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用语言文字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谓之“描写”。这里所说的“事物”,是指置于一定结构之中的材料,即选用的事例。现场短新闻是记者手中的“兵刃”,不是摄影家的数码照相机,也不是齐白石们的五彩狼毫,要想把“事物”变成读者可以感知的特定形象,主要借助于描写。那么,怎样描写好“事物”呢?  相似文献   

2.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3.
一条导语的好坏往往决定一篇消息的成败,新闻导语精采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介绍的是新鲜事物,甚至可能是读者完全陌生的事物,或者是远离读者日常生活体验的事物。要使群众接受较为陌生的信息或观念时,可以先提出一些受众较熟悉、易于接受的话题,如同投出一张“名片”,从而在心理上沟通双方,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或信息,这便是“名片效应”。“名片效应”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反映在新闻写作中,西方新闻作品中很注意在导语中巧妙地“投递名片”,以吸引  相似文献   

4.
“配乐广播”是发挥广播“带响”特点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也是颇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形式之一。配乐广播,就是将写成的文字稿通过播音员的朗诵转化成声音语言,然后恰当地配上音乐进行宣传的一种广播形式。熟悉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的最大特点是长于表达感情,它有一种特殊的概括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而音乐在配乐广播中起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描写环境,烘托场景气  相似文献   

5.
镶嵌,亦称嵌字。即有意识地将眼前事物的“名称”或作者心目中认为有某种特殊作用的“字眼”嵌进标题的词语中去,让读者感到新鲜、别致,从而留下深刻印象的修辞方式。 镶嵌辞格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下面几类: 一是把事物“名称”分割开来,分别“嵌入”题中,构成富有新意的短语。如: 最灵的宝 (1979年12月5日(河南日报》) 这篇通讯的标题,把灵宝县名拆开镶入题中,简  相似文献   

6.
《烛光映照半街红》这篇特写,截取特定条件下(停电后)一条商业街上特有的场景,描写了烛光映照下几家商店和饮食店的营业情况,构造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反映了朴实自然的人情美。首先,这篇特写视角独特,构思巧妙。“烛光飘摇,人影浮动”,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起笔便吸引了读者的视线,挑起读者的好奇心。接着点明具体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和原因,“昨天下午二时许沪南地区停电”之后,描写了潇潇春雨中大小商店齐齐点上一支支蜡烛所形成的特有的朦胧气氛,让人如身临其境,陡然生出一份熟悉和亲切感。接下来生动传神地描写了食品店、果品店、包子楼、西菜馆和眼镜店里,烛光飘摇下人们的活动和对话,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吃包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闻同其它新闻一样,要写出它的动态感,同样要求我们首先从事物过程的动态变化中准确地提炼出参与新闻表述的动态因素,然后用运动式的表达技巧来表现事物的变化和实质,使写出的新闻活而不滞,充满动感。一、抓住现场,用生动形象的写实手法,活生生地再现新闻发生的氛围和场景,通过动态的外在表现,深刻地反映内涵。这种写作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寓意深刻的现场情景,感人的场面或精彩的人物对话,以绘声绘色的动态描写:“引人入境”。这种动态描写,可以将经济事件对人对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得更加鲜明,让读者看到一个经济活动的活现场,以感染读者,增强读者的接受效果。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这批箱子该不该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功能,广播是声音的蔚为壮观的大舞台。声音是极富表现力的。巴拉兹和普多夫金都认为:“声音具有一种显示诗意的能力。”(转引自亨利·阿杰尔: 《电影美学概述》第70页)。广播文艺以声音造型见长,可谓集声音之大成。它“以声叙事”、“以声达意”、“以声咏情”。“以声立戏”是一种借声音、“借语言来作雕型描写的艺术”。广播文艺有别于旁的姐妹艺术。如绘画,它用线条、色彩形象地再现现实,画面形象睁眼可见,神韵生动;雕刻用金、石、土、木形象地再现现实,有形有体,可视可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作用是多方面的。细分析起来,就其“实效”,可分为四个方面。 其一:可知性。新闻报道涉及的人物、事物、问题、现象,刊登出来,读者能够有一种“知道了”的收获。这种“知道了”,实质上是一种满足。 其二:可读性。新闻报道写得很有“特色”,认真品读,其哲理,其意境,其细节,其趣味引人之处甚多。这种“特色”,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需要。 其三:可鉴性。新闻报道介绍的人物、事物、其参考价值超出了自身范围,能使读者产生借鉴的联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这声音又可分为三类:语言、音响、音乐。声音的最大特点是有声而无形(有时沉默、寂静也是一种声音的表现形态,就像“丑”亦属美学范畴)。天地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到了广播里统统变得无形而只留下声,人们如何去认识这些事物?这就需要以声音的提示为基础,借助人的想象,来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学中注重所谓“读者考虑因素”。这种“因素”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吸引考虑”(AttractiveConsideration),一是“保护考虑”(ProtectiveConsi-deration)。其实说白了就是讲求新闻的可读性与社会效果。从《京剧配迪斯科》这一报道中,可以看出西方记者是如何注重“读者考虑因素”(主要是“吸引考虑”)的。对绝大多数西方读者来说,京剧是他们不甚熟悉的。要在一篇不长的报道中使他们明了京剧改革(这是此篇报道的主题)的有关背景、前途等等并非易事。为读者考虑,记者在采写报道中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12.
《中华读书报》上有一份关于读者买书的调查统计表 ,题目是“哪些因素在决定读者买书” ,影响程度分别是“最”“很”“比较”“有点”“一般”“不太”“很不”。这份调查的结果契合很多买书人的心意 ,从中可以看出 ,读书市场、读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正在呼唤着编辑意识的进一步成熟与更新。作为一名读者 ,我在买书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支配 :一是专业的需要。由于长期不断地关注这方面的书 ,对有关研究的新动向和出版的新书相对比较了解 ,对作者的情况也比较熟悉 ,所以易于把握 ;二是一般性阅读的需要。购买这一类书通常比较谨慎 ,我会从很多渠…  相似文献   

