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逍遥游》中有大鸟曰鹏,比翼云大,一飞冲霄。这典故就是他的名字——鹏飞之由来,他亦不负重望,终于成为漫画艺术天地间一只振翅飞翔的大鹏。从当初小心翼翼地给各地报刊投寄漫画稿到今天的漫画家,屈指算来,鹏飞在漫坛耕耘已有20多个春秋。回首往事,他感慨颇多。“作为一名漫画艺术的热爱者能有今天,我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  相似文献   

2.
庄子《逍遥游》中有大鸟日鹏,比翼云天,一飞冲霄。这典故就是他的名字——鹏飞之由来,他亦不负重望,终于成为漫画艺术天地间一只振翅飞翔的大鹏。从当初小心翼翼地给各地报刊投寄漫画稿到今天的漫画家,屈指算来,鹏飞在漫坛耕耘已有20多个春秋。回首往事,他感慨颇多。“作为一名漫画艺术的热爱者能有今天,我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的关怀、爱护,我也只能是一艘无帆之船,断翅之鸟”。鹏飞如是说。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不但多次在国内的漫画大赛  相似文献   

3.
日本《读卖新闻》社,于一九八○年首次举办了《读卖国际漫画大奖》征稿评选。《读卖新闻》的启事中说:“漫画是超越国界的国际现代化语言,受到人们的广泛的热爱。但现在有些漫画往往失去了讽刺与幽默的特点。读卖新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漫画是一种在网络新闻媒体上,运用夸张和幽默的造型语言,报道或评议网民普遍关心的时事、社会问题的绘画.它是传统新闻漫画在网络上的延伸与拓展,让漫画作者在创作上效率更高,手法更多样,让热爱新闻漫画的网民阅读时不受时空限制,给新闻漫画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台湾《联合报》发表夏绿蒂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当今台湾漫画迷现象。 文章说,影星周星驰早期参与拍摄的一部电影《一本漫画闯天下》,最能代表现今青少年对漫画的依赖与唇齿相依的情结。这种“给我漫画,其余免谈”的画迷,有女朋友,有老师,有同学,可是还是要有漫画,多年前人们还是偷偷地看漫画,现在堂堂正正地看了。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蔡志忠、朱德庸、几米等的作品在大陆热销,让台湾漫画者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家都相当看好大陆动漫产业市场的发展潜力.在台湾以单格短路漫画著称的萧言中也在好友朱德庸的鼓励下带着自己的作品与梦想来到大陆寻找事业发展的第二春.记者(以下简称记)有幸与之近距离接触感受了萧言中(简称萧)对漫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相似文献   

7.
评论漫画,图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3,(12):41-43
你可曾记得儿时初读报纸时最珍爱的栏目?漫画,一定是漫画。漫画跟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漫画起码让我开始痴迷于阅读,我至今仍然记得小时候与父亲共享漫画时的欢乐体验。但是现实是:美国的漫画和漫画家正为在报纸上获得自己的位置而苦苦奋斗。美国的评论漫画现在正处于  相似文献   

8.
我做了几十年的副刊编辑,接触到的戏画较多,有戏曲速写、戏曲人物画、戏曲国画、戏曲漫笔、戏曲小品等等,其中有的是戏曲漫画,有的就不是。我理解,以戏为题材的画,只有具有了漫画的属性才可称为戏曲漫画。我国杰出的漫画家、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子他先生认为:“‘漫画’式样很多,定义不一。简笔的、/h形的、单色的、讽刺的、抒情的、描写的、滑稽的……都是漫画的属性。有一于此,即可称为漫画。”又说:“漫画是注重意义而有象征、讽刺、记述之用的,用略笔而夸张地描写的一种绘画。”“漫画是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艺术。”从…  相似文献   

9.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已经被广大读者所热爱。漫画的传播途经主要是报纸、杂志和网络。目前,全国各种报纸杂志及网络都纷纷发表漫画,就连电视也经常用漫画来说事儿。漫画的发展势头之迅猛是其它任何画种不能匹敌的。漫画读者群体广大,层次丰富,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几岁孩提,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学龄前儿童,几乎无人不喜欢漫画。许多报刊还常常刊出漫画征稿启事或争相刊登、转载有影响的构思巧妙的漫画佳作,以此来争夺读者。读者中有许多人翻开报纸首先寻找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以一睹为快事,有的还专门以剪辑、收集漫画为乐趣。国内外有许多报纸还…  相似文献   

