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邵旦 《科教文汇》2014,(12):215-2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数字视觉媒体逐渐成为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凭借数字电视、网络、互动媒体、虚拟空间、交互游戏等新信息传播媒体技术,特别是数字视觉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博物馆的建设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数字媒体技术上。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广泛传播,本文重点分析博物馆数字视觉媒体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内容,阐述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出版、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网络广告,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数字媒体作为最自由.最具创新力和想象力的视觉表现手段.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产生了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媒体产业。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教育传播等基本职能。数字博物馆作为传统博物馆在时空维度的延伸,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数字博物馆的功能和具体业务,阐述国外数字博物馆建设可借鉴的方面,针对我国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建设总结出当前所具有的优势,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北黄石地区大冶铜绿山古矿井遗址及相关出土的青铜文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进行数字仿真并加以保护和复原,为以后研究与参观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直观的视觉感受.特别是体现了黄石地方文化特色,时于弘扬民族科学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0)
数字媒体技术是随着我国的数字媒体行业及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逐渐的成长起来的,是我国文化信息传播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优势开展探究与讨论,并且对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方面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行业发生了变革,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数字媒体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其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数字媒体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与数字媒体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数字经济时代,应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媒体产业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引领数字媒体...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实体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数字资源建设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资源展示模式、数字资源修复、数字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不断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如今各大博物馆都希望抓住自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通过新型自媒体平台将博物馆文化更快更有效的传递给观众。但层出不穷的新平台也让博物馆自媒体运营人员感到困惑,担心已投入巨大精力建设的微博平台被微信平台所代替,因此踌躇不前,十分被动。本文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新浪微博运营为例,对近两年来博物馆微博发展的潜力及发展方向进行详细分析。总体上看,博物馆微博依旧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有微信等平台不具备的传播优势,更科学的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做到信息细分、差异化,将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数字媒体的视觉交互性研究的目的是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数字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以电脑为载体,目前数字媒体新的传播方式逐渐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颖 《科教文汇》2013,(28):92-93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数字媒体的视觉交互性研究的目的是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数字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以电脑为载体,目前数字媒体新的传播方式逐渐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宋涵之 《科技风》2024,(10):11-13
在数字化视域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学科,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路径。其通过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设计,从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认知。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和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的可行性,并且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9,(1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文化资源的分享更加便捷。当前图书馆、博物馆等已经实现网络化运营,极大的方便资源分享、管理。但是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找到相应的对策,完善文化资源建设。本文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并分析如何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数字媒体技术教育产业顺应时代及产业的需要正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师资、投入、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探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模式的优点与缺点,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况,探讨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对图形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图形元素作为艺术传播的关键所在,通过图形元素可以反应出时代的发展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图形元素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意义,并总结了数字媒体中图形元素的具体表达方式,以期展示出图形元素的特征及独特美,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促进图形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造成社会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巨大的浪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管理也正逐步走向网络化。为了更好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博物馆管理中,本研究试图探索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博物馆管理有机结合的现代博物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15)
辽宁生物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科普仿真博物馆的构建可以通过网络将馆内各种文物、标本以数字的形式充分展现在世界面前,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科普仿真博物馆是全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数字博物馆为知识传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使博物馆的教育与服务功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刘冬媚 《科教文汇》2010,(7):182-183
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已经从传统的只注重保管、研究、展示模式转向为观众提供至全方位、深层次、高品质服务的阶段。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为例,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构建VI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原则及实现,为重塑博物馆文化品牌,树立视觉一体化传播的博物馆新形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藏文化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藏文化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藏文化保护现状,文章通过从数字化角度分析藏文化数字化采集、数字勘测、虚拟现实以及数字水印保护技术方法,详细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藏文化资源库与基因库的设计、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藏文化历史文物的复原、数字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已经从传统的只注重保管、研究、展示模式转向为观众提供至全方位、深层次、高品质服务的阶段。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为例,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构建VI视觉识别系统的必要性、原则及实现,为重塑博物馆文化品牌,树立视觉一体化传播的博物馆新形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也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数字博物馆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将简单介绍数字博物馆的关键技术,对数字博物馆的技术进行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