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燕南赵北地处由于太行山东麓诸水东注冀中凹陷形成的一系列淀泊洼地,它是以白洋淀-文安洼为核心的自然地理分界,进而对战国时期诸侯国势力范围的划分产生了深刻影响,燕南长城及此后长城堤的修筑印证这一事实;随着白洋淀区域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迁,战国时期燕南赵北划分的地理意义渐趋式微,燕南赵北间人为的在政权疆域上的划分失去意义,燕南长城实现了由堤防-长城-堤防的功能转化;燕赵文化的融合和逐渐成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雄安新区武术会这一民俗活动进行系统梳理。武术会是雄安地区普及最广的民俗娱乐活动,从其文化渊源角度进行探究认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雄安的尚武传统,崇“义”文化树立统领了雄安的武术精神,喜欢音乐增强了武术会的欢愉氛围,节庆信仰搭建了武术会的固定展演平台,套式化表演形成了武术会模式化的展演特色。雄安尚武是中华民族农耕时代尚武文化的一面,武术会也是中华民族最普遍的娱乐方式的缩影,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应考虑武术会特色民俗文化的承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调整规划,河北雄安新区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不断发展。雄安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延伸区,逐渐发展为除张北地区之外的重要"两翼"地区之一,从科研院校到金融机构,各企业、事业单位在雄安地区的发展都有了明确的规划。雄安新区逐渐建立了配套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不断地增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被频繁地使用在多个场合,其构建的路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雄安新区地处古代宋辽边界,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安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也需要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本文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中体现出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分析,提出雄安新区所辖区域内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重大决策背景下,基于历史视域,追本溯源,在考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建制沿革与变迁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底蕴、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重要战略地位角度初步探究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6.
雄安新区主要涵盖了河北省雄县、安新、容城三县.雄安新区三县是白洋淀流域主要沿线地区,古代吟咏三县的诗歌很多,但一直以来未受关注.这些诗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地当时的地理、物候风貌,体现、传承了燕赵文化精神.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观照雄安新区古代诗歌,发掘其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内涵,以期为雄安新区的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在法治的框架下建设雄安新区,做到定位明确、有法可依.雄安新区法律法规建设应遵循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全国性与地方性相结合、体现新区性质和特色的原则;应赋予雄安新区地方立法权,制定明确雄安新区的法律定位、建设目标和任务等法律法规,制定《雄安新区管理条例》《白洋淀湿地保护条例》和其他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反映雄安新区特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2.5公里处,坐落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公里,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燕下都瓦当自出土以来,以其纹饰种类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和文化内涵深厚,与秦雍城、齐临淄瓦当被学术界称为先秦时期三大地域瓦当.燕下都瓦当出土已有百年历史,对其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时间为序,将燕下都瓦当出土与研究情况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梳理,旨在为以后燕下都瓦当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建设应当坚持立法先行,保障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于法有据.目前雄安新区立法权限配置尚不明确,立法权限的配置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以及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授权立法下雄安新区存在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授权立法和河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三种配置途径;职权立法下雄安新区可过渡到城市管理体制建设成设区...  相似文献   

10.
雄安新区的建立,不仅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起因,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结果.因此,在雄安新区产业布局中,要发挥税收政策的扶持和引领作用,就应该以降低征纳成本和风险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体现灵活机动、科学高效的地方特权,制定出符合雄安新区产业布局特质的税收政策制度,构建"合纵连横"的综合治税机制,强化税收信息现代化建设,厘清雄安新区与其纵横隶属关系的税收征收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1.
确认铜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确认苗疆,就是确认十三布政,就是确认蚩尤文化,就是确认南长城。通过确认可以得到铜仁的历史直通史前史,直通华夏民族炎、黄、蚩尤三大始祖,直通华夏的母文化,直通人类的文化基因库,这就还原了铜仁历史的本来面目,复兴铜仁的史前价值和史前地位,这对铜仁在当代的崛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春秋至战国时代,以道德立国的文化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春秋贵族的诚信之风到了战国变成了官僚诈伪而无信的道德沦丧。这种转变体现在道德主体面对社稷、职责以及他人之时,在立身行事上大相径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它为封建社会奠定了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基础,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宏观调控系统。丰厚的文化积累、良好的文化生态、激烈的社会冲突、独立的智者阶层和天才的出现,是黄金时代形成的原因。随着秦汉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帝国的建立,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14.
尧山文物古迹群分布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尧山的南山峰顶和北山宣务峰上,不仅有汉代的尧祠和尧庙、隋代高僧彦琮墓和进士赵渔的墨题石刻等,还有隋唐及其以后的石碑壁刻、准提千佛石塔、皇姑楼等。这些宝贵的文物很多在文革中遭到空前破坏,改革开放后又因村民开山炸石二度受到破坏。秉承着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思想,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对尧山及周边几个村子进行调研,总结尧山文化发展保护现状,综合以往相关资料,对当地政府建设尧山文化旅游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楚辞的服饰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楚辞中的服饰(包括丝织品)描写为依据,阐述战国时期楚地服饰风貌及其特征,研究楚辞的服饰文化价值。楚辞中的服饰文化现象至少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为研究战国时期南国楚地服饰文化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二是楚辞中的服饰现象反映了南方楚国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三是根据服饰文化传承的特质,从楚辞服饰现象出发,不仅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的服饰踪影,而且后世的服饰现象也可以从楚辞中寻觅到历史传承的雪泥鸿爪,楚辞中的服饰现象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秦汉铜币"半两钱"上的铭文"半两",是春秋战国时秦国货币的形象识别符号。"半两"造型,源于炎帝神农氏部落图腾徽标:"神牛"和"神羊"。以图腾徽标作为国家货币识别符号,是中国古代造币传统。"秦半两"使用以枚数计算,不用"两"作计量单位。"半两"不是货币计量单位,"半两钱"也不是"记重货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把握屈原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应该注意以下十大关系,即:①屈原和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圣贤的关系,②战国时代与春秋及春秋前社会以及秦以后社会的关系,③楚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④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⑤屈原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系,⑥屈原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能的关系,⑦湖北湖南与战国时期楚国其他地方的关系,⑧真实的屈原和文化传承中屈原形象的关系,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⑩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陕鄂边界古长城的建筑时代、历史背景与地理分布长期不明.通过分析各种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这道古长城的走向、形制和建筑方法作了探讨,断定其营造年代是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同时阐明长城线上诸关隘的具体位置.上述问题的澄清对于研究长城史学和陕西历史军事地理均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朱及其学派从诸子百家争鸣时期“言盈天下”的显学到后世的几近湮灭,除了复杂多端的外部原因,其极富感性的学术精神、极而言之的表述方式,使他的哲学思想更容易被割裂、被扭曲。分析杨朱哲学的湮灭与中国哲学人本主义传统的阙如之关系,及由此给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说明弘扬个体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到两汉大一统盛世,中国经过了一个由周小一统中国之分裂而进至于汉大一统中国之建立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对应,先秦两汉士人也经历了一个由“闵周”、“从周”以至于“崇汉”的精神进程。作为民族的心灵历史、精神历史,中国文学从《诗经》到汉大赋,正以文学的形式对先秦两汉士人由悲悼、向往小一统中国之过去到拥戴大一统中国之现实这一精神进程做出了历时态的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