10.
方唐从1985年起在羊城晚报设立全国仅有的《新闻漫画》专栏。在新闻漫画还较沉寂的时候,它犹如河中的投石,理所当然地击起较大的反响。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我惊奇地发现,他的新闻漫画其实只是一种带有某些新闻属性的插图漫画。这种插图漫画具有极强的依附性,或称之为寄生性。如果离开了报载消息,方唐式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如今是读图时代,新闻漫画本该显现其独特的魅力。但稍感遗憾的是,目前有许多报纸,特别是纯走市场的都市类报纸,却很少愿意刊登新闻漫画。我从事新闻工作已十七个年头,平时又酷爱丹青,画画山水。五年前,我开始尝试画新闻漫画。初入门时,画得很勤,但都是些图解式的漫画,人云亦云,且构思也不新,画面更陈旧。渐渐地,画得多了,在自己否定自己中有了进步。我感悟到,新  相似文献   

12.
刚拿到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漫画经济一日通》《漫画经济——宏观经济学》、《漫画经济——微观经济学》,随手一翻,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中英双语、风格新颖、条理分明、溉念突出、讲例结合、寓难于易和近干生活,是我油然而生的感觉,加之彩页精美和漫画编排栩栩如生,我已是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想一览为快了!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对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其中香港回归祖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报纸美编和漫画作者,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漫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以喜迎香港回归祖国为背景,创作了组画《“回归”漫笔》,发表于1997年6月20日《焦作日报》,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组新闻漫画使我有幸获得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奖新闻漫画一等奖和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漫画年赛金奖。回顾创作过程,我庆幸香港回归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契机,选择重大题材创作新闻漫画,使我得到了锻炼。1994年冬,第一块巨…  相似文献   

14.
缪印堂 《当代传播》2007,(4):19-119
虽然我从习漫画多年,但对漫画艺术的认识是在不断加深的.对这门艺术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运用它.  相似文献   

15.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漫画与报刊的历史渊源新闻漫画属于新闻与漫画的交融区,它既有新闻的某些特性,又包含着漫画的部分特征。但确切地说,新闻漫画更应该属于新闻范畴。新闻漫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欧洲和美国。而随着西方文化的慢慢渗透,中国在十九世纪末  相似文献   

17.
他准确而透彻地分析了我国漫画发展的动态,一针见血地批判了漫画创作和漫画编辑工作中的种种弊端。对于怎样做个合格的漫画编辑,书中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漫画是宣传工作中一个有力的武器.我们可以用这种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和鼓舞群众的干劲,批评不良现象,也可以用它来狠狠地揭露和打击敌人.广大群众很喜爱漫画,他们经常来信,希望能在报纸上看到更多更好的漫画.他们说:"漫画容易看懂,就是不识字的老奶奶,看了画也可以晓得什么意思."整风以前,我佣有些同志对漫画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我们发表的漫画数量少,质量也不高.整风以后,由于编委会对我们加强了领导,我们的思想认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漫画界,江有生被公认为是一位“常青树”.不仅其漫画能常画常新,而且其思想和观念总能跟上潮流.站在时代的潮头。听惯了别人对他漫画赞赏,他总是冷静地回应:“我只是画出了我自己的风格。”常常面对新闻漫画是死是活的争论.江有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过来人特有的平和:“新闻漫画没死,但路途艰难。”谈到新闻漫画的改革,他敏锐地指出:“模仿很必要,但独立的创作更重要。”谈到新闻漫画所遇到的尴尬处境,这位年逾八旬的老者的回答依然掷地有声:“面对困境至少我们还能微笑。” 这就是江有生.一个永远坚持自己的风格.永远保持乐观心态与平和心境的慈祥老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我既不会画漫画,也没有研究过漫画,但我很喜欢漫画,很支持在报上刊登新闻漫画。在我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人民日报是比较注意刊登新闻漫画的。我离开人民日报之后,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新闻漫画仍然是比较重视的。十年内乱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期,充满着荒唐、丑恶、血泪和冤恨。因此,在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拨乱反正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我们宣传工作者在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