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说新语时代"是发现与自觉的兴发期。魏晋士人不仅发现了大自然外在的美好,更是觉察了自我内里的深情。在沉睡已久的灵魂慢慢觉醒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了一直被儒教礼法所禁锢的作为社会等级秩序载体的身体。为了挣脱礼教束缚,他们把自我的身体作为突破口:颠覆传统身体的美、越礼穿衣、任情性而行等等。《世说新语》中大量存在的这些身体语言,涵盖了身体为文本这种叙事背后的深层意涵。  相似文献   

2.
张苹 《文教资料》2009,(8):26-27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抛弃了理性,将身体话语置于作品的中心位置。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叙事风格都是从身体出发。本文尝试分析《香水》这一特殊文本,解读出其中的身体话语。  相似文献   

3.
在《钟形罩》里,西尔维娅·普拉斯背离了对女性身体的传统书写,她把身体从传统文化的神话q-剥离出来,探讨了身体书写所揭示的女性内在心理意识和颠覆传统身体书写的美学意义,从而从身体层面解构压制女性的男权话语。  相似文献   

4.
莫里森的《天堂》刻意描写了两个性别对立的社区:作为父权中心的鲁比镇和修道院。本文以身体叙事为论述角度,剖析小说中修道院妇女怎样利用自己的身体实现其主体性,怎样对身份进行改写,并重获身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运用身体社会学理论深入分析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名作《孙行者,及其即兴曲》,通过展现各种人物的身体形象,汤亭亭有力地抨击美国白人对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并塑造出身心自主的独立美国华裔形象。  相似文献   

6.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14年所创作的《儿童法案》一书因其题材选择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包裹在法律与宗教外衣下该作品的内核却另有所指。麦克尤恩通过对身体的书写来向读者剖析隐藏在其背后的欲望,揭示身体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物的身体言行展现英国当代社会中面临婚姻、家庭、工作三重压力下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不谙世事的孩童如何在死亡威胁、宗教信仰、个人意志间进行抉择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7.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14年所创作的《儿童法案》一书因其题材选择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包裹在法律与宗教外衣下该作品的内核却另有所指。麦克尤恩通过对"身体"的书写来向读者剖析隐藏在其背后的欲望,揭示"身体"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物的身体言行展现英国当代社会中面临婚姻、家庭、工作三重压力下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不谙世事的孩童如何在死亡威胁、宗教信仰、个人意志间进行抉择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悲剧作品采用平视视角,喜剧作品则采用俯视。正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小说达到了悲喜杂糅的艺术效果,本文分析了视角转换的三种方式:独特叙事情境的设置、情节和内容的悖反及隐喻功能的运用、从旁观到自省。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期间,在美国政府的高压驱逐政策和同化过程中,北美本土族裔部落节节西迁,被迫接受隔离教育,逐渐的退向了社会、政治、文化的边缘。然而,最早的本土裔的英文小说却在这一时期艰难的萌芽,顽强的用英语,这一白人的语言捍卫了本族裔的尊严,深层揭露着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所谓西方文明的暴行。作者试将运用文化创伤理论来深入剖析奇特卡拉-萨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故事》集传记与短篇小说为一体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美国人》是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小说处女作,本文拟从该小说的语言和叙述视角出发分析其文体特征以及其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彰显。主要分析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和其内部的视角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西苏等女性主义者身体写作的观点,在萧红女性写作中,特别是小说《生死场》中得到典型的体现。文章将从女性与生育、女性与死亡两个方面,昭示萧红对女性真实生命本原的关注与追问。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的《废都》随着九十年代"身体热"研究热潮出现,其思想内涵也得到了更深刻的挖掘,女性这一性别主体或被物化、或被象征化、或被异化和边缘化、或被身体化和欲望化。她们的存在没有主体意识,只是作为肉欲的载体—身体,来演绎和诠释着身体叙事的策略。从身体叙事的角度来研究这部作品,一方面可以突出女性的边缘化和异化的生存状态,并给现代女性以反思;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作家的人性关怀和对病态社会心理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身体不仅仅是身体本身,还是身体话语的媒介和权力使用的肉体.在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诸多女性的身体参与到了作品的叙事中,其中,驯服的身体、趋同的身体及反抗的身体的具体叙事,体现了福柯权力与规训理论中权力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及权力内部的反抗,反映了男权文化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她们的不满和诉求.  相似文献   

14.
张盛美 《海外英语》2023,(16):212-214
身体书写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所著《心灵的慰藉》中的重要主题。威廉斯通过对家族女性患病身体的关注勾勒出美国西部家族与地域交织的密切关系,将身体的概念由人类身体拓展至土地、鸟类等非人类主体,以身体话语表达其对于社会问题的态度立场。该文通过对作品中身体书写的梳理,探讨威廉斯何以借助身体书写破除疾病隐喻实现个体心灵疗愈,揭示身体作为自然、社会、文化象征隐喻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私人化写作在当代文学及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林白作为一个重要代表,可以说开了“个人化写作”的先河。《一个人的战争》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眼光观察世界,用女性自己的话语,从自己的身体出发去书写女性本身的生存体验和生命状态,试图建构女性自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身体转向”,身体成为各领域的研究前景,文学研究领域也兴起了研究浪潮,形成了文学身体学理论。《素食者》塑造一个为了逃避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采用食素和自杀等方式来反抗强大的社会机制的女性形象。“禁锢和逃逸”是文本的主题思想,英慧的“身体”是暴力、性和压迫的遭逢者和见证者,同时其身体也是她反抗之武器。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通过细读文本的身体叙事,质询女性境遇之因,体认女性身份的枷锁,反思现代男权文明的虚伪和暴虐,聆听女性的自我诉求。  相似文献   

17.
以身体叙事学为依据,将意识流小说托尼·莫里森的《爱》中的身体加以叙事分析,探索黑人在民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身体上与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用天使般的“爱”化解黑人内部矛盾,用黑人真正的身体语言形成黑人民族生活中“真正的罗门”。只有黑人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融化矛盾,爱体现在人物关系上,而人物关系维系的最基本方法就是身体,因此身体叙事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丰富的意蕴。在小说《黑暗的心》中,康拉德塑造了鲜明各异的身体形象。这些身体与西方殖民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在描写被西方殖民者丑化、规训的他者身体,还是西方殖民者自身在困境面前不堪一击的身体,康拉德都用他冰冷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人性中灰暗惨淡的一面。通过身体书写,他不仅仅只是控诉西方殖民主义惨无人道的种种罪行,更是在反思拷问现代文明对人性潜移默化的摧残。  相似文献   

19.
英国当代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其作品《只爱陌生人》中着重刻画了某些具有隐私意味的身体器官,并以身体为视角向读者揭示恐怖主题。针对身体与意识的关系,探讨个体的生存状态,并说明身体已然成为窥视人物内心世界和隐秘情感的锁眼。  相似文献   

20.
《怀念狼》与《高兴》是贾平凹两篇比较重要的小说,其中体现着作家对身体的三重理解:一是身体与承载身体的肉身同义;二是两者分开,承载身体的肉身处于缺乏状况,而身体则上升为身份;三是两者的分裂加剧,当缺乏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肉身被悄悄隐去,身体则完全成为一种"装饰"。身体的形成是人们通过想象而参与建构的结果,承载了众多的社会"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