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 《今传媒》2016,(5):22-23
近年来,国内外的媒体愈发热衷于应用复现功能日益完善,操作体验新颖独特的“虚拟现实”技术于新闻新创作之中.本文梳理辨析了“虚拟现实”等相关概念,进而论述了该技术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跨界融合”、“深度内容”与“沉浸参与式”等新变化,并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了该技术运用中的局限与挑战,展望了虚拟现实与新闻融合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梁国伟  聂伟 《新闻界》2006,(6):46-48,52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是1989年由美国的兰尼尔(J.Lanier)最早提出的,“虚拟现实技术是由交互式计算机仿真组成的一种媒体,能够感知参与者的位置和动作,替代或者增强一种或者多种感觉反馈.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沉浸于或者出现在仿真环境(虚拟世界)中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学、传感技术、智能控制、心理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等领域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集成了人与信息的科学,其核心由多维的交互式计算机环境构成,这些环境可以是仿真的现实形态,也可以是想象的世界模型,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历史来传达特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成立“VR报道工作坊”并推出国内高校首都VR纪录片《舞狮》.下面,笔者结合这一实践案例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缩写“VR”)报道作一探讨,进而介绍国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 《舞狮》的虚拟现实报道实验 虚拟现实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计算机和一些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来营造一个“看起来像真的、听起来像真的、摸起来像真的、嗅起来像真的、尝起来像真的多感官三维虚幻世界”.VR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3I”,即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技术和体系,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了便利.本文从虚拟现实的内涵出发,通过对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重点介绍虚拟现实新媒体在新闻、电影、游戏等文娱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全媒体视角鸟瞰虚拟现实新媒体发展趋势,从而深入剖析其发展潜力和成为下一代通信平台"眼镜互联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是审美视觉中心主义突进的一次行动。视觉成为理性在审美领域选择的感官代理,但是由于视觉快感不断强化,视觉成为审美的主体,主导了审美的走向。当前虚拟现实技术突飞猛进,而虚拟现实技术依然存在匮乏,包含三个方面:1.视觉突进中对于信息毫无选择地获取导致虚拟现实的内容匮乏;2.味觉匮乏使得虚拟现实呈现出伪完整性;3.第一人称视角永存导致叙事者/观众被惩戒。虚拟现实作为电影的一种历史阶段样态,例证了电影永远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而正是这种状态,让电影具备了一定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和新闻业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新闻表现形式——沉浸式新闻.本文在现有案例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在应用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叙述虚拟现实本质的基础上,着重从虚拟现实系统输入、输出和心理体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沉浸问题的探讨分析.并提出有关虚拟现实“沉浸”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8.
保罗·莱文森以“玩具—镜子—艺术”来阐释媒介的进化历程。而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则呈现出了艺术—玩具—镜子与之不同的进化路径。当技术条件无法满足人们再现现实的美好愿望时,壁画、岩画、全景式绘画以及科幻文学作品等艺术化的表达成为“虚拟现实”最初的选择。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则给予了这一古老的梦想以更为现实的实现途径,只是虚拟现实的早期实现形态更近似于“玩具”。进入新世纪后,大量新技术的融入以及多维感知模拟的不断突破,使虚拟现实更趋近于逼真反映现实的“镜子”。虚拟现实未来将在复制现实的基础上,逐渐摆脱实用的束缚,并具备重组现实的能力,进而可能再次回归艺术,产生更深层次的媒介进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与图书的碰撞让内容与增值服务充分融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规制与界限.通过这一技术,读者(用户)可与终端实现有机互动,真实地体验虚拟空间,也可以在虚拟中感受现实的存在.然而,在这种现实与虚拟共生的状态中,编辑除了出版一个又一个精致、流畅的数字产品,为读者(用户)带来美好体验,还应该从深层次进行思考,如何在数字出版时代更有效地把控虚拟现实(VR)技术,而不是陷入虚拟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0.
袁潇 《当代传播》2023,(4):101-104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出版领域中的应用为科普实践与知识传播提供了创新路径。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传播契合场景化的传播形式,为读者提供科学体验与意义建构的情境。读者能感受到虚拟场景与真实体验相互交融带来的科普认知经历。虚拟现实技术用开放式、动态性、多线程的阅读模式摈弃了原有“闭环式”的图书体系,并且可以仿真实验操作步骤环节与动态过程,读者在“具身化叙事”阅读中建构着科学精神。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阅读能够帮助读者建构知识体系,丰富想象空间,提升科普工作的效能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现实著作权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现有的著作权理论上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规则并有效地运行,如果不能对虚拟现实技术中出现的侵权现象进行良好规制,无疑会影响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层面和司法者出于实用主义的考量,使得确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规则规制虚拟现实著作权问题成为当下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交流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现实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虚拟现实中人与机器在感知系统和行为系统界面的元素构成及其在传播交流中所具有的沉浸性特征.并由此判断论证,虚拟现实以其全新的传播交流技术和独特的界面设计,正在产生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传播交流方式--沉浸式传播.而随着沉浸式传播的出现并逐渐被大众接受,又将使虚拟现实成为一个超越电影、电视、网络等流行传播媒介的、可实现跨时空在场交流的超级传播媒介,并进一步颠覆人类长期积淀的生存经验和目前固有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VR作为下一代技术平台,兴起了新一轮的全球化创业热潮.它代表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重新定义了信息生产、传播、呈现的方式.它和“互联网+”一样,虚拟现实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更是能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并产生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3):14-20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兴数字技术,其互动性,沉浸性和在场感使人们能够沉浸在虚拟环境,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医学、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近年来,运用虚拟现实制作新闻的潜力逐渐引起新闻界重视,多家美国新闻媒体推出了虚拟现实新闻报道。本文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新闻的概念和特征,从三个主要的应用层面分析相关案例,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业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文化传播的方式。2016年是虚拟现实元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开始出现,随着该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结合麦克·卢汉和李普曼的传播理论,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虚拟现实是虚拟现实的一种类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网络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在对二者的概念、特点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将智能代理引入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分析了分布式虚拟现实在CSCL中的应用,为协作者提供了智能化的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广电行业同新兴技术关系密切,当下逐渐火热的虚拟现实(VR)具有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体验的基本特征.虚拟现实对于以信息传播为主业的广电媒体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拓展可视范围,增加信息传播量以及提升受众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传播媒介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业界,众多的科技工作者将2016年称之为虚拟现实技术元年,虚拟现实技术开始逐步的被实践成功,进行了多方面的运用,这几乎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和互联网创业者的口头禅。人们常常对虚拟现实技术产生质疑,不知道虚拟技术到底是什么。其被人称之为一种计算机生成的交互技术,也称之是娱乐游戏工具。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根本上其实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技术,基于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人类打开了通往传播世界的另一扇大门——沉浸式传播。文章主要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分析,对其在新闻传播产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对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型叙事媒介形态,具有沉浸式体验、实时交互性、高度自定义性等特点。技术是虚拟现实媒介的底层逻辑,文化是虚拟现实媒介的价值内核,价值共创是虚拟现实媒介的生产方式。目前,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产业生态呈现典型的圈层化结构特征,虚拟现实媒介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需要在关键技术、硬件设备、产业平台、标准体系、产品研发、场景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20.
郭祎 《采.写.编》2016,(3):124-125
本文用英尼斯的思想观照如今的“虚拟现实热”,基于英尼斯关于媒介与人体感知的关系、时空的偏向、知识垄断等思想,对虚拟现实对人的作用、时空偏向下的双面意义和“分权—垄断”的双重潜能进行思考,并提出对待虚拟现实,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清醒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