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6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中鞍马项目成套动作及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具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但整体完成情况欠佳;高难动作类型偏,有失分点动作;应提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注重技术的全面发展,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013~2016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鞍马决赛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特点、编排特征及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整体呈现高难度发展趋势和完成高质量化趋势;(2)难度类别及组别选择趋同化;(3)第Ⅱ组合、第Ⅳ组合动作发展空间较大,将是未来世界鞍马比赛中主导 D 分,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运动员来说,保证动作高完成分为基础,提高 D 分是我国运动员再次开启金牌大门之匙。  相似文献   

3.
1、引言:近年来,普遍认为有日本式、欧洲式、中国式等类型的双腿全旋。的确,据1973年访问中国的日本体操队报告,中国运动员或是业余少体校的学生们的双腿全旋,显示出非常大的水平运动,这使我们吃惊。鞍马自选动作的组成,可以说到六十年代为止,直体转体动作是盛时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背向动作及单环上的复合动作就渐占主流。可以认为,中国运动员73年当时所做的双腿全旋,就是与鞍马技术这样的发展动向相适应的全旋技术特点的研究成果和以此为基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男子鞍马动作同其它项目一样,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象美国运动员托马斯,把过去的双腿全旋发展创新出分腿全旋(托马斯全旋)。使鞍马的全旋动作增加了新内容,增添了新色彩。近年来,许多运动员在鞍马的下法上,不断探索,打破过去的那种“沙金扬”下的老套子,创出了经倒立的新下法,使鞍马动作出现了立体化的新变化,并被国际比赛所认可。从鞍马项目出现经倒立的下法动作,可以想象,经倒立类动作的连接和经倒立  相似文献   

