文章,有战地记者的亲身感受、有对中东局势的宏观评论、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感人肺腑的演讲辞、也有知名作家对战争的细微感受……,这些文章会给你不同的视角去透视战争,引领你去思考上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那对你来说,战争就不可能幻化为游戏的场景,和平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梦想,像这样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感受战争,你的心底才会激起或爱或恨、或悲愤或感动的情感,像这样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经纬上思考战争与和平,你才会想得更多,想得更远! ——编者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从1997年至今,短短的七年问,全国铁路已经历五次提速。提速还会不会有第六次、第七次?铁路方面表示第五次提速绝非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在中东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无疑会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在风险"场景"上,既包括美国中东"霸主"地位的强化和延续,又包括"多国"力量在中东围绕地缘政治和"低级政治"诸内容的博弈,还包括中东内部自身状况的恶化等其他方面。对相关风险场景的认知,有助于规避相应风险,谋取中国在中东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满铁附属地"是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继承、接收了原沙俄中东铁路的长春以南至大连问的铁路附属地的权利,并由1906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来经营和管理的类似于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具有殖民性质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殊区域中日本享有了以行政权为主的一系列特权,对中国东北进行了令人发指的全面侵略.日俄<朴茨茅斯条约>等条约是揭示附属地的由来及日本"完美"地从俄国手中"合法"地"继受"行政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紧密,清末中东铁路的兴建和通车,对于地处边疆的呼伦贝尔产生深远影响,使其呼伦贝尔交通运输实现了现代化,而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中东铁路促进了海拉尔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拓展,转运贸易取得新发展,城市管理也出现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