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地区,民族教育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教育是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必将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非常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大改革力度迎接新的挑战,促进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更多合格的各类建设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是摆在民族地区高等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大开发首先是人才的大开发,西部地区的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大批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其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服务的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战略角度,重视西部地区民族高校的发展,依靠知识和人才,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飞跃。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基于两个大局构想审时度势而对我国地区发展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系统原则、科学原则、市场原则、大局原则,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作为地处内陆、多民族省份的贵州,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为贵州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进一步促进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急需大量人才,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西部大开发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族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怎样抓住机遇,发展民族教育,便成为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概况。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集中的区域,全国少数民族80%的人口分布在西部。民族地区构成了西部的主体。 民族高等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和国家吹响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把关注的目光移向中国西部,研究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热浪扑面而来。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重大发展战略,在其实施过程中必将遇到前所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地区,民族教育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教育是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近年来,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资力度的加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发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认真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和合理利用,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从而为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中,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民族地区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滨海区域除具有其它地区一般性资源条件之外,还具有滨海旅游资源及海洋渔业资源和港湾条件等独特资源优势,独特的资源条件支持使滨海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加强滨海区域地段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研究对于具有18000km大陆海岸线的中国广阔的滨海区域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滨海区域荣成市滨海地段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耦合研究为例,通过对资源的评价,认识及深度开发研究,指出了资源开发与相应产业发展对策。并希望此案例研究给类似区域的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发展理论经历了由追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理论到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多学科思想的集成,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地域上的落实与实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但我国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区域不平衡使得这种驱动力在国内各地区的表现差异巨大。为了分析人才资源对欠发达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估算了该地区人才资本存量,建立了纳入人才资本的新古典增长函数,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该地区人才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人才资源通过对生产的内生性、外生性作用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社区教育培训的功能,使其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省旅游规划中思茅市与西双版纳划分为西南旅游区,是省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由于思茅市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故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可观;但也在资源竞争性、交通、接待设施、员工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运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思茅市旅游通达性、改善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地接待设施、合理建立旅行社机构、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使思茅旅游业全面振兴,从而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并实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WTO规则与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服务是WTO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业的开放做出了承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迟发展效应的现实状况,依法改革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通过立法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要依法保证少数民族充分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依法促进少数艮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部大开发不仅关系到缩小国内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态势,而且又直接影响我国争取中亚丰富矿藏资源的进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由于西部经济发展的劣势明显,发展的进程只能是渐进式,不可能是突进式的。西部大开发必须重视有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充分利用市场操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扬弃传统的绿色发展效率测度方法,以2013-2014年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绿色发展数据为样本,分三个层面对我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北京等区域绿色发展呈现强有效状态,河北等区域呈现非有效状态,微观层面上分别与区域循环低碳耦合协调状态相关,更加微观层面上分别与影响区域绿色发展因素相关。故应通过构建区域循环低碳协调发展框架体系,制定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和企业层面三级联动的政策体系,平衡区域绿色发展投入产出要素,并关注重点要素等方面合力推动我国区域绿色发展。另外,文章进一步探寻了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曾竞宇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133-134,140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西部地区图书馆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西部地区图书馆在顺应西部发展的同时必须发挥其社会性,不断拓宽视野以谋求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