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琴 《生活教育》2012,(15):59-61
2012年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社会交往”。这意味着着力于倾听、表达和交流三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口语交际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善于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一种新型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想象的表达,为创造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玲英 《教师》2012,(26):74-74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等多种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大量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倾听、表达和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便成了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该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入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012年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口语交际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口语交际课中,在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呢?笔者以为要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学科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一种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大纲也规定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口语交际作了如下界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倾听、表达、交流"是《课标》对口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新课标》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课,调动其表达的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作了如下的界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倾听、表达、交流"是课标对口语交际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4.
2000年《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明确制定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当今社会,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需求。新课标的改革体现了时代特色,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些老教材的“听说训练”课,感触很多。“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的一个学习领域,目的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并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掌握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口语交际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口语交际课中,在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呢?笔者以为要力求做到“三心”:专心、虚心、诚心。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依据新课程标准,口语交际课既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