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诗人王维把诗、画两种艺术巧妙地渗透融合,形成了以形象见长的独特诗风。读他的山水田园诗,如火山水之间,又如欣赏丹青妙手的刻意佳作,无怪乎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法之画,面中有诗。”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一、构图美王维描绘自然景物精确而生动,新奇而自然。如他的《使至塞上》,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人一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塞外空旷而壮丽的自然景象,构成了一幅天高地阔的沙漠夕照图。又如(山居秋瞑),严然是一幅山水人物画:初秋的傍晚,山雨初…  相似文献   

2.
王维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 ,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吟咏其诗歌 ,总给人以观赏丹青水墨的享受。苏东坡说他“诗中有画 ,画有中诗” ,此言得之。有时 ,诗与画是相通的 ,尽管有它们各自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追求 ,但同为“艺术” ,无论是意趣还是手法 ,都可相互借鉴和融合。正因为王维集诗人与画家于一身 ,又醉心于表现同一题材———山水田园 ,诗与画的相通就显得极为自然。这里 ,我们从文学的角度 ,以诗歌鉴赏为视角 ,徜徉在王维的山水诗中 ,去领略其中的画法和画意。“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凡画都有色彩 ,中国画的敷色有两类 ,青绿重…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他的一生中,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超群的才能,写出了大量的精湛的题画诗。这些诗既道出了画面本身的神妙之处,使人读诗如见画,又阐明了诗人的绘画主张和“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美学思想。诗和画互为补充,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4.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王维(701—761)是我国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在盛唐诗坛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独特的成就。苏轼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相似文献   

6.
苏武的绘画思想散见于其诗文题跋以及一些零散的言论中。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只收了他一篇《论传神》。研读苏轼的那些有关绘画的诗文题跋以及零散言论,我在赞赏他对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在不同时间、场合的一些说法是互相矛盾的。在我看来,苏轼绘画思想存在矛盾这并不奇怪,对这些矛盾视而不见或略而不论才值得奇怪;因为这些矛盾之处极有可能隐藏着反映苏轼绘画思想和宋代绘画具体情况的重要信息。 综观苏轼画论,其主要看法有以下几点: 区分文人(士夫)画与众工(画工)画。如“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这些言论中对士人画与画工画作了明确的区分对比。 推崇士人画,贬低画工画。主要理由是画工画拘泥于形似,“无一点俊发”,在对对象的把握上或能“曲尽其形”,不能掌握其“常理”。 在创作意态上,反对拘于物象,描头画角,提倡直抒胸臆,流露真性情。他在《自题郭祥正壁》诗中现身说  相似文献   

7.
李华珍 《学子》2014,(7):41
正"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一对句流行于唐代,反映了王维诗独步当时、风行海内的盛况,恐怕不是溢美之词。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又精研佛理,他的诗歌以清丽、旷淡、含蓄、浑成见长,奠定王维在诗歌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王维众多的山水诗中,我觉得《山居秋暝》最能体现他山水诗"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8.
不少读者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语,只明其意,不知其来由,其实个中有典故。 据史考查,我国秦汉时期的绘画,大都以人物故事为主,山水画是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唐人开元年间,出了个山水画家叫王维,字摩诘,他不但擅长画画,诗也写得很美妙。后来辞官归故里,以诗画自娱,闲来描绘家乡的林木山川,画图饶有诗意,在我国山水画中,他独创了一格。 北宋年间,有位亦能工画的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大为赞赏王维的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名士苏东坡这一评议,不但中肯、精辟,而且很有感染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语就广为流传了。自此,人们把王维这一派画中含有诗意的佳品,称做“无声诗”;反之,赞其抒写山水情调的  相似文献   

