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风压例西风──从第43届世乒赛看乒坛大势马年华这个世界变化的确太快了6年前,曾为亿万炎黄子孙带来无数荣光的“乒乓长城”被“敌军”的炮火轰出了缺口,如今我们都用7座金杯将它灌注和加固“乒乓长城”又屹立于世界乒坛之上。中国人重铸辉煌一个国家包揽全部7项...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的“729”乒乓专用胶皮,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几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与“729”分不开的。时代在进步,729的产品也随着乒乓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懈创新。  相似文献   

3.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05,(11):8-9
超女之后是乒乓“2005王者风范·国球大典”启动2005年10月13日,一项全新的乒乓球赛制横空出世,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从湖南长沙刮起。由中国乒协和湖南卫视联合主办,湖南卫视独家播出, 《乒乓世界》杂志作为协办媒体参与的“2005王者风范·国球大典”正式启动。早在一年前,湖南卫视就与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举办了“世界VS 中国明星对抗赛”、民间海选和乒乓嘉年华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收  相似文献   

4.
宋斐  张晗 《乒乓世界》2010,(3):72-73
说起乒乓球,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日本。作为上世纪50年代世界乒乓球的“中心”,日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迄今为止还统治着世界乒坛的弧圈球技术,更涌现出了诸如松崎君代、荻村伊智朗等一批乒坛巨星。  相似文献   

5.
任重而道远     
在世界体坛,中国享有“乒乓王国”的美誉。几十年来,“乒乓王国”里群星灿烂,耀眼生辉。这些乒坛骄子的成长历程,人们如数家珍,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将两位幕后英雄推到前台。  相似文献   

6.
石小娟 《乒乓世界》2005,(9):100-103
从前.“香蕉球”这一形象的比喻似乎只是足球运动的专有名词.但自从“反手侧拧”技术在世界乒坛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乒乓球选手和爱好者也希望体验这种乒乓“香蕉球”带来的乐趣和快感。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2,(3):142-142
一年一度的上海乒坛的终极决战“加州宝贝杯”爱乒网上海业余俱乐部乒乓联赛总决赛于2011年年底在江湾体育馆圆满落幕。本次比赛由上海乒协和爱乒网主办,康美药业公司赞助,上海傲世达俱乐部协办。比赛汇聚了上海滩老中青三代好手和来自上海各地及郊区的多支队伍,甚至在沪的日本球友和浙江嘉兴的俱乐部也慕名而来,真正印证了爱乒网的宗旨:“立足上海,服务大众,海纳百川,  相似文献   

8.
从1995年到2005年,从天津世乒赛到上海世乒赛,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乒乓世界》在见证世界乒坛十年历史的同时,也在风云际会中走过了一段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十年只是一瞬,却有着春华秋实的沧桑,您眼前这本《乒乓世界》,与十年前相比,一如2005上海体育馆与1995年天津体育馆的差异。1995年,我还只是《乒乓世界》的读者,在1995年改为月刊以及2003年变为全彩的过程中,我参与了杂志的改版策划,1999年至今,我为《乒乓世界》撰写了大量的综述、评论、现场报道以及专栏文章。对于回顾《乒乓世界》十年来的历程,编辑部主任夏娃认为,我非《乒乓世界》的员工,并无当局者迷的困惑;我与《乒乓世界》过从甚密,又有近水楼台的孺慕,所以却之不恭,于是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9.
聚焦     
《乒乓世界》2014,(7):22-23
6月1日儿童节,乒乓“大叔们”在天津武清体育馆全明星周末活动中,“玩”起了花式乒乓。马琳、佩尔森、郝帅、朱世赫、格林卡、陈卫星等中外名将捉对厮杀,用精湛的球技为球迷带来童真般的欢乐 1马琳凭借忽长忽短的进攻,让“一本正经”的朱世赫难以应对 2郝帅在现场观众的齐呼声中,在远台频频用高球“折磨”格林卡 3/4:削球手陈卫星好不容易将佩尔森扣翻在地,不想佩尔森坐在地上仍能回球得分。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5,(1):6-6
去年的最后一期,我们推出了“风云2004《乒乓世界》年度系列”,作为对2004年世界乒坛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正像乒乓界人士所估计的,正如全国人民所期盼的,中国乒乓球女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大获全胜,载誉归来。1992年巴塞罗那、1995年天津、1996年亚特兰大,中国姑娘们横扫欧亚美三大洲每每凯旋而归,中国女队已成女子乒坛的“梦之队”。在这“梦幻之旅”的背后,凝聚着乒坛群英的心血,更有队员们挥汗如雨,球场拼搏的每一份艰辛,而这一切,都丝丝牵动着读者的心。 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女队主教练陆元盛及乒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燮林。  相似文献   

