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创设的生活情境只是走过场,没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也不能便于学生操作、理解、学习有关教学知识;(2)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有点牵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或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词语,来进一步认定数学学习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现实生活入手.提供形象生动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开放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康清建 《考试周刊》2010,(28):87-8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否则会适得其反。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就要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差别的冲突,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愕,并促使其产生关注和探索行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情境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情境设计存在于课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视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数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之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气氛和认知冲突,即创设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就有助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众所周知,情境创设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手段.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习方法和相应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的,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创造性劳动.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数学素养,在此我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各位同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求知,主动思考,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促使其注意、关心探索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它要求教材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境进入导入新课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适当的情境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许多数学教师就认为:每节数学课一定要创设情境,不是情境导入的课就不新颖,不符合新课标的  相似文献   

18.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效率.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教学策略和方式的不断革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基于这一理念所触发的情境化教学思想的运用,便成了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