5.
男子的鞍马在五十年代前动作技术变化不大,比赛主要是比质量;六十年代初虽然出现了单环动作,但起色不大,还是处于停滞状态。后来相继出现了纵向、大移位和“打滚”等难新动作,给鞍马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男子体操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第11届全运会男子体操比赛,结论:体操队缺乏全能选手;自由体操实力薄弱;鞍马项目整体实力强大;吊环种子选手还需要进一步雕琢;优秀跳马运动员青黄不接;双杠后继有人;单杠世界级选手仍然需要大力发掘.建议:要着手挖掘和培养全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全面又有一两项突出优势的全能性运动员;在单项上,除了鞍马要保持现有发展势头外,其他项目只有个别运动员具备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无法形成集团优势,需要在这些项目上尽快形成既有领军人物,又能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使各个项目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鞍马的新颖动作层出不穷,由于马上各种复杂的单环全旋转体加移位和纵向移位等难新动作的出现,使鞍马项目稳定控制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全旋这一关键性基本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成套动作的加长,动作难度的增加,对鞍马专项耐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赶超鞍马项目的世界先进水平,各国采用了一些辅助性训练手段,鉴于各种辅助性训练器材及训练方法的优缺点,我设计了一种制造简单结构较精密的鞍马练习器(图一)。经实际训练试验对体操初学者及体操运动员学习鞍马各种全旋等动作,提高动作的技术质量,增强鞍马专项耐力、提高稳定支撑能力等均有积极效果,现介绍供体操界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岳山,今年十三岁,在1978年全国体操锦标中,获得鞍马决赛第二名。杨岳山75年6月十岁调入体操队半训半读。一年半以后,从1977年2月起,随队正式训练,前后一共3年多。进队前曾在东城区业余体校体操班进行了两年业余训练,在技巧、鞍马等项上有一定基础。训练的指导思想: 当前,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不断提前,动作难度不断发展,对于体操运动员灵巧、速度、力量、控制身体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鞍马新技术的出现,动作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使我国在鞍马这个项目上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动作类型增多,内容丰富。过去被运动员视为头痛而观众又感乏味的项目,今天以它五光十色、变化莫测地魅力而吸引着更多的人。继我国创新的单环之后,又出现了托马斯全旋,马头打滚和交叉移位等新潮流动作,意味着它将把鞍马技术推向更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1977年5月在天津举行了全国体操个人比赛,从鞍马比赛情况来看,鞍马技术提高很快,出现了许多难新动作,如环中全旋(横向)直体转体360°至环上全旋,马端全旋“打滚”,马端全旋挺身转体1440°,纵向全旋前移(马焦耳移位),后撑反向平移进、平移出、挺身大移位、单环向后移至马头、单腿全旋等等,除了上述高难新移位动作外,单环倒三把手这个动作,很多人都能完成,反进,反出,直角单环出,各种不同支撑的双腿全旋,已成为很普遍的难度动作。这次全国体操个人比赛,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自选动作比赛两次,均采用第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的体操评分规则,要把难度价值分提高到6.6分以上,最直接、最有效的突破点就是在比赛中强化交叉起倒立类动作.以优秀体操鞍马运动员张宏涛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交叉起倒立类动作技术难度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运动员如何在鞍马成套动作的完成中达到高的难度组别,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鞍马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源于体育,用于体育李宁一直积极地支持着国内外的体育事业不变的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梦,就是从一开始就希望做一个中国自己体育品牌的梦。能坚持20年做一件事,肯定是要有足够的热情。也可以说是那个梦吧,做好一个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梦。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在男子全部7个个人项目中,获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6项冠军,余下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三名,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好成绩的运动员。由于这个成绩只有获得全部7项个人金牌或包括全能之内的6项个人金牌再加个人单项的银牌等两种情况才能打破这个记录,故李宁当年这个结果不但空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本文就当前体操科学研究动向分述如下: 一体操动作技术的研究为了加速提高体操运动技术水平,发展难新技术,国外经常组织专家们探讨动作技术发展方案。如:我们在鞍马、吊环、单杠上所做的新技术多数来源于外国的研究成果。大回环直臂技术,首先从日本发展起来的,双杠杠下空翻的直臂技术,也是如此。双杠前摆上这个技术已有百年的历史,目前仍有运用的价值,是因为古巴的一个运动员把它发展了,改为前摆上转体360度,所以技术的创新是有重要意义的。当前研究体操动作的局部技术是急待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腕部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腕部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损伤主要为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过多的支撑练习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腕部的损伤多发生在鞍马、双杠和自由操项目中。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六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廿一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美国体操运动员托马斯在鞍马上做了一个新奇的全旋动作,他把两腿左右分开进行上下左右的互相交替的回旋。动作又象全旋,又象交叉,使人们眼花缭乱。这就是有名的“托马斯”全旋。其实这个动作并非托马斯所创造,而是另外一位不知名的美国运动员创造  相似文献   

16.
鞍马下法多年来一直是各类动作中发展最为迟缓的一类动作,特别是沿用了近卅年的“沙金扬”下,几乎成了许多优秀运动员自选动作的“规定”下法,造成了成套动作的前紧后松,下法雷同,甚为乏味,影响了鞍马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有助于彻底改变下法的落后状态,特介绍两个新颖的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研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结果表明,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为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使用“D 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 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比赛中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国际体审定的1985年以来的体操规则中,出现了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有男子7人14个动作、女子3人3个动作,分布在7个项目中,这些难新动作如下: 自由体操:1.李月久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前滚翻;2.楼云侧空翻两周同时转体270°。鞍马:1.李宁环中托马斯  相似文献   

19.
鞍马练习器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鞍马的新颖动作层出不穷,由于马上各种复杂的单环全旋转体加移位和纵向移位等难新动作的出现,使鞍马项目稳定控制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全旋这一关键性基本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成套动作的加长,动作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双腿全旋是器械体操中摆动动作类型之一,是鞍马动作的主要形式。实践经睑证明,运动员双腿全旋技术正确与否,决定了其鞍马项目上的发展。日前,对双腿全旋的运动形态,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如:对脚的运动轨迹,一般都认为全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