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指从步入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阶段所要实现的一种福利化进程。其中,"普惠"是要建立一种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福利模式,"适度"是指我国社会福利的建设具有阶段性。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和总量变动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推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进程以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为时间节点,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将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国民观念、社会民主、物质技术条件相一致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民政部选取五个城市为试点地区,拉开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序幕。当前要加快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将服务对象从孤残儿童扩展到困境儿童,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基本福利。"十三五"时期,我国儿童福利制度设计应针对不同家庭分别采用替代性、补充性和支持性福利,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儿童福利法规体系,成立综合性儿童福利行政机构,推动儿童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水平的普惠型福利和市场经济下的剩余参补型福利制度。低水平的普惠型福利对恢复社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剩余型福利也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如今,惠及全民的适度普惠性福利制度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低水平的普惠性福利制度的发展的新阶段,适度普惠性福利制度经历了从对立到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全社会共同养老、提供住房补贴、全民医保、社会照顾、就业补助、失业补贴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周璐 《华章》2011,(19)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社会福利目标一直以来都建立在国家如何将社会福利资源提供给社会群体以满足他们需要的原则基础上,长久以来形成了补缺型社会福利,文章通过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问题所在,从福利观的构建、社会政策制定、保障服务对象的梳理及福利机构的搭建四大方面重新定位我国社会福利的目标,以寻求我国补缺型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型的方法,使我国社会福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教师》2013,(16):4-4
中国将在四地试点建立"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本刊讯(马潇潇)日前,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和广东省深圳市等4个县市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把处在困境中的儿童确定为重点保障对象,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水平。据介绍,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总的思考是:本着"适度普惠、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分区域"的理念,按照"分层推进、分类立标、分地立制、分标施保"的原则和要求,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儿童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幼有所育,不仅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福祉,更是新时代重大的民生工程.采用福利混合经济理论视角,基于供给、筹资、监管三维分析框架概括出托育服务供给的典型模式:国家主导、市场主导、传统混合经济及当代混合经济模式.以瑞典、英国、德国、韩国四个国家为例,从"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三大标准对四种不同供给模式及其普惠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尝试提出我国托育服务"适度普惠"供给模式和建设路径:坚持"适度覆盖"供给原则,发挥多方力量积极扩充普惠托育资源;把握"适度保障"投入方向,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与成本分担机制;确立"适度规范"监管目标,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和监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实现了从"国家福利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的转型。然而在我国的多元社会福利主体中,国家、社会组织、企业间的关系并不协调,仍存在着种种矛盾与冲突,未能形成合力,阻碍了人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挤占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福利的空间;二是国家的政策设置导致了企业的福利异化,即一方面民营企业漠视职工的社会权利,违规从社会福利领域退场,另一方面国有垄断企业却滥发福利,乱慷国家之慨;三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均衡、不到位,对社会组织支持力度不够。我们应在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重建"国家—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和谐互补关系,以克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9.
省内简讯     
我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九成以上城乡社区建1所儿童之家 未来10年,我省将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动儿童福利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是记者从日前颁布的《河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中获悉的。规划提出,我省将加大家长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心理贫困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一种缺乏状况,其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受限等。本文从对心理贫困概念的澄清入手,探索心理贫困的科学标准,提出心理贫困的计算公式,强调针对心理贫困应采取相关的福利提供策略:家庭、市场和社会福利提供途径相结合,选择型与普惠型福利提供方式相结合,以及基于增权理念采取形式多样的福利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的普遍享有原则是现代国家福利制度的重要特征,瑞典在近百年的历史上比较彻底的贯彻了这一原则,使所有公民都可以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基本福利。瑞典社会福利覆盖面广泛,福利政策涵盖内容周到,因此,"瑞典模式"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现代社会福利,公共性是其重要属性,具体表现为福利保障普惠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社会化。福利保障普惠化即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全体、服务终身、惠及社会, 供给主体多元化即政府、企业、劳动者、志愿组织共同承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责任, 治理方式社会化即依法规范与契约约束相结合,推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变动中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方式,民政部门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完成自身角色与职能的转变,以更好地为社会成员提供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北京市民政局以“大民政”理念为指导,探索创建城乡一体化的民政事业格局、适度普惠的民生福利格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格局、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向全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5.
英国工党政府在布莱尔时期进行的社会政策改革推动了英国从"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型,这一改革主要涉及工作福利、未成年人社会福利、教育和培训政策这三大方面。改革初步达到了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改变社会福利观念、重建社会公正的政策目的。在布莱尔之后,这种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社会投资国家"模式仍需面对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制度体系正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起初的探索阶段发展到如今日渐步入正轨的艰辛的改革历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但是在这个阶段中改革的力度在目标模式上是低水平、不平衡以及不适合的。加强福利体系建设,处理好发展与公平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这种成就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相比,仍旧具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通过完善我国社会福利的各项制度,以推动农村社会福利向基层群众普惠的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应用福利经济学和收入分配理论,及适度保障水平模型,对贵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适度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预测,结果揭示贵阳市社会基础养老金无法满足老人最低生存需要,城居保保障水平低于新农保,未来地方财政有实力承担适度养老水平的支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城乡社会老保险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做出了相关的福利政策规定,政策的变迁经历了认识、重视和强化等三个阶段。义务教育的性质具体体现为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经费的公益和教育质量的统一,大部分随迁子女仍未能从这三个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等的教育福利。解决之策要从"树立教育福利政策的理念,构建普惠型的教育福利制度;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财政管理模式,坚持弱势群体补偿原则;完善民办学校办学制度,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家长》2014,(Z1)
正2013年多次发生的困境儿童生存权被剥夺的严重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对儿童救助保护的质疑。民政部已着手起草《儿童福利条例》,并在多地启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试点工作,对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分不同类型、标准、区域,给予不同的福利保障。———摘自《中国妇女报》点评: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困境儿童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但  相似文献   

20.
薛媛 《华章》2010,(19)
美国是当今最典型的"福利国家"之一,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和负面效应日益显露,步入了其难以避免的困境.以尼克松总统的"家庭援助计划"为发端,最终在克林顿时期出现革命性转折的福利改革,对社会福利的消极影响进行了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