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释"胡琴琵琶与羌笛"--兼与胥洪泉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文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文通过剖析胥文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文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琵琶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琵琶已逐渐从一种外来乐器演变成与中华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民族乐器。琵琶的演奏技法包括左手技法及右手技法两部份,因此相对于其它乐器其演奏技法相对复杂。在琵琶演奏技术的传承中,不仅要传授琵琶的演奏技巧,同时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使琵琶演奏效果得到提升。以下,本文就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探讨,以期为提升琵琶演奏效果,提升演奏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琵琶作为传承久远的一种乐器发展至今非常难得,这不仅是一种乐器演奏方式更加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人们在对待当前的琵琶艺术时就应该更加注重对其的艺术继承,在良好的理解和体会前人的琵琶艺术之后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琵琶这门乐器演奏的更加完美,同时作为一门艺术更好的让人们去欣赏并不断的传承,受到世人们的谨记。  相似文献   

4.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之一,其具有较长的发展史和较多的音乐作品,在如今的音乐领域中,琵琶虽然应用的并不多,但是却能够为乐曲的表现彰显一份古典的韵味,更加符合喜爱古典乐曲人们的要求,将琵琶应用在多种乐器的组合中,既能够很好的彰显乐曲的灵魂,也能够更好的增加乐曲的感染力,本文主要对琵琶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对琵琶如今的音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琵琶和多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和“羌笛”。本通过剖析胥论证过程的自相矛盾,考释唐代“胡琴”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联系岑参原诗的具体语境等方法证明“胡琴”不仅是乐器,甚至可能包括几种胡人乐器,从而纠驳了胥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代中日两国琵琶的制作材料、演奏技法、定弦与音域等方面的比较,剖析出日本琵琶本土化保存发展的文化因素.琵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一千多年的保存与发展,在日本扎根成长,具有了不可忽视的本土化的地域性、崇古性、民族性等文化因素,使得这一乐器显示了日本本土化保存与发展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到秦代,专指一种音箱类鼓,两面蒙皮,直项的弹弦乐器,俗称“秦琵琶”,又名“秦汉子”。其初为圆形音箱,后来发展出梨形音箱。到汉代,又出现一种纯木质结构的圆形大音箱,也是直项的弹弦乐器,较“秦琵琶”大很多,俗称“汉琵琶”,又名“阮成”。到晋代,由西域(中亚新疆一带)经甘肃又传入一种曲项的,用拨子横弹的琵琶。到唐代,集上述琵琶之大成,发展出曲项的、梨形音箱的、用手竖弹的琵琶,即今日琵琶之雏形。在演奏上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乐舞的主要伴奏及领奏乐器。到二十世纪,经过杨萌浏及刘德海等诸位前辈的创新改造,琵琶的发展出现了极其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燕乐系统中重要的演奏乐器,琵琶没有随着燕乐的衰落而消亡,反而被文人赋予了多种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文章重在分析唐宋词中的“琵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琵琶是一件外来乐器,但经过与中华音乐文化几千年的融合,琵琶已经演变成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乐器。其的演奏技法比较复杂,在这一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有刘天华和刘德海先生,作为从事琵琶教学的教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会如何继承和创新琵琶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0.
琵琶作为我国古代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早在上千年前便被载入史册。琵琶是西域的乐器,在古时中原和外来邦国的文化交流中传入我国,最初琵琶拥有多种类型,多种结构特色的,在后来和中原其余乐器文化交融后,慢慢被我国文化同化,所携带的西域特色逐渐褪去,渐渐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演奏技巧,有了传统文化的风格,造型在多次改造后成为现代琵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段文 《德州学院学报》2001,17(1):107-108
琵琶演奏在唐代是以拨弹横抱为主流。本文在三个方面阐述了拨弹琵琶被指弹琵琶所取代的原因 ,1 .乐器发展的竞争规律决定了这一点 ;2 .琵琶弦的改进是废拨弹改用指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思想意识的转变及民族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琵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代表乐器之一,因多变的指法、生动的表现力而闻名。近年来,围绕琵琶这一乐器所展开的守正创新成果展示,以及琵琶人艺术风采的展现,各地掀起了琵琶教育热潮,琵琶基础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琵琶从教者对少儿学习琵琶也有了全新认知。笔者围绕如何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能力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乐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琵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器乐曲,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喜爱。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开设了琵琶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琵琶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琵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做一个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琵琶是艺术领域重点乐器形式,属于我国民族艺术重要产物,所呈现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十分丰富。为保证民族艺术文化得到合理地传承,高校需要针对琵琶乐器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琵琶专业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琵琶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推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琵琶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琵琶空前流行,它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是乐器,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时不仅流行琵琶曲的创作和弹唱,还将琵琶及意象运用到诗词歌赋中,形成了独特的琵琶意象。本文通过琵琶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唐代琵琶曲的繁荣和琵琶诗的发展历程,将琵琶诗的意象分为悲怨与欢乐、激昂与悲壮、同情与感慨、庄重与神秘、缠绵与怀古五类,感受琵琶和唐诗的意象融合。  相似文献   

16.
琵琶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赋予了其深厚的音乐内涵。琵琶的音乐表现力十分强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渲染整体的演奏氛围,将观众带入到一种独特的演奏情境之中,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具体点来说,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情感、技巧和琵琶演奏设备方面。  相似文献   

17.
每种乐器在演奏美学方面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琵琶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演奏美学的要求与其它乐器也有所区别。琵琶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它的演奏几乎不借助于非音乐手段,主要依靠演员自身的二度创作来完成演出。演奏琵琶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点与线、线与点的关系;控制余音以表现琵琶的“韵”;形神兼备的体现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8.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乐器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西洋乐器涌入进来,导致我们渐渐的疏忽了流传至今的琵琶。  相似文献   

19.
阮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类乐器,历史十分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汉武帝时(约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叫工匠参照以往琴、筝、筑、箜等乐器制成类似阮的弹拨乐器供娱乐之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声音柔和清秀,当时叫秦琵琶、汉琵琶或月琴、琵琶(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许多用弹挑演奏方法来演奏的乐器都被称为琵琶)。因西晋的“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种乐器,传说阮是他创制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至宋代阮咸简称为阮,此名称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0.
琵琶,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同时也是国乐的瑰宝,在历史悠久的音乐长河进程中,琵琶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的乐坛上一直独领风骚。在我国数目众多的乐器中,不管是从构型、音乐性或者表现风格来看,琵琶都具备有其浓厚与独特的审美特性,充分体现着我国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这方面上看来,它已不单纯是一般定义上的乐器,而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与象征,代表着特殊的民族灵魂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