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自1993年底起开始在大型工业企业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加快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过程,最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刘鲲 《科技与管理》2010,12(4):15-16,29
通过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重要指标即科技活动人员、企业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投入、技术创新产出等的比较分析,客观地反映了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地位,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严谨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杜宏巍  张东生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46-152
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文章建立了由创新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支撑机制和运行机制有机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将技术创新主体从“企业”深化到企业中的“人”,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动机转化为人的行为动机,把技术创新主体划分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公司、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并由此构造了技术创新动力的三级传递系统。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特别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相联系,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以确保企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前主席亚瑟普洛斯说,“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一、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组成部分 1.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源头,技术创新是企业不败的根本。技术创新是通过企业综合利用市场机会和技术发展的程度进行决策和有效运作,以创造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叶明 《科学学研究》1990,8(4):91-99
为提高美国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开发有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改进各级工程教育,加强大学技术创新能力,增进教师、学生和工业部门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倡导了一种位于大学校园内从事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工程研究中心,本文就美国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的背景环境、构思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创办程序等方面作了述评。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19世纪下半叶,德国最先在企业里系统地利用科学家,其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一战中得到了展示.美国的工业实验室最早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建立研究实验室,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使公司获得很大发展,其他大公司群起效仿.贝尔实验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大型的企业研发机构不仅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还将触角伸向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以贝尔实验室为代表的企业研发机构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我国宜昌、南阳两个城市和北欧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典四国工业企业在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源、影响创新的成功因素和障碍、创新费用、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产出等方面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规模对这些创新行为和特征的影响,以此初步地鉴别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某些基本特征。进一步揭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内在规律还有待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宏观角度,对鲁粤苏浙四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其它三省相比,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效率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政府研发投入带动能力、投入结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四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一致性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我国 1788家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对企业产品 /工艺创新、重大 /增量创新二组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进行了一致性的研究 ,证明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致性的规律。企业遵照创新的一致性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技术创新活动 ,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分析,将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比较,根据工业企业创新的特点和需要,把政府、企业、高校、研究和金融机构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网络体系,从而优化与整合各创新要素,最后建立了工业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为其全面创新提供了模式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 ,直接反映该企业、该地区、该国家的科技与经济能力及水平。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指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也就是说 ,技术创新就是以新技术 (全新或改进技术)为手段 ,并用于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经济活动。技术创新既能反映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 ,又能提高竞争力 ,为企业开辟新市场 ,取得经济效益。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甚至能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社会环…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企业为 主体的经济活动。是企业为响 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并刺激和重 创市场需求,把技术要素与生 产要素、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 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 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 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即是在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极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充满风险的活动。要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过程中信息处理的绩效。近年来许多企业难于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或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由技术创新、广告强度和市场力量三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模型,以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2006年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对市场力量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创新能力的增强能够加剧行业竞争程度;广告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广告支出多的企业倾向于开发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则会带动广告投入以显示产品差异性;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国有企业更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且行业规模越大创新活动越频繁.根据市场力量方程的参数估计,我国多数工业行业仍处于"贝恩标准"下的低集中型寡占市场,行业资源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配置.与单方程回归结果的对比显示,联立方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避免实证结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主要指新技术、新工艺从研究开发、生产到首次商业化的经济技术活动,它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只能由企业来实施并完成。检验技术创新绩效的是市场,脱离企业、脱离市场的技术创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省技术创新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指出“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战略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的实践,从企业研发与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等几个方面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技术创新程序复杂,是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提出,经过研究开发、工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完整过程[1].它同时受市场拉动力、技术推动力、政策诱导力和管理保障力作用的影响,是市场、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所涉及的市场、技术和企业内部管理都具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以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能力、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质量、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情景,以及制造企业组织学习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检验结果,对制造企业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联盟是指企业之间联合从事研究开发的行为,是一种技术创新组织.为了解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及发展,1999年7月,我们对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根据部分统计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就我国产业界对企业技术联盟的认识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变革速度的日益加快,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路径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体系构建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现有创新理论并结合当代技术发展特征创建了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进而构建了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维法耦合的技术创新路径,最后结合煤层气开采卸压消突创新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提高了技术创新路径形成的客观性,从技术创新本质层面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应用软系统方法,将企业技术创新视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按照软系统的7步骤法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在此模型上应用软系统中的3E理论,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年至20009年相关科技活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