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多先生在讨论孟浩然诗歌之时提出"诗的孟浩然"与"孟浩然的诗",强调了孟浩然其人其诗的统一性。关于孟浩然,盛唐人多拈出"清"一语对其进行评价。"清"大致包含了人格的独立高洁与诗歌的清新自然两方面内涵,这与闻一多的评价呈现出一致之处。孟浩然其人其诗,突出地体现了盛唐人的精神风貌与艺术追求,盛唐气象的内涵也由此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将盛唐时期优秀的诗歌著作大多都纳入其中,他选取诗人孟浩然诗歌共六首。他品评了诗人孟浩然的诗风和生平,摘取了诗中的句子进行赏析。故文章以殷璠选取的几首孟浩然诗歌为蓝本,以小见大,探讨孟浩然诗歌的审美内涵及产生原因,并探讨孟诗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五言诗尽美天下的孟浩然 ,其集中的五言排律 ,乃与五言古诗、五言律诗鼎足而立 ,它们各具特点又各有成就。体制多“六韵八韵” ,内容多为交往酬赠之作 ,艺术上以少用典、善用典为能事 ,用韵严守“长律”规则 ,是孟浩然五排所表现出来的四个最为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 ,为孟浩然五排区别于唐人同类之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孟浩然追求明净、雅洁、澄清、透亮人生之境与诗歌之境,故人们用"清"形容之。"清"的形象、"清"的人品与"清"的诗歌在孟浩然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孟浩然对"清"的诗性追求颇具宗教精神,也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就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而言,其与李白、杜甫有着较大的差距,但作为一种人格精神与审美品格的存在,孟浩然人"清"、品"清"、诗"清",永远超越于时代之外。  相似文献   

5.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平淡入妙"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诗歌创作中,主要表现在:疏朗萧散,似淡实腴;同质相叠,清绝一代;构思不凡,笔细如尘;结句超迈,余味无穷。而构建孟浩然诗歌"清绝""妙绝"特质的这些表现需要我们在文本中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山水诗中“幽”与“雄”的意象,比起“清”与“淡”的意象来,虽然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但其艺术造诣却堪称上流,艺术创造方法亦多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关于唐代诗人孟浩然入京事迹,过去研究者多持一次入京说。其根据乃在新旧《唐书·孟浩然传》,殆未深考。笔者认为:新旧《唐书》对孟浩然入京事迹的说法并不一致。说孟旅京一次的误会来自稍晚出的《新唐书》。《新唐书·孟浩然传》称孟“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这句话实源出《旧唐书》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下简称《王序》)而略。《旧庸书·孟浩然传》云:“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乃是说孟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孟浩然三首诗的分析,阐明孟浩然诗歌的重要艺术特征:看似表达人所常有的生活体验,其实是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看似明白易懂,其实暗用典故而不着痕迹,技巧高明。  相似文献   

9.
王维孟浩然送别诗在思想及艺术两方面含有新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容量,而且刷新了送别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维孟浩然送别诗在思想及艺术两方面含有新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容量,而且刷新了送别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字法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法则。孟浩然诗歌在字法上颇有艺术造诣,其艺术造诣主要表现在平字见奇,善用动字,善用叠字,善于锤炼出警奇的和富有自然本色的诗眼以及安于泰山不可移动的字。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和孟浩然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作品风格也多有不同,但他们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李商隐的爱情诗和孟浩然的山水诗,都选用了较多的残缺意象和空白意象,给人想像的空间,以达到一种言外之意、蕴外之致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他们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一事,王土源《孟浩然集序》不载,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下)·孟浩然传》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孟浩然传》亦云:“年四十,乃游京师”。此说一向无人提出疑问,陈贻掀先生在《孟浩然事迹考辨》(载《文史》第四辑)  相似文献   

14.
在祖国绚丽多彩的诗歌宝库中,歌颂山河雄壮风貌,吟咏春天秀丽景色的佳句,不胜枚举。然而,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却以其清新隽永的艺术特色,充满哲理的深远意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孟浩然是盛  相似文献   

15.
王维与孟浩然诗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诗歌体裁上,王孟都是五言名家,王维可以说众体皆长;二、都关注自然,创作题材都以山水田园诗居多;三、艺术手法和艺术感染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特征是创造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情景结合。诗的意境可以激起人们的情思,令人神往,从而感染读者。著名诗仙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创造的意境,是感人至深的。诗题的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去”,点出了诗的主题——为友送行。可以想见,诗人是要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来抒发离别之情。为了创造出这种情景交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佛道诗占其存诗总数的五分之一,这类诗表现了孟浩然对佛道的向往及其领悟佛法大义的感受,尤其通过渲染环境的幽绝静谧传达出其坐忘入定之心,这类诗的成功是与佛道的妙悟对孟浩然的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名人是一个地方的名片,襄阳属于孟浩然。把一方美好山水归于一个诗人名下,古今中外恐怕唯此一例。因为有了孟浩然,盛唐时的襄阳诗人们熙来攘往,空气和美酒中都飘溢着诗的芳香。孟浩然是棵繁茂、质朴、挺拔的大树,耸立成襄阳绝无仅有的亮丽风景,天下诗人纷纷慕名而来。杜甫评价这位同乡:"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王维为其画像:"状欣而长,峭而瘦衣白袍。"李白给予至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春天地点:黄鹤楼边人物:李白孟浩然船夫乐队若干人布景:早晨,一只船停泊在江边,滚滚的长江流向天边。(李白和孟浩然向长江边走来,他们步子沉重、缓慢)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辉斌教授所著《孟浩然研究》一书 ,堪称唐代文学研究史上全面、具体、翔实地研究孟浩然其人其作的第一部专著。二十余年来 ,王教授上承现代学者陈寅恪、岑仲勉等人的朴学方法 ,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 ,严密考订唐代众多诗人籍贯、生卒年、行踪、宦历、交游及其作品真伪等 ,颇多发现和创获 ,而其中 ,又以对孟浩然的研究最为深入与广泛。这部厚积薄发的《孟浩然研究》共由四大部分组成 ,即 :孟浩然的行止、交游、作品、研究争鸣。全书不仅考订精严 ,论析细密 ,发明良多 ,而且著者严谨求是、力挫空疏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