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有10年没有教过一年级了,今年秋天又要和一年级的小苗苗一起成长啦!第一天去教室上课,看到这些一年级的小娃娃,觉得甚是天真可爱。可几天以后,却发现这些小小的人儿,可真不简单。两个班10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其中,最让我头疼的要属小孟。小孟,全年级闻名,说他是天使,是因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悬疑小说《天使与魔鬼》中,美国通俗小说家丹·布朗直接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论战作为小说的主题,并运用巧妙的构思把科学、历史、宗教、艺术、符号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为一体,带领读者经历了一场扣人心弦的生死营救。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双重谋杀的真凶终于在教皇选举的最后时刻浮出水面,但是残忍谋杀背后的真相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到底是伸张正义的天使,还是穷凶极恶的魔鬼,这样两难的抉择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巧 《新作文》2011,(10):22-22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是体育课,同学们高兴极了。 上课了,体育委员在楼下整队,而我们却在下面窃窃私语,心想:“哈哈,体育老师一定会让我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的!”可是出乎预料的是,体育老师竟然让我们…欲知详情,请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刘诗鹭 《生活教育》2014,(15):117-117
正在我的耳朵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右耳朵小天使、左耳朵小魔鬼。今天刚放学,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咕直叫了,看见在路边有很多小吃店,什么卖糖葫芦的、卖奶茶的……香味好诱人啊!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走,买吃的!左耳朵轻轻地告诉我:"买点儿吧!别把自  相似文献   

5.
你可能了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而对于他的《教堂尖塔》或许你并不熟悉。如果这本小说是由充满英伦气息声线磁性迷人的"卷福"为你朗读,是否会激发你的阅读兴趣呢?这位曾以声音完美演绎《霍比特人》系列电影中巨龙史矛革的英国男演员,将在《教堂尖塔》中与我们再次相会。  相似文献   

6.
7.
马雨 《文教资料》2009,(7):26-28
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通过班吉、昆丁、杰生兄弟三人的视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凯蒂的形象,这种叙述手法与策略不仅很好地说明了凯蒂"影子式"人物的地位,而且暴露了作者福克纳本人的南方意识与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瓦尔特·司各特风景如画的散文体小说之后,仍有可能创作出另一类型的小说:它既是戏剧,又是史诗;既风景如画,又诗意盎然;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既逼真,又壮丽;它把瓦尔特·司各特和荷马融为一体。”这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早在二十一岁时的一句预言。谁知,几年后,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便实现了这一预言!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中国经纪人现象,以及社会各方如何看待经纪人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失乐园》深深植根于《圣经》的《创世记》。一方面,受传统和等级思想所限,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的夏娃有着魔鬼般的形象;另一方面,夏娃能与亚当平等交流沟通,向上帝忏悔并勇于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1.
郭琦 《海外英语》2011,(1):200-201,203
长篇小说《时震》发表于1997年,曾一度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封笔之作。该小说不仅是冯内古特后现代小说写作风格的一贯传承,更以其深刻隐秘的思想成为著者的一部世纪末"政治预言"。该文作者就小说中所出现的"科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着小说中科技的社会功能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探究了科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结果的存在意义及对人类本性等方面的反作用。同时通过对小说中关键因素进行的关系构建试图探究出小说家冯内古特对人类社会最终出路,做出理性或非理性的抉择,并通过分析小说中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悲观中透着希望"的预见也可揭示出作品中暗含着的深刻主题及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人文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坛上崛起了一批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中以独有的女性主义视角,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投注了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其中夏洛蒂&#183;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更是被奉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范本。《简爱》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大多数的评论视角都关注于主人公简&#183;爱独立的爱情观、价值观,认为她代表了当时敢于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我说——其实那个引诱浮士德的魔鬼并不是上帝派来的。每个人身体里面都驻扎着一位天使,同时每个人身体里面也都潜伏着一个魔鬼。魔鬼是恶,是怠情,是苟且……天使是善,是勤奋,是坚定……魔鬼与天使永远是一对矛盾。矛盾在世间无处不在。对于矛盾,歌德说:“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  相似文献   

14.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作品,历时九年才完成,自出版后对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夜色温柔》中的女主人公经常被人们认为是“魔鬼”,她们貌似“天使”,却将男人玩弄于掌心之中,令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以从女性阅读和女性妇女研究所提供的批评视角来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女性从“天使”变为“魔鬼”其实是反抗父权统治,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这反映了当时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父权文化的衰落。  相似文献   

15.
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布朗琪是美国戏剧作品中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有人赞扬她的理想主义,而有人则鄙夷她是个爱慕虚荣的荡妇。本文将对布朗琪的双重人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文字简练,含义丰富,致使后人对其理解产生了许多歧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朱熹与王阳明之间的对立。朱熹的解释立足于一种主、客对立的知识性的思维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而与朱熹思路完全相异的王阳明心学,则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阳明心学立足于心物不二、内外合一的哲学观,把周敦颐的"太极"直接解释为"心极",认为《太极图》所描述的宇宙衍生的方式,就是指万物在人的心灵中的显现。无极而太极,太极又复归于无极,是一个创造与消化的生生不息的永远循环的过程。心学的解释超越主、客对立的哲学思想,对全面理解《太极图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3年,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全国性讨论。从学校到家庭、从媒体到社会、从平民到政府首脑,很多人都在评说《较量》与中国教育,教育隐患成了中国人普遍心焦的大事。直到今天,这一讨论也远未结束。 经过十年的积淀与沉思,作者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价关于《较量》的某些争论。因此,作者特邀毕业于日本千叶大  相似文献   

18.
任何教育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的,透过教育现象分析其背后隐藏的人性假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通过理清“经济人”假设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及其意义,考察它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是作者陈忠实在小说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她的人格形象最复杂、心理描写最细微,把握好田小娥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就能很好地理解她悲惨命运的根结所在。田小娥的多重人格导致她最终的悲剧性结尾,这种病态性心理是由社会、家族等外在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董蕾 《学苑教育》2012,(23):56-56
长期以来英语学习因其海量的词汇和繁杂的语法成为众多学生心目中的“魔鬼”,我认为这是方法欠妥造成的。只要我们抓住英语学习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解放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作用,就可能有效地将其从让人生畏的“魔鬼”转化成美丽的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