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空白"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它实际上是由学习主体——学生来填补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而我们所说的"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  相似文献   

3.
留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和动态生成。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本文就留白艺术做些浅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引平 《中国教师》2013,(Z2):71-71
一、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理念反思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被挤压的思维时间释放出来,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感悟,主动探索,促成新的认知的生成。这种空白艺术的运用,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活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实处蕴虚,虚处含实,虚实相生,形成悠远的意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运用空白艺术,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也就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同时,要努力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教学中去驰骋语文大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联想,利用想象去邀游思维的太空。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教学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执著地去探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总结了在体育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种方法,以期与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曾晓云 《教育与职业》2006,(29):158-159
图形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设计艺术学科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循序渐进的课题设计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图形联想和表现,并能将新的观念、新的表现方法融入图形设计中去,达到强化图形设计思维创新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艺术讲求美感。数学教学不例外也需要美感,呈现给学生那些看到、听到、触摸到、可联想到的,都要富有一种美妙的艺术魅力,才会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优秀教师观摩课的活动,共观摩了十几位青年教师的数学公开课。  相似文献   

10.
张耀彬 《考试周刊》2013,(53):50-50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巧妙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愉快而又主动地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应有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必须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完成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具体谈谈开课导入、课堂提问艺术、引导点拔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被挤压的思维时间释放出来,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感悟,主动探索,促成新的认知的生成。这种空白艺术的运用,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活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实处蕴虚,虚处含实,虚实相生,形成悠远的意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运用空白艺术,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韦素珍 《考试周刊》2011,(74):92-93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发问”的主动权由教师掌握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一直延续至今。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活动。把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将所有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留给学生一些“空白”,让他们自己展开想象,去探索、发现、领悟.这种“空白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想象,努力去填补、充实“空白”.  相似文献   

14.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退想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生物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通过创新教学来实现。所谓创新教学并非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生物现象的实践活动过程。学生在这一自主参与中,去发现“新”现象,再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体验和探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生物的创新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秀艳 《学周刊C版》2010,(8):117-117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人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孔赟 《课外阅读》2010,(8):119-120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不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才能主动去获取知识。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知识内容是教学目的的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应用知识载体去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过程。作为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主动去发现其载体功能,完成教学目的,这是一个值得挖掘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李永红 《新疆教育》2012,(23):170-170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