9.
评价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人们常以苏轼所言“诗中有画”为不刊之论,实际上却是一种片面之词。这种片面性的出现,其责任不在于苏轼而在于后人;因为苏轼此言是在欣赏了王维的山水名画《蓝田烟雨图》之后写的。他说:“味摩诘之诗,涛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很明显,他这是在就画论诗。就画论诗,无须旁及其他,此说确实深中肯綮。而后来的评论者却抛开苏轼“就画论诗”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将之扩大为王维山水田园诗典型的甚至唯一的艺术特色,那就不免片面了。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艺术思想集儒家中庸、道家清净、佛家超脱为一身 ;强调创造 ,追求新意。至元末明初 ,经董其昌等人“发扬光大” ,终成文人画的基础理论。然而 ,其中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观点“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吴生虽妙绝 ,犹以画工论”等是否就代表了苏轼的原意 ?联系苏轼的许多论述可看出 ,他既重“常形”,也重“常理” ,强调的是画家全人格的表现。苏轼一生中对吴道子都是高度赞赏 ,即使在《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中 ,也是将吴道子与王维并列为值得尊崇的大师。对苏轼画论断章取义的理解 ,既是文人画在初创期获得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 ,也是导致文人画在很长时期内流于空泛、概念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山水田园诗派是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于世的诗派,它以平淡、朴实、清新、自然的诗风在众多诗派中独一帜,自成一派。山水田园派诗人用他们恬静、清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静谧、安逸的田园诗画,陶渊明和王维就是其中的代表诗人。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他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歌,而王维则是盛唐时期一位继陶渊明之后成就较大的诗人,可以说他是一位集山水田园诗派之大成者。陶渊明与王维的诗歌格调高雅、清新,诗中都充满了二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画的前期状况江松北宋,苏轼在《跋漠杰画山》中首次提出“士人画”的概念。跋文是这样写的:“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之所在。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文中“士人画”即后世所称“文人画”。指士大夫知...  相似文献   

13.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山西省祁县人。王维少年即显露出文学才能。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意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时写的诗。作为一个诗人,王维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驰名于诗坛。他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独树一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代的山水风景诗有深远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他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两句话确切地概括了王维诗歌、绘画创作的主要特色。王维又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善于从客观自然景象中选择出最具有特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事物,描绘成十分和谐的画面。正因为王维对绘画…  相似文献   

14.
“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是宋代诗人应用得极为普遍的作诗原则,宋诗自别于唐诗的风格特征,与此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苏、黄共同致力于这一作诗原则,从而创立了“宋调”这一角度切入,具体分析了苏、黄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原则的不同定位与具体应用,揭示出苏轼提倡这一原则、以自出新意和有为而作为根本,故其诗虽学植深厚,仍能清丽自然,黄庭坚继承这一原则,却把书本学问和活用技巧作为创作根本,故其诗难免奇峭奥涩,并误导了江西诗派走向偏重形式的歧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鲜明。蕴涵深厚,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所谓“画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实际上概括了字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与入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整合成宇宙,体现了艺术的哲学蕴含。我国素有“诗画相通”的传统,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绘画创作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历代“咏画”、“观画”的佳作很多,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上世纪80年代以《中国画》为题创作的组诗.广受好评,其中的一首《鱼》可谓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6.
苏轼散文立意“新”而“深”,他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衡文”的标准,由此创造出了许多意境高远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17.
“身即山川而取之”,意即指画家主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出来源于自然山水,又高于自然山水的山水画关境。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画家的“师造化”实践、山水画的审美特征等几个方面阐述山水画中人(画家主体)与自然的相融相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荣林 《湖北电大学刊》1993,(7):58-60,F003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诗画被誉为“五言之宗匠”和“南朱之祖”。北宋苏轼在《书摩诂蓝田烟雨图》中评王维的书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评论指出了王维兼用了诗人的构思和画工的布局的特长,诗画混成艺术正是王维诗结构布局上的主要特色。近人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指出:“绘面之中布置属于第一形式,而使笔墨属于第二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人。21岁时已中进士,并因其人格魅力和文采风流而成为天下人关注的焦点。他非常忙碌,要做官、议论、交游、应酬、赋诗、撰文。因此,虽少小知画,"不学而得用笔之理",但丹青于他,却多属消遣。即便如此,他的绘画题材仍然宽广,画墨竹、树石,也画山水、人物,甚至还画草虫、禽鸟等。除墨竹外,苏东坡的绘画没有师承。他  相似文献   

20.
薛自军 《语文天地》2009,(10):35-37
古人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当古代诗人的兼济之志无法实现的时候.诗人们往往选择一条大同小异的道路——与自然为友.寄情山水。于是,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应运而生。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首先界定一下这个概念:所谓山水田园诗即以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