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催生了新的样态和发生路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为开展学校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其效果众说纷纭,质量何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准备、学生的个人特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评价方式以及技术的友好程度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据此,透视和总结美国斯坦福在线高中开展在线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提高线上...  相似文献   

2.
李超 《教育艺术》2021,(3):64-64
今年春季,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改变了全球各类学校的基本教学方式,让互联网线上教育教学成为了最火热的网络名词。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我们一线教师从心平气和到龙颜大怒,从教师的忧心忡忡到家长的焦虑不安,另外加上家中"小神兽"们各种千奇百怪的表现,让线上教学工作触动着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迫使一百多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从线下转为线上。2020年3月,美国中小学也被迫开始线上教学。这种授课方式的改变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准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美中小学学生线上学习需求,美国智库城市研究所使用美国社区调查数据,对5~17岁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进行了评估,于2020年4月29日发布《把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生需求——远程学习环境评估的视角》研究报告,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刊特组织对该报告进行编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学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战疫",初中生居家学习。为规范在线教学行为,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各地设计实施了线上教育教学方案。尽管如此,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对初中物理线上教学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指导,确保了教学进度。随着疫情好转,职业院校要汲取此次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充分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根据相关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信息化建设情况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将职业院校发展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及2.0发展阶段。进入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仍面临着学校对信息化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仍显不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完善,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快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的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推进职业院校与信息化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6.
庞智华 《辽宁教育》2022,(16):66-68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云课堂”“云教育”随之而来。那么,面对线上授课、线上班会、线上活动的同步开启,学校该如何开展好思政教育的“云服务”,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成长?教师该如何成为学生思想领路人,规范而顺利地将“线下”调整至“线上”,科学而合理地由“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寻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我校的“云思政”,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及其相互关系各环节系统布局,同时由单一的思政课程转向全学科的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上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无疑加速了线上教学的推进。这不仅给线下教学带来冲击,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如何才能适应在不同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本文就“新冠”疫情环境下分析了线上教学工具或平台的选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材内容整合、课件设计、录屏技巧、课堂效果反馈等方面做出了思考,以启发教师对今后的线上英语课堂教学从新的角度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学校迅速由线下面授改变为线上教育。如何提高线上教育的实效,这是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呈现小学语文线上教育模式从1.0版到2.0版再到3.0版三个阶段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按照学校及上级“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教师积极响应,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学习各种新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等教育平台向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微课、直播授课等教学服务,为学生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就教育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活动及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异常活跃,发展迅速;以发展学生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改革步伐坚定,且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线上教学,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由于中小学延期开学,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学习成为当下最常见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教学,如何让线上教学更有效力,成为学校及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当下教育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主体,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暴发,几乎每所学校都经历了教育中断。为了恢复学校教学工作,全国各地区根据教育部指示组织开展多重形态的在线教育,这创造了一次不可忽视的变革学校教育的契机。教师应急式地开展线上课极大地考验了其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合作能力。一系列大规模线上课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并未从此前的培训活动中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因此还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教师专业化路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育技术,更要将技术融入教学实践,让技术服务于专业合作,这强调的是应对未知和不确定的专业能力。为探索有效的教师专业化途径,基于专业资本的视角来审视疫情对教师提出的多种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反思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培育教师应对突发变化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莹 《辽宁教育》2022,(18):8-11
线上教学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为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克服线上“隔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线上教学有效性,教研部门和学校需要通过开展线上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加强线上教学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助力线上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就教育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活动及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异常活跃,发展迅速;以发展学生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改革步伐坚定,且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就教育而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活动及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异常活跃,发展迅速;以发展学生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改革步伐坚定,且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生产生活遭受许多负面影响,对外教学更是深受阻滞。在持续不断的疫情纷扰下,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中文国际教育教学的常态。因贵州师范大学2020“汉语桥”线上团组在疫情期间成功为越南学生进行线上对外教学,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线上团组的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师实践为后疫情时代下线上中文国际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新途径,供相关教学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在线教学的普及,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对在线教学进行了审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职业教育在线教学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特质精准地琢"器"。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线上教学"教什么"。这意味我们要对职业教育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刘敏  曾建东 《四川教育》2020,(11):21-22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基于线上教学实践,教师可运用“一二三四”模式,找到开展在线教学的正确方式:甄别选择一个在线教学平台,着力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学生自主学能力,切实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做到线上与线下、教学与教育、优化教法与学法指导、家庭与学校的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20,(3):104-10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门决定实行"停课不停学"。为不影响学生学业,网课——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手段,成了各级各类学校在特殊时期开展教学活动的不二之选。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对网课的体验情况,本文以滁州学院2017-2019级英语师范专业为调查对象,介绍了当下大学生网课教学背景,对比分析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异同,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线上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应建议。这一研究,一方面能为各校授课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相应借鉴,另一方面也为该专业在日后教学过程中优化线上教学方法,获得线上教学更好效果提供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倩 《辽宁教育》2022,(18):15-17
<正>开展线上教学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也是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的有效手段。线上教学与常规线下教学有何区别?如何通过线上教育促进孩子成长?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的研究与管理,更好地落实“停课不停学、在线不减质、居家不降效”,不断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