12.
自瓦尔德内尔夺得第40届世乒赛、第11届世界杯、第25届奥运会的男单冠军后,国内外媒体便以“乒坛大满贯第一人”来赞誉这名瑞典乒乓奇才。 笔者以为, “大满贯”的概念应该涵盖个人参加国际乒坛三大赛事的所有项目。老瓦既无世乒赛的男双和混双、又无奥运会的  相似文献   

13.
第四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4月初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偃旗息鼓。本届世乒赛,雄踞世界乒坛长达三十年之久的“乒乓王国”中国队仅靠巾帼建儿保住半壁河山,须眉选手则全军覆没,较之1979年的第三十五届世乒赛败得更惨,世界乒坛,中国队鹤立鸡群、一支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近几年来,男子乒坛呈现出中国——瑞典双雄对抗和中国——瑞典——南朝鲜三强鼎立的格局。那么,多特蒙德大战后,世界男子乒坛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相似文献   

14.
11月18日,寒冬里的一个周日,先农坛北京乒乓球队偌大的训练馆里一片火热。不少人在出汗,有的人竟热得穿起了短裤。原来是150多位乒乓球爱好者,正围在10张球台旁,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挑战乒坛名将乒乓球比赛”。过去人们只是在电视中看到乒坛高手们的表演,很少能与之谋面切磋,北京邱钟惠体育用品公司和北京妇  相似文献   

15.
林萍  杨文运 《体育学刊》2006,13(5):40-43
“国球大典”由民间海选、大师对抗赛、乒乓嘉年华三大主体活动组成,这种高、低端互动的体育狂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体育赛事电视节目“娱乐化”之路,促进了体育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与结合,促进了国内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娃 《乒乓世界》2008,(5):146-147
郭跃华的认真,在乒乓球圈里是出了名的,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乒坛巨星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八获世界冠军的纪录在退役十几年后才被刘国梁和孔令辉超越;郭跃华的幽默,是最近几年被发现的,他和陈新华的趣昧乒乓球表演赛,令老球迷们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让孩子们从此爱上了乒乓。  相似文献   

17.
浓郁的国球文化以席卷之势,来到“青铜故里”铜陵,在小城奏出嚎亮的时代乐章,而当地乒坛人人熟知的“乒乓狂人”史良时,当属乐章中最闪亮的一个音符。史良时今年四十有余,曾是高校艺术系的老师,所以我们日常尊称他为史老师,史老师很喜欢“乒乓狂人”这个称号。我觉得“狂”者,“高”也。“狂”字素来与乒乓颇有渊源,从狂飚、到省狂、再到国狂,还有狂飚王、皓、龙。  相似文献   

18.
甲戌年岁末,亚洲杯乒乓赛在上海燃起烽火。亚洲乒坛各路好手云集申城,逐鹿3万美元的总奖金和冠军奖杯。 亚洲杯乒乓赛是亚洲乒坛的一项传统赛事。按照当初主办者的宗旨,入围赛事者必须为当年亚乒赛团体前8名队的一流选手。但是  相似文献   

19.
一个沉稳内敛、一个激情奔放,个性迥异却形影相随,赛场上是黄金组合,生活中则情同手足;一个清俊儒雅、一个古灵精怪,他们携手演绎了乒乓版的绝代双骄,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更是为人津津乐道;一个是“乒乓王子”美誉加身,一个则被看作乒乓奇才,小球时代“大满贯”的荣耀让他们的名字交相辉映、响彻乒坛。  相似文献   

20.
“旅居德国的乒坛名将施之皓回上海大众乒乓男队当教练了。”消息传出,在上海体育界引起了很强的反响。这是我国乒乓界中定居国外的国手,回国执教第一个人。 费了一番周折,才与已走马上任的施之皓联系上。“我非常愿意回上海,为乒乓事业出点力,辅佐史美盛主教练,这对我也是种挑战。”刚一交谈,施之皓便开门见山谈出执教原委。 今年36岁的施之皓,曾在1981年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