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 《编辑学刊》2005,(5):46-51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欧洲和美国同样也存在这一问题.教授们正在让文学作品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由于职业的习惯,使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总爱持一种挑剔的眼光,去鉴识作品在内容意蕴和艺术质地方面的优劣高下,去判断作品所应属的档次、品位。可是,当我阅读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去意徊徨》这部小说时,却不曾来得及亮出习用的评判尺度,就为作品特有的情感魅力所攫获、所震撼了。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及阅读委员会主持编写了一套“书与阅读文库”(王余光教授主编),旨在鼓励全民阅读,打算在200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前推出。应主编邀请,我和李天英合编其中的一本。原来只是计划编成一部推荐书目汇编,名为《名家阅读指导》,但后来我改变了主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意识中,作品本身如果不经阅读,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如果我们的思维视角把“文学作品”换成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文  相似文献   

5.
由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教授著述的《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两年来已印刷18次,发行50余万册,成为中宣部、中组部向全体党员干部推荐的重点图书,成为众多高层领导争相传阅大力推荐的一部作品。从文章学和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本书作为"长篇小说"来看是"悖体阅读",作为"大散文"来看属"跨体阅读",作为"史传"来看才是"适体阅读"。因为,它虽带文学性却并非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实录的史传体文章作品,是凭档案文书创作的一部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的信史。  相似文献   

6.
短评     
没有阅读快感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尘埃落定》我看了一遍,写得不好。给我什么感觉?整个感觉就是没感觉。阿来想学《红楼梦》,写整个大家族的衰落。小说整体的叙述非常沉闷。精彩的地方不多,看下来让人觉得木头木脑的,没多少阅读、审美上的快感。 它以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大概因为小说有一种异域色彩,传奇色彩,让那些评委们觉得很新颖吧。当然啦,得茅盾文学奖的那些作品,我都没有读出多大的好来。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上,当一位艺术大师以自己的艰苦努力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得到承认以后,马上会有很多贪图省力者纷起效仿,趋之若鹜;当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带着痛苦,降临人间,立刻也便出现很多和她模样相仿的“小兄弟们”,摇摇摆摆地追随其后。然而,人们记住的,也还只是那大师的著作。懒汉们的作品,如过眼烟云。新闻记者的劳动也是一样,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些记者的活动却令人遗憾。他们不会创造,而只会摹仿;没有勇气去开拓,  相似文献   

8.
限于阅读和关注的兴趣,所论2005年书界面目,多于文学作品上落墨。文学之外未提到的畅销的作品&作者&出版社,请原谅我的无礼,——其实,就算编排进这篇东东中的作品,也未见得从本文讨了多少好去吧。  相似文献   

9.
点文学作品只有走向市场被读者消费,被读者阅读后,才更有价值,而解决市场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出版的事,作家起效甚微,在作家与读者(作品被阅读)之间需要出版去构建桥梁,文学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学出版。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编辑部: 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对拙作《难忘长江教诲》一文提出的意见很好,感谢他指出了文中不够确切之处。去年是长江同志被迫害逝世30周年,为缅怀这位把我引上新闻工作之路的长辈,写了这篇纪念文字。我只是凭记忆写来,没有去查对历史资料,蓝鸿文教授如此仔细认真对待范长江事迹的精神,令人钦佩。 季音 2001年3月21日 蓝鸿文教授提出的意见很好@季音  相似文献   

11.
文学图书走出去,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几年,记得有位出版社资深老总曾经说过,中国的图书走出去,原创文学作品是最难的。因为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经济的悬殊,文学作品很难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当时我就有点不服气。我觉得文化思想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个性,只是因为国家经济差异,所以没有人关注,但并不说明我们没有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以十分喜悦的心情买到一本《建国以来短篇小说》上册(1978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版)。首先翻看目录,作者的名字都是比较熟悉的,有些篇目还可以引起旧时阅读的回忆。特别是书名指出这里选收的是建国以来的作品,更使人觉得亲切。我数了数,这一册里就包括了三十五位作家,四十一篇小说。相信“下册”(也许有中册吧?)出版后,读者可以方便地不用到处去搜求,就能阅读到更多的好作品。因此,我对于出版这样的“文学作品选读”丛书,表示由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据《文学报》报道,国家版权局有关人士说,网上使用文学作品侵权与否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另一种则认为著作权是作者的,只有作者授权才合法。文学作品被输送上网也是被使用,它包含三种可能:一是文学爱好者出于对某篇作品的喜爱,把它输送到网上公诸同好;二是网络公司将作品上网,供网友阅读;三是网上图书馆,网友可免费阅读或查找图书。第一种虽然个人并没得到任何利益,但因为没有得到作者的授权,也是对作者版权的不尊重。第二种目前最普遍,虽可免费阅读,但大多在网页上打出各种广告,最终还是以赢利为目的第三种形式的服务性质与出借图书或提供阅览室一样,网友们只要下载后不公开复制并发售即可。但总  相似文献   

14.
听有人说,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有一条死规定:不管什么体裁的新闻,超过三千字者一律不能评为好稿。从评出的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作品看,确实没有超过三千字的。看来这条死规定兴许是确实的。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这条规定也许有些道理,也许有些片面性。其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没有那么些闲功夫去看长篇大论!其二,每张报纸版面有限,没有那么多空地方去登那些长东西!理由还会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反过来一想,又觉不然。拿文学作品打  相似文献   

15.
老师:您好!今年4月,一股前所未有的“笔友热”悄悄地在军营兴起,它的出现给部队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在战士中形成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团、营领导采取措施得当,“笔友热”一下就降温了。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忙找连首长、战友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写出一篇《军营兴起“笔友热”》的小调查。当我喜滋滋地去审稿时,首长们说,这样的稿子负作用大,最好不要写。我找出所有的报纸仔细对照阅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负作用)。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稿件附后)。此致军礼学生张远扬军营兴起“笔友热”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弊端严格管理,落…  相似文献   

16.
我上网只是为了发信件、发稿件,很少进入“聊天室“去侃大山.也不怎么去阅读网上的信息——我喜欢坐在窗前的灯下.读纸质的书籍.手指翻动纸页的沙沙声.让人有一种陶醉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文学作品的外译始于60年代末,且从占有多数的中译英的情况看,台湾作品被翻译的比例亦比大陆作品少得多。最近,台湾《精湛》杂志对台湾文学作品的外译作了介绍。文中谈到,曾在台湾大学及中兴大学外文系任教多年的齐邦媛教授因在美国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时找不到一本台湾作品的书用作教材,  相似文献   

18.
作品的价值     
猫教授今天主讲“文学作品的价值”。“有些作品只有商业价值,没有文学价值。”教授用爪子举起一本小狗夸夸的新作《丹顶鹤轶事》,“这里面全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丹顶鹤是个大明星,所以书的发行量很大,可是从里面看不到文学。”坐在下面的夸夸红着脸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使书写文字和印刷文字成为有意义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写的或所印刷的文字没人看,那么这种存在只是一种沉默的存在,直到有人看它时才会结束沉默。中国的阅读习惯是否已经消失?我认为还远没有消失。现在的“网民”不过数千万人,头几年迅速增长的趋势变得缓慢了,这是由于中国有条件上网的人目前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带不是阅读习惯消失的问题,而是还没有形成普遍的阅读习惯。“村村通”  相似文献   

20.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