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大众消费文化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等都对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活动的建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缔构编辑观”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对现代编辑活动的考察.进一步阐述编辑活动社会属性意义上的多重性建构特征。分析认为,编辑活动是人类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建构意义。编辑活动通过对作者个体的精神文化创作品的鉴审、把关,是对社会科学文化形态有序的整体性建构;同时通过精神文化产成品对读者心理意识的影响,也是对社会大众心理意识形态的有机建构。因此,编辑活动必须反映社会主体意志,体现社会文明进步需求,准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总纲,在社会科学文化形态和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的多重建构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的诗歌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独领风骚,近代以来随着西学和新学的冲击却日渐衰微。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价值不可磨灭,近年来和现代传媒相融合,产生了很多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这类节目引发了全社会的诗词诵读与欣赏潮流,充分体现了中华古典诗词文化以人为本、关注现实和兴发感染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人类基本行为规范、基本社会道德伦理,以公众化和潜移默化方式,把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传播四方,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然而,现代传媒中的非健康内容对个体的影响日趋严重,它影响学校教育的实施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从现代传媒的性质入手,分析了现代传媒对个体及社会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与影响的新特点,以及加强对现代传媒法制化与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中,编辑扮演着"中介"的角色,是传播网络中的一个结点。而传媒产业进入市场后,编辑的"中介"角色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在体育文化的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中,编辑的组构、整合和优序化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编辑的作用在于净化和优化信息,提高传播质量,强化职业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中国报刊业也就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兴起。报刊业作为一个行业的兴起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突出的一点就是改变了小说作品的传播手段,报刊因此成为了小说传播的主要媒介。同时中国近代小说传媒的变化,对作家、读者和作品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一方面,编辑活动要收集、判断所有文化产品中的精华,通过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将其纳入传播渠道,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已有的文化结构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车轮时,编辑活动就要兴利除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推进文化的革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三方面阐述了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以期探索在我国改革开放所处新的历史时期编辑的文化特征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领域经历了一场自近代以来最重要和最富成效的现代化转型。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具有后发性、外源式、渐进变革特征。在传媒制度层面,传媒效率、公平和自由诸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性,但仍有进一步现代化的空间;在传媒文化层面,呈现出繁荣局面,文化表达多元化和传媒文化大众化特征具有解构既往高度政治性传媒文化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出现道德品位低俗和审美价值贫乏的问题。未来传媒发展中仍需持续现代化,结合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中国特色和西方经验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和谐的传媒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的基本理论观根植于潜藏的情感能力”。情商对编辑的选择活动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如不良情绪、不同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以及人际关系都对编辑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不断提高编辑主体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对提高编辑主体的情商修养,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孕育阶段、古代阶段、近现代阶段)的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才形成了具有独到风格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湖湘文化的发展正处在民族与社会双重危机下,而如何构建一个兼容中西的近代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达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学报走网络化的道路 ,必须重视研究其网络化后的著作权维护问题 ;加强规范化编辑 ,实现内容规范化与形式多样化的统一 ;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管理手段 ,强化编辑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编研是开发档案资源的一项文化工程,编研工作滞后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因此针对影响编研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力度、加强编研成果深度,注重档案编研质量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略论学报编辑工作中的策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策划工作在学报的生存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学报工作中存在着策划意识淡漠、缺乏整体和持续性策划、追求即时效益等问题。学报编辑应该树立现代策划意识,提高素质修养,寻找编辑策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媒体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而编辑则是媒体的"大脑"。如果没有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编辑队伍,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方向性、导向性等就会发生偏差,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高媒体编辑的素养、强化编辑的责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毕苑 《教育学报》2007,3(1):79-81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重任;教科书的编审制度与教育行政体制相关联,在近代逐渐走向成熟。教科书的发展折射了近代文化的转移。教科书展示了近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转换历程。教科书承担了近代国族认同和国民塑形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浅谈编辑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编辑现代化成为近几年来编辑工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编辑现代化,主要是由编辑观念现代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只有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编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关键,在于其特有的组织文化,而张元济则是这一组织文化的主要奠基者。商务印书馆的组织文化,表现于其“以扶助教育为已任”的宗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格规章制度的管理等方面,它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学报编辑必具的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是学报编辑必具的品格。创造性品格不仅有利于编辑人员发现、组织、鳊发优秀稿件,而且有利于开放办刊,加强刊物对外交流,协调各方面关系,扩大学报影响,提高学报整体质量。创造性品格在学报编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文字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处于俗字入典的重要时期。唐代的专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俗字异体.对书中的异体字进行研究将对汉字文化、汉字发展史、字典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意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编辑活动就是编辑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编辑主体必备和追求的思维,它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或缺。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发散性、灵活性、超前性、批判性等特点;对精美的精神产品发现和加工的过程必然要求编辑主体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