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赵琴芳 《甘肃教育》2008,(19):12-12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一个没有德行的人,一个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可见,要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必须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手,并通过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学生的人格,锤炼学生的内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德育手段中,感化、强化及内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跟这三大手段的运用得法与否颇为相关。   一、感化:德育工作的开端   感化同单纯的说理灌输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情理交融、以情感人。换言之,就是用“情”温暖学生的心灵,使之感到有出路有前途,从而促使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下去。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促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感化工作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注意传承格致书院"经世致用"的课程特色,制定了《格致中学课程建设纲要》,比较完整地构建了具有格致特色的课程体系。在编制学校课程时,我们力求学校课程能 够鲜明地体现由历史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现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海南)》2013,(Z2):51-53
近年来,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我们细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把实效性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开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高二基础会考取得全面  相似文献   

5.
《海南教育》2013,(6):51-53
<正>近年来,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我们细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把实效性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开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取得较好成绩,高二基础会考取得全面  相似文献   

6.
构建富有高职特色德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导致德育效果不佳.要改变这一状况,须重新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及培养规格要求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将德育主体性原则贯彻到高职德育工作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德育大氛围,从而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新时代高校德育建设为研究背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厘清仁爱文化现代精神内涵,所具备的育化功能对推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导向意义及作用.探究以仁爱文化推进德育工作的措施,对培育健康服务类学生医者仁心思想意识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使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导”。因此,德育必须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达成德育的目标。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变化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世界各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德育,同样受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冲击。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德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建设者。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尽管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生活上有所不同,但大家都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道德问题成为全球的共同问题,许多德育理论走向融合,德育的策略和方法日趋接近,现代德育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让语文融入德育的天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辉 《文教资料》2008,(14):131-132
处于社会巨变期的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农村地区,虽然学校管理者用尽各种方法,但是收效甚微.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进步,道德的沦丧却是一种倒退,我们教师如何能容忍学校这块净土都布满灰尘?本文试图通过语文这一具有特殊性质和地位的科目,寻找出一条远离说教远离灌输的人性化的循序渐进的德育之路,为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学校都有难以教育的学生,如何使这些难以教育的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我的经验是强化教育内容,淡化教育痕迹.  相似文献   

12.
一、德育实效的涵义 所谓德育实效是教育者按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后所产生的实际结果,是一种被人们所感觉所认识的客观存在。它反映了某一地区尤其是学校在某一个时期德育工作的达成度,直接影响列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在其各个发展阶段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重方向性、理想性的多,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少:空洞说教照本宣科的多,切合学生心灵、联系实际的少;文本式、经验型的多,让学生自主在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去体验的少。这样一来,在引导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寻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置身其中的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尚未表现的潜在的学习可能性,即学习潜力。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的自身努力,这种潜力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学习能力。因此教育者施以的教育只有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经过教师帮助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就有可能完成比平时更难的学习任务,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开发。教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  相似文献   

16.
郑昭华 《教书育人》2011,(36):42-4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多样化特征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工作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各高校在《纲要》指导下,对德育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和总结,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德育内容是其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对德育内容进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7.
所谓“应然”,它体现的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德育的应然状态表现为德育的目的、目标或期望。本文将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心理教育越来越被学校、家长、社会所重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概念不清,界限不明,很难突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20.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和探明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制定的原则,对于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德育内容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