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通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留心生活,学会观察、扩大知识面、选好材料就能提高其对生活的感悟的敏锐性,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能引发我们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留心观察、注重创设情境、多开展游戏,帮助学生捕捉习作素材,指导他们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会观察,积淀素材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或满纸空话、言之无物的现象。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没有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没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只有源于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  相似文献   

5.
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化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验,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从结合作文习题、创设生活情境、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空话连篇。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生活经验。因此,我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悟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一、注重观察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我要求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中所见到的各种事物的细微特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写作时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生活是广阔的,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那么怎样将生活中的原材料化作写作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呢?一、做有心人学会观察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你成为有心人时,你就会感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守望幸福     
<正>八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五单元: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本次习作属于材料作文。写作时,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从材料内容看,雨果的名言揭示的是生活的意义和真谛,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品悟生活,从生活中体察人生的哲理。提示语限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选取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抒情议论,从而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写作时,我们  相似文献   

9.
王转锋 《考试周刊》2013,(44):52-52
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离不开生活。怎样让小学生做生活中的留心人,学会在学习中培养与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是重要研究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化,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作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米可炊"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身边经常出现的人、发生的事,如果没有留心观察,便熟视无睹,知之甚少,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无米可炊、笔重千斤.  相似文献   

11.
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畏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材料,学生“无米下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不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好作文。所以必须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因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渴望,而不是看作负担。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  相似文献   

12.
农村作文教学要活用教材,让题目具有开放性,让作文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学会采撷生活浪花,并注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喜欢写作,从而使学生"用我笔写我心",写出农村特色,写出希望与自豪,并从中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作文成了"老大难"。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多开动脑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有兴趣写作。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多读书,学会积累,增加小练笔。生活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见闻和亲身的体验,学生的作文也就多了真情实感,作文也不再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一、细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关键是同学们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发现、捕捉素材,积累生活,主动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占有大量的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了.  相似文献   

15.
结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指出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应留心观察生活和培养写作习惯,还要加强写作积累以丰富写作材料,最后要注重写作练笔来提升写作水平,希望对小学写作教学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学生日记是学生生活的反映。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家庭生活充满温情,社会生活丰富而复杂,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撷取其中的一朵浪花幻化成文字游动在日记本上。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一座沟通的心桥。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刻的领悟到学生材料的贫乏,致使作文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基本功不强;作文选材狭窄;阅读量太少;材料老化现象严重等等。因此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写作的技巧,留心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8.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写作上,可以说惟有反映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要想丰富中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辨别能力.就要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现实生活.学会积累和提取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19.
1.在观察中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要学会记“实”,首先得学会发现“实”、体验“实”、判断“实”。教学中,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超越“感受”,学会“发现”。第二步,引导学生进入“体验”,促发写作的“灵感”。第三步,引导学生对所发现和体验到的生活进行真实而别出心裁的记录。【导写过程】一、处处留心发现“实”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即是生活。”留心观察生活,处处皆有素材。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在极寻常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现的值得一写的“实”。二、设身处地体验“实”面对景物,调动一切感官去体验;面对事件,发挥一切想像去体验;面对人,联系一切阅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