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题关键词语的教学李翠萍应用题是用词语来表达其内容和数量关系的,叙述时要用到诸如:一共、还剩、比……多……、比……少……、增加、减少、提高、下降……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有的说明了题目的事理,有的反映了题目中的量的关系,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  相似文献   

2.
方程应用题教学的关键与难点泾源一中魏志明方程应用题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找相等关系式,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一册(上)最后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一直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攻破这个难点 ?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直没有找出满意的解决办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其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然而,对这一点的看法却几乎是一致的:难点和重点都是分析数量关系。   从理论上看,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应用题无非是给出了一些已知量,要求某个未知量。而已知量之间、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把它们一一弄清楚,未知量的求法也就得出了。然而,教学实践的结果如何呢 ?   应用题的教学一般分为四步: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是用词语组合来表述其内容和提示数量关系的 ,叙述时要用到诸如 :“一共、还剩、增产、节约、比……多……、比……少……”等关键词。这些词语有的阐明了题目的事理 ,有的反映题中数量关系 ,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制约和规定性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数学关键词语的教学 ,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研究和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钥匙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的教学要结合题意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如(1)同学们种树 ,先种了 8棵 ,又种了 17棵 ,一共种了多少棵 ?(2 …  相似文献   

5.
正问题表征,是指个体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给定的条件、目标和允许的操作."良好的问题表征是成功解决问题的一半".从问题表征入手,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问题表征分内部表征与外部表征两种.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总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和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促使新知识进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教学“九义”教材第二册中“求两数相差多少”一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转化为:求剩余”的问题,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减法概念去分析“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量关系,找到解答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7.
韦卫宁 《考试周刊》2012,(93):59-59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历来是个难题,可是,每一类应用题,根据它自身的特点,都有其特有的模型,掌握了这些模型,列出了代数式,再根据题意所给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就不难了,因此,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是掌握应用题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分析法或综合法,把隐蔽的“中间问题“找出来。例1 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余下的如果平均每小时批改4篇,要多少小时才能改好?(第五册p.110,9题) 用分析法分析,要求出“余下的要多少小时才能批改好”,必须先求出“余下多少  相似文献   

9.
10.
何谓“整体把握、关键突破”?就是说不论是教学两步应用题或者教学三步应用题 ,都要从整体上抓住关键的基本数量关系 ,进行突破 ,从而布列方程解题。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题就不至于有“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觉 ,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 ,卖出7袋以后 ,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袋饺子粉?”所列的数量关系式 :每袋的重量×原有的袋数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千克x袋5千克7袋40千克以上关系式中虽然将条件和问题一一列出 ,进行逐个分析 ,但用这种方法显得烦琐 ,也不易…  相似文献   

11.
拜读本刊 2 0 0 1年第 7、8期周满兰老师的《相差关系应用题字面分析例谈》 ,觉得它与我在倍数应用题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学生常把求 1倍数和求几倍数的应用题相混 ,我就以题中表示倍数关系的句子 (我称之为关键句 )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首先依据关键句找准 1倍的量和几倍的量 ,再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效果不错。现也举例说明如下。例 1 骆驼可以活 2 5年 ,乌龟的寿命是骆驼的 4倍。乌龟比骆驼多活多少年 ?1 抓住关键句“乌龟的寿命是骆驼的 4倍” ,判断谁是 1倍的量谁是几倍的量 ,并标注出来。关键句中有明显标志“的” …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讲清题中的疑难词、关键词,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题意,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一步。我常用下列方法讲清应用题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教材对应用题的 教学,是归类安排的。根据这一编排特点,引导学生对类同应用题进行比较是关键。比较异同,一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有利于释疑,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例如:1.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解法:20×4+25×3)  相似文献   

14.
钟立 《辅导员》2013,(8):39-40
很多同学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比如看到多就加,看到倍就乘等,其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因此,要正确、合理解答应用题,同学们就必须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把题目读透彻,思路理清楚,方法想明白,才能列出合理的算式,进行正确的解答。一、读透彻。读懂题目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基础,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去读。先要逐字逐句把题目读顺,再找出题目当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深入地去读,边读边思考题目情境的本质特征:是一般应用题还是典型应用题?是用数量关系解决还是利用公式解决?边读边标注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为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由于百分数应用题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分数应用题,其解题思路是一致的,因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两步应用题》的教学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三、四步应用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学例1又是学生学习两步应用题的第一步。例1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难点是找中间问题。 一、导入新课,运用迁移规律 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已经掌握,它是解两步应用题的基础。先将教材的例1改成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作为准备题:(1)新华小学前年植树125棵,去年植树146棵,前年和去年共植树多少棵?(2)新华小学前年和去年共植树271棵,今年植树的棵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的经典板块,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某些学生的认知观念里,“应用题”有时甚至还成为了“数学”的代名词。新课程标准将传统的“应用题”改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使数学教师不要被原来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应用题的教学要创设一个高度自觉思维情境情境教学能把学生引进愉快、积极、自觉的思维境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自觉自主地、聚精会神地开展学习。教师怎样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创设一个思维的情境呢? 例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开放性,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数学,理解数量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