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坡空 l)我国刑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表现为()和()两个方面。 2)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 3)死刑用()的方法执行。 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6)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决定罚金数额。 7)对于()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的犯罪分子,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和()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8)对被判处()和()的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以…  相似文献   

2.
1 填空 1)我国刑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表现为( )和( )两个方面。 2)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3)死刑用( )的方法执行。 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 )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 )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 )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6)判处罚金,应当根据( )决定罚金数额。 7)对于( )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 )的犯罪分子,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  相似文献   

3.
酌定量刑情节是由人民法院从审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对犯罪人一贯表现、被害人过错、犯罪手段、认罪态度等典型酌定量刑情节的探讨,发挥限制死刑适用的作用。在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竞合或者多个酌定量刑情节竞合时,综合考虑不同的量刑情节对刑罚裁量的趋轻或趋重影响,慎重选择适用死刑。立法上对部分酌定量刑情节予以法定化,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发挥具有排除死刑适用可能性的消极酌定量刑情节的作用,都是限制死刑适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立法上对死刑进行严格控制是我国当前死刑制度改革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从立法上对死刑进行严格控制,拟取消13个死刑罪名,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9.1%;缩减死刑适用对象的范围,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对我国的刑罚结构进行大幅调整.认为我国现行刑法的死刑罪名仍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建议对心理上或生理上有严重缺陷的人不适用死刑,指出我国的刑罚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酌定量刑情节作为刑罚裁量的重要范畴,必然有其存在的刑法基础,酌定量刑情节首先要接受刑罚的考量,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还要接受刑罚特殊预防的考量,以反映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为了体现刑法的基本原则,酌定量刑情节的规范适用不仅有利于罪刑法定主义的贯彻,而且也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刑法学     
《河北自学考试》2006,(3):16-16
一、简答题1.简述不作为犯罪中作为特定义务的来源。答:刑法上作为义务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特定义务。(3)由行为人的先行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2.简述我国刑法总则对死刑适用的限制。答:(1)死刑只能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死刑必须经过核准程序。(4)死刑设有缓期二年执行制度。3.简述伪证罪的构成特征。答:(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  相似文献   

7.
从实证角度出发,将72例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作为样本,研究了故意杀人罪死刑案件适用的现状、现存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情节在决定死刑案件是否适用死刑、死刑是否立即执行时的不同作用。根据这些发现,可以借鉴二次量刑的方法,规范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标准,尽可能提高司法的明确性,以呼唤死刑适用更大程度上向规范层面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公正性是量刑和刑罚的生命。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相当完备和丰富,但刑罚理论尤其是量刑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要达到量刑的真正公正,必须要让诉讼参与人介入到量刑过程中,赋予当事人量刑异议权;量刑公正的核心问题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范,重点是要解决量刑基准问题、法定情节适用问题、酌定情节法定化问题和刑法解释适用问题;一旦量刑失衡,还必须有足够的手段供犯罪人自我救济。唯有此,才能真正体现公正性这一刑法首要价值,实现量刑的公正和公平。  相似文献   

9.
在死刑案件裁量中,被害方态度应否作为对死刑适用产生影响的因素予以考量,理论界对此存在分歧。被害方态度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可以对死刑适用产生影响,被害方谅解的态度对死刑的限制适用具有独立性,被害方要求严惩的态度对死刑的适用影响具有依附性。被害方态度常与民意、被害人过错一起作为三种常见而又较为特殊的因素影响着死刑适用,法官应综合运用基准刑量刑方法与传统的一次性量刑方法进行量刑。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刑事司法中强化人权保障,可以切实贯彻刑法立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精神,促进刑法立法不断完善其保障人权的举措。为了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贯彻人权保障原则,在宏观上应当树立人权保障理念,遵循和谐统一司法、公正严肃司法的原则,协调好“严打”政策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借鉴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合理内核;在具体刑事司法活动中,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司法解释,慎重适用死刑,将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合理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权,正确运用量刑情节;在刑罚执行中应当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矫正,文明地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1.
1填空(包括判断) l)一审刑事判决书包括三种,即()、()、()。 2)人民法院依照一审程序对刑事案件所作的终结处理决定,称为()。其中,对被告人作有罪认定并科以刑罚的称为();作有罪认定但不判处刑罚的称()。 3)二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上诉审判程序对案件所作的全面处理决定,它不受()或者()内容的限制。 4)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判决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审理后就案件()问题所作的书面处理决定,称再审刑事判决书。 5)人民法院依据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决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申诉时应当使用()。 6)人民法…  相似文献   

12.
填空(包括判断) l)一审刑事判决书包括三种,即()、()、()。 2)人民法院依照一审程序对刑事案件所做的终结处理决定,称为()。其中,对被告人作有罪认定并科以刑罚的称为();作有罪认定但不判处刑罚的称()o 3)二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上诉审判程序对案件所作的全面处理决定,它不受()或者()内容的限制。 4)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判决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审理后就案件()问题所作的书面处理决定,称再审刑事判决书。 5)人民法院依据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决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申诉时应当使用()。 6)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传统量刑方法的弊端 在审判实践中,传统的量刑方法多采用综合估量式的量刑方法。这种量刑方法就是审判人员首先审理案件,掌握案情。在法定刑范围内,参照过去司法实践的经验,大致估量出对现在案件应判的刑罚。接着再考虑案件中存在的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情节,最后综合地估量出对被告人应当执行的刑罚或先不估量大致应判的刑罚,而是先考虑案件情节,一次性的估量出被告人应当执行的刑罚。这种量刑方法虽说简便、灵活,已为我国多数审判人员所掌握和实际运用,但也应看到这种方法的弊端。因为犯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刑法条文只作原则的抽象的规定,不可能详细规定,尤其是对量刑情节的表述多为“从重”、“加重”、“减轻”等,但在量刑基准点上究  相似文献   

14.
论数罪并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对行为人所犯数罪实施并罚,使量刑情节被重复适用,导致最终决定执行的刑罚畸轻畸重。在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确定一个比例,以这一比例来决定对数罪应当执行的刑罚(即数罪并罚),不失为克服以上缺陷的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量刑程序是死刑案件处理的关键环节。量刑公开、量刑参与、量刑独立和中立等正当程序原则对限制死刑适用和保证死刑裁决公正起着独特的作用。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中应当贯彻正当程序原则,完善现行死刑案件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三十二、刑罚体系及其种类 刑罚体系就是刑法所规定的依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1.主刑。就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于其它刑种适用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徙刑、死刑五种。 2.附加刑。就是既可作为主刑的补充而附加适用,又可独立适用的刑罚。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对外国人犯罪还可适用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身危险性的特殊预防目的而对累犯进行从重处罚具有必要性,但从重处罚不应突破报应刑的限制,否则违背罪刑法定等原则,不符合保障个人权利的刑法发展潮流。报应刑是量刑阶段的主要依据,从轻、减轻以及免除情节等特殊预防情节辅助之;预防刑为刑罚执行阶段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以是否为各种犯罪必备的要件为标准,可以分为()要件和()要件两种。4.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5.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6.教唆()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7.()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9.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  相似文献   

19.
对于死刑的适用,当今世界性的潮流是废除或限制。我国基于目前的国情,坚持保留死刑,但对死刑的适用从“法定情节”、“犯罪主体”、“管辖、核准和执行程序”上进行了限制,并独创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死刑适用制度。坚持“少杀、慎杀”,既符合了国际性潮流,又符合了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和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酌定情节是量刑中关于具体刑罚具体适用的重要方面,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掌握和运用。探讨酌定情节适用的意义、内容、运用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等,有利于提高对酌定情节适用的认识,以便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