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向苍天呼吁》积极探索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创新运用多重叙事视角的叙事方法,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丰满了人物形象,而且升华了故事主题,彰显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魅力,这是该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坛上雄踞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向苍天呼吁》是美国非裔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成名大作。其重要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模糊叙事。在模糊叙事的作用下,该作品中的人物在对自身和他人的身份认知上出现了困惑。非裔人物对自身身份和文化的困惑在美国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背景衬托下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从小历经磨难,心灵饱受创伤。面对幽灵般的创伤记忆,鲍德温敢于直面创伤,通过文字的方式接受创伤、叙述创伤,从而超越创伤。鲍德温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大部分作品是自传或半自传性质的"表达性写作"。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向苍天呼吁》中,通过主人公约翰皈依宗教前后的思想活动以及其他人物的回忆,鲍德温回顾了自己童年时期所经受的形形色色的创伤性事件,藉此抚慰自己饱受创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以一个青年乃至成年人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父子间的矛盾与亲情,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伦理的特殊性,是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极为深沉的父子人伦的典型样本,有极高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向苍天呼吁》是一部关于追寻身份认同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黑人家庭各成员的种种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黑人群体的创伤性体验和记忆,这种体验和记忆是黑人过去的重述,同时也预设了黑人的可能性未来。主人公约翰冲破了父亲、宗教、群体和自我否定的重重包围,重新寻回早已失去的身份,同时也架承了黑人的过去和未来,为本族群体寻回失去的身份。作者鲍德温通过约翰表明了黑人和黑人群体不能在悲痛的创伤中盲目失去自我,应该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在整合中确立本群体的身份的立场,同时也揭示爱的力量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象朱自清这样把语言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的人也会有语言痛苦吗?有!其实,语言痛苦何只朱自清有呢?宋玉“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一种难以准确把握的痛苦;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一种难以表达的痛苦;杜荀鹤“一更更尽至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这是一种呕心沥血的痛苦;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一种痛苦挣扎后的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出”,这是一种美景逼人的痛苦的焦虑;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  相似文献   

7.
对约翰在宗教世界里自我寻求和身份重建进行分析,探讨了约翰身份分裂的深层原因以及宗教在约翰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指出只有在宗教中约翰才能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8.
引言张承志的早期中篇力作《黑骏马》向我们初步展示张承志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审美理想,这些东西在张承志以后的文学创作中一以贯之,且又有新发展和突破。本文试以《黑骏马》为切入点,通过对张承志对人生痛苦和苦难的独特感悟的考察,分析一下这位理想主义者从灵魂上对痛苦的超越及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黑骏马》给我们的第一感受,无论是从描述的爱情悲剧和生活的场景上,还是从小说具有的诗的律动和节奏的语言上与表现手法上,都是悲怆而高亢的,正如那首从形式和情感两方面始终贯穿作…  相似文献   

9.
戏剧《李尔王》中的父子冲突体现了多重伦理原则。首先,父子冲突体现了社会伦理的演变,父权传统遭到了新思想的挑战,子辈中出现了敢于反抗父权的叛逆者,他们不择手段化解父权带来的焦虑和威胁,并最终在冲突中胜出。其次,父子冲突中对自然法则的崇拜破坏了人类社会文明,力量至上的丛林法则让传统道德伦理蒙羞,使其成为不堪一击的社会稳定遮羞布。从美学原则上看,善恶冲突具有使善者价值更为璀璨的作用,文学往往通过恶来衬托善,并通过恶带来的恶果来反思社会伦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父子"伦理是"家族"叙事主题一维,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王安忆小说文本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王安忆在"日常经验"与"当下生存"的背景下以一种"人本主义"却又不失"现实批判意识"的文化立场和伦理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念,书写了叛离传统的父子伦理这一主题,完成了从消解到构建的父亲形象塑写.  相似文献   

11.
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日子里,在苦痛磨砺着艰难人生的岁月中,亲爱的同学们,请让我们擦干眼角的泪水,轻轻打开《名人传》,从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人生历练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吧。记住:扼住命运的咽喉,明天的成功必将属于你!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故乡》的审美魅力和读者情感共鸣而生成恒久的阅读印记,形成生命与故乡的缠绕交融状态.其以乡村伦理之"常"为显性叙事,以美好人性之"变"为隐性情怀,把现实的"乡愁"和精神的"乡思"进行审美呈现和诗性表达,寄寓了生命主体对于文明世界的殷切向往和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3.
杨旸 《现代语文》2007,(2):41-41
作家在叙写“父子伦理”这种富含传统文化价值隐喻意义的关系时,都在某种程度上彰显着创作主体“时代性”和“文化性”的价值理念和艺术观念。在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父子伦理关系多被简单地叙写成现行历史观主导下的文化象征符号对立模式。而到了苏童处,文本中“寻父”、“审父”和“弑父”的情节显示着创作主体对于父子伦理关系更为人本化和复杂化的叙事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获得英国布克奖提名的小说《书店》讲述女主人公弗萝伦丝经营书店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展示了女性的生存抗争之艰辛。结合作家笔下英国广阔社会图景,本文通过分析弗萝伦丝抗争的加玛特夫人的权力网络以及社会转型和人性等因素,总结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之源,试图揭示作家对于女性生存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徐蕊 《现代语文》2009,(7):123-124
张承志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黑骏马》中他用超越性的眼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探索,忍受失落的悲伤和精神无归属的苦闷,继续爱和怀念着草原上的索米娅和奶奶,升华了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17.
欧茨在《大瀑布》作品中描写了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被压迫的生存状况,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抗争。人们自然生态意识觉醒而保护环境和女性对自身压迫的地位的认识而对自我的追求,体现了欧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饱含了她对人类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桥头眺望》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早期的一部作品。该剧围绕主人公埃迪从平凡走向道德堕落,最终毁灭的故事,揭示了现代人生存中的伦理悲剧。埃迪伦理困境中身份的迷失、情欲和责任的冲突成为埃迪悲剧的主要表现。埃迪处理伦理关系时,理性意志的失控、错误的伦理选择和伦理行为构成了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桥头眺望》中,米勒通过书写埃迪破坏伦理禁忌遭受惩罚的个人悲剧,来唤醒人们重视对亲情和伦理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话语是组织过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组织涉及"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三方面问题.话语不仅传达信息,同时传达特定情绪感染读者.<圣经>借助权威话语建立信徒对基督教的依赖和信任,巩固基督教的社会地位.其权威话语体现在言说主体的权威形象塑造,言说主体与接受者的悬殊地位的设置以及具备教化功能的言语方式.本文以<创世记>为例,探寻<圣经>权威话语建构的踪迹.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被世人称作"散文中的莎士比亚"。笔者结合叙事学的阅读方法,对其小说《爱玛》进行解读,得出其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其对反讽结构的艺术性构建上。作者通过将一个幼稚而自负的女主人公作为反讽的对象,逐渐将一个从幼稚中走向成熟最终获得幸福的女性故事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