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问题的研究是远程开放教育永不衰老的话题。本文在调查分析和总结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宝鸡市陈仓区开放教育三届汉语言文学本科学生网上学习状况,提出加强网络教学的改进措施。从基于网络教与学过程出发,以网络教学与自助式学习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探讨。  相似文献   

2.
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达成网络教学目标的保障,但其内容的更新也成为网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开发阶段及学习支持阶段涉及的网络教学资源特征,讨论了网络教学过程监控中与教学资源更新相关的监控内容,给出了基于监控的网络教学资源更新流程,提出了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与调整的关联策略及分类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基于Wikispaces构建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协作学习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以培养大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宗旨,以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充分结合网络互动、协作、开放性平台——Wikispaces的使用特点。在教学设计理论和乔纳森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构建出基于Wikispaces的网络学习空间结构图。并具体分析基于Wikispaces的网络学习空间在应用实现过程中的教与学行为活动情况,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而积极尝试新的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混合式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维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Z1):46-49
按照国内远程教育的基本需求,本文首先提出融合传统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各自优点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介绍了混合的过程阶段、主要类型和策略.显然,远程教育中的学习系统设计需要与远程教育过程保持一致性,因此,我们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了混合式学习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系统、虚拟社区系统、学习评估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等六大部分.最后,我们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例,给出了混合式学习的设计过程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课堂的整合应用,讨论《伦敦》一文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这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模式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达成网络教学目标的保障,但其内容的更新也成为网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开发阶段及学习支持阶段涉及的网络教学资源特征,讨论了网络教学过程监控中与教学资源更新相关的监控内容,给出了基于监控的网络教学资源更新流程,提出了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与调整的关联策略及分类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学习对象的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能满足网络个性化教学需求的现状,本文提出基于学习对象理论构建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的思路,并对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的一般过程作了介绍,详细阐述了构建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作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随着Internet网络建设的迅速发展,开发建设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习对象的专题学习资源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专题教学资源的共享与重用问题,本文在分析学习对象设计方法和LODA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习对象的专题学习资源设计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实例详细阐释其基本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内远程教育的基本需求,本文首先提出融合传统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各自优点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介绍了混合的过程阶段、主要类型和策略。显然,远程教育中的学习系统设计需要与远程教育过程保持一致性,因此,我们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了混合式学习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系统、虚拟社区系统、学习评估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等六大部分。最后,我们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例,给出了混合式学习的设计过程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混合式学习以其能够促进主动和深度学习的优势,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把握学生学习投入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外部因素.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混合式学习背景下,学生整体学习投入为中等偏上水平,相对而言,学生行为投入较高,情感投入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的基础,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建构学习,必须采用“面授 自主学习 协同学习”的综合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即能继承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优点。又能利用协同互动学习完成“互动重建”,从而保证网络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课程知识结构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建设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库的方法.结构化的学习资源库中,首先建立课程的基于知识点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此体系中实现以元知识点为最小学习单元,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控制.建立学习资源与元知识点的关联关系,将学习资源融入课程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实现了结构化的学习资源的建设、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过去30年在线学习研究的研究进展。研究如何设计在线教学是将学习科学应用于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线教学设计研究有助于发展学习科学(如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以及学习的元认知、动机和情感的综合),教学科学(如有研究证据的教学设计原理不断发展)和评估科学(如多侧面的迁移测试,同时辅以保持测试和自我调查报告,学习过程中的日志文件数据,以及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认知神经科学测量等)。文中反复提到的观点:学习有赖于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单凭教学媒体就能够奏效的,在线教学设计研究应该关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特性;教学实践应建立在严谨、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包括旨在确定在线教学中有效成分的增值实验;在线学习研究应确定教学技术最有效的边界条件;在线学习研究应该起到检验和发展学习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网络学习资源数量迅速增长,案例教学、理论教学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推荐受到更多关注。学习者模型是实现个性化推荐的依据。文章以CELTS-11学习者模型规范为基础,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信息、学习风格、知识状态、认知能力、兴趣偏好等个性化特征展开研究,解决目前资源推荐系统的学习者模型中学习者特征描述不全面、个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出了个性化的学习者模型,为学习资源的推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应用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号召,各地纷纷响应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县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以了解"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情况和不同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基于此,文章总结了"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在线教学,确保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的健康发展,并为统筹、协调全国力量开展在线教学以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公共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oursera作为开放在线课程的佼佼者,其教学成功之道无疑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该文通过跟踪学习"混合学习"课程,对其在资源、教学、学习及评价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梳理Coursera在教学方面的成功之道,并探讨其对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的启示。研究得出为使我国在线课程迅速发展,在根据我国学习者特点和现有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其资源设计应满足在线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上应提供完善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上要打造空前开放的学习共同体,评价上需制定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进而开发出"本土化"的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18.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在线教育类新型高校,在转型发展之际,实施《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提质创优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同类相关文献和结合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从六个维度提取20个开放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优化分析最终选取14个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的层级递归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厘清开放教育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为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分析提供了更符合实际的精准依据。对模型继续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学业情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等5个因素是在线学习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教学能力和课程性质则是根源性的影响因素。因此,从提高开放大学办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开放教育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三个方面出发,设计出更为实用和全面的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rofessional learning taking place in a teacher-created online community. In particular, this aimed to explore how teach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learn in an online commun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achers usually began as observers, reading others' postings and using contributor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oved to collaborators, posting their comments on teaching resources and discussing their problems with other teachers, and then to contributors, sharing their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other teachers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dvice, and help to other teachers. As they participated in the online community at different levels, teacher learning took place in multiple ways including learning through tryout,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critical reconstruction. Yet, not all teachers moved toward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online community.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remained as observers and their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constrained teacher learning. For the online community to be a fertile ground for teacher learning, more emphasis needs to be placed on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red practice, rather than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good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热点之一,各学科纷纷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促进教学。本文以大学英语学习为例,结合学科的特点,从学习对象个性差异、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与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系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利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系统促进大学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