13.
何谓大报?党报就是大报——这是许多读者与报人的习惯说法。这当然是因为党报融“严肃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身,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严谨的信息,能够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然而,大报还应该有另一个特征: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用语言字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谓之“描写”。这里所说的“事物”,是指置于一定结构之中的材料,即选用的事例。  相似文献   

15.
现场·声音     
曾向一位智者讨教他对好新闻照片的见解,他提到了相当有意思的两个词:现场、声音。“现场”这个词,人们都熟悉和理解,但真正地要让照片传达强烈的“现场感”,决非易事;而把“声音”这个词用在照片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用“现场”和“声音”这两个词,去“检阅”一张精彩的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新闻背景? 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理解新闻主体的一切有关材料,包括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资料、解释性的文字;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事物的真实由来。人们读一条新闻,看完标题和导语,往往只知道了事物的结果,这叫“知其然”,但不知道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解释事物的真实起因。新闻背景,就是说清楚新闻主体“所以然”的。眼下没有背景的新闻有之,如简讯、标题新闻,那是因为读者不了解其背景也能理解的缘故。就大多数新闻来讲,缺少背景的说明,就好比给读者吃一颗没有砸开的核桃,使人难以消化。(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姬乃甫)  相似文献   

17.
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得到的。莺歌燕语、风吼雷鸣、飞瀑湍流、金石丝竹……汇成了美妙的声音的海洋。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动作,往往有其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够精确传神地把某种特有的声音,用文字描绘出来,那就会大大增强文字的形象感和音乐美,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声音的描写,在许多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人类工作——马克思生活记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一本普及性的传记文学作品,但几家图书馆的目录卡都不是分在文学类,而分在马克思主义文献类。卡片上的文字介绍是:“本书是介绍卡尔·马克思生平的普及性读物。书中介绍了许多马克思的有趣的生活轶事,其中有些是第一次和我国读者见面。”事实上,只是由于把本书作者的许多文学虚构当作真实的史实,才产生了“第一次和我国读者见面”的假象。最近,《新闻学研究资料》的编辑要我协助审阅一篇来稿。题目是《马克思和报刊》,有一万多字。文章的主要参考书就是《为人类工作》。由于作者对马克思的生平不够熟悉,看到目录卡片上讲该书有许多内容是第一次和我国读者见面,自然当作难得的材料,于是在文章中引证了该书的大量细节描写和原作者为马克思编造的新语录。显然,这篇文章是无法采用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批判的西方的新闻观点中,人们最熟悉的论点,莫过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了.这句话过去被认为是美国《太阳报》主编德纳说的,故称之为“德纳定义”。后经查证,不是德纳说的,而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说的,张冠李戴了。所以,本文中姑称之为“博加特论点”.(注) 博加特论点的命题当然是非常错误的。但是,也含有一点合理的颗粒。这就是:“反常出新闻”. 大家知道,新闻是发展变化中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新闻要新,就要着眼于变,从变化中发现新鲜事物,从变化中找新闻.为此,我们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时,既重视事物的正常变化,也不忽视反常现象,不忽视“反常出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反常出新闻”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相似文献   

20.
关于“立体”辞书上这样解释:“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比方把人像的正侧面同时表现。”当今世界的新闻媒介竞争非常激烈,谁家办得好,谁就会拥有众多的读者。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也有一个竞争问题。报刊新闻写作采用“立体化”,是同电视、广播竞争读者的重要一环。写新闻讲“立体”化。也就是说,新闻所叙述的事件、人物,要给读者留下“立体”感觉。新闻的立体感就是要使读者感觉到新闻所叙述的事物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有何特征。它的不同的诸侧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使读者通过读“立体”新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迅速地如